鄭州財經學院 劉雨平
新常態下河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鄭州財經學院 劉雨平
物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河南經濟的建設離不開現代物流業的支撐。在新常態下,河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勢不可擋。本文基于河南現代物流業實際,通過現代物流觀念的樹立、科學布局、合理整合資源、注重發揮政府的作用、樹立人才第一的觀點,以及實施人才戰略等途徑,以期達到河南現代物流業的升級改造。
新常態 現代物流 整合 發展
現代物流業是河南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如何實現新常態下河南現代物流業的大力發展,打造河南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升級版”,是擺在理論界和物流業界的一個重要課題。隨著近年來經濟數據的陸續披露,人們對新常態也有了更真切的認識和感受。在新常態下,物流業也呈現出其新常態。
1.1 物流業新常態的內涵
一是速度層面。物流業增速趨向溫和。物流業增速趨緩,由原來20%以上的高速增長,降低到9%的溫和增長,物流業高速發展時期所隱藏的一些問題凸顯,行業轉型顯得尤為迫切。
二是結構層面。優化結構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從需求結構看,與內需相關的社會物流需求高速增長;從經營模式看,“網漲店縮”來勢迅猛。這些新的變化驅使物流業必須優化調整,適應新常態。
三是發展理念層面。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第一要務。新常態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必須推進物流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1.2 物流業新常態的特征
一是資源要素成本走高,迫使行業轉型升級。由于當前環保成本、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資源要素成本的上漲,導致物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隨著物流業成本的增加,企業利潤的降低,以前粗放的物流企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因此,物流行業需要轉型升級。
二是市場需求發生根本性變化,內需成為增長主動力。由于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導致大宗商品如鋼材等的物流運輸遇冷,而隨著電商的發展,與民生相關的內需物流發展迅速,并且每年保持較高增長,由于電商部門食品需要冷鏈物流配送,因此,對冷鏈物流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整合與創新助推轉型升級。物流業要加快發展,需要不斷對物流資源進行整合,對管理手段進行創新,通過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進一步挖掘物流整合潛力,在“互聯網+”時代,打造物流行業新的產業增長點。
四是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隨著物流業的發展,我國物流企業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初步形成了物流網絡結構,打造物流園區對物流企業進行布局,總體來說,物流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要素成本、資源環境負擔進一步加重。
2.1 物流需求市場的約束
企業原材料供應和產品銷售中,82%的物流服務由生產企業或供應企業自營承擔,在商業企業中這種自營物流服務更是占90%以上,這使專業化、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
2.2 專業化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水平低
主要表現在管理手段落后、服務意識薄弱、物流效率低下、競爭力不足;服務方式和手段較原始單一。提高服務水平不僅僅是“門到門”服務,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過商業一體化配送減少“一公里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是重視制造業原材料及零部件到工序的配送環節;三是增加服務功能,比如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盡可能做到物流的增值;四是向智能化、技能化升級改造。借助機械化提高效率,進而提高服務質量;實施標準化、規范化、短途化、高效化作業,加快周轉,縮短前置期。
2.3 物流設備信息化程度及科技含量較低
現有的物流設施裝備技術及科技含量低下,整體結構不合理,標準不統一,同時,由于信息系統建設滯后、從業人員素質偏低,致使物流企業經營水平低下,嚴重影響并制約了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2.4 物流專業人才緊缺
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的高速發展,物流人才缺口巨大,中建五局、中鐵五局、順豐速運、安吉物流、平安銀行等多家名企,不少企業拋出月薪8000元、年薪10萬元的高薪崗位吸引人才。
對河南而言,專業物流人才同樣急缺,一方面由于企業員工整體素質較低、專業化程度相對低下,另一方面傳統的重生產輕流通觀念仍然制約著現代物流的發展,更嚴重的是河南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還比較落后,是制約河南物流業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雖然鄭州的一些學校也開設了物流專業,每年物流專業畢業生不少,但是人才培養模式落后,學生基本沒有工作經驗,導致培養的學生仍然跟不上現代物流業的需要,所需非所供、所供非所需的矛盾加劇,物流專業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另一要因。
3.1 明確戰略定位,樹立現代物流觀念
“十三五”期間,河南省要打造創新引領、暢通高效、綠色安全、內外開放、便民惠民、標準規范“六位一體”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全面構建開放式、一體化物流發展新格局,加強現代物流業與高科技產業、文化產業以及金融服務等高附加值新興低碳產業為河南經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鄭州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把鄭州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把河南建設成全國重要的現代物流中心?,F代物流業已經涵蓋了河南運輸、倉儲、裝卸、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個方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搬運、裝卸、運輸、倉儲等,而是復合型產業。新常態下的現代物流,明確現代物流業戰略定位,要改革、要創新、要格局,加快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河南省經濟常態化發展。
3.2 堅持科學布局,合理整合物流資源
新常態下,應對物流產業科學布局,遵循集聚、便捷、互動和循環的原則,合理整合物流資源,大力發展電商物流,發展綠色物流,搭建公共信息平臺。組建業間聯盟、向供應鏈轉型。
(1)大力發展電商物流。以京東、阿里、蘇寧為代表的電商重點布局打造物流品牌,一方面加強物流能力的開放共享,另一方面更是將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慧化物流作為各自戰略的重中之重,向全供應鏈管理的方向發展。但是,當前電商物流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安全問題時有發生等。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提升電商物流與快遞業的信息化、集約化水平,規范物流服務,提高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近幾年物流行業正在發生物流綜合化、技術驅動化、網絡全球化和生態共享化四大趨勢變革。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不斷開放和延伸自身業務,并利用大數據和智能設備提高物流效率。同時,信息和云服務商也在不斷涌入物流行業,對物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向供應鏈轉型,組建業間聯盟。當前物流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是要聯盟,向供應鏈轉型,河南也不例外。河南物流企業如何聯盟,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同質化企業聯盟,使企業做大,例如專線運輸;差異化企業聯盟,優勢互補,使企業做大做強;公路物流與鐵路、航空、水運物流聯盟,促使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助推鄭歐國際班列建成網絡體系,使鄭州盡快建立現代物流樞紐;縱向聯盟構建供應鏈,并實施供應鏈管理。在條件成熟時,提高河南省區域物流運作效率,打通供應鏈上下游,推動區域的政策對接、工作對接、標準對接,進一步深化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以省內的大型物流企業為龍頭,對中小型物流企業進行并購和重組,促進鄭州物流產業的有序發展,形成區域規模集聚效應。
(3)堅持發展綠色物流。據統計,2015年,我國快遞業使用不可自然降解塑料袋83億個,膠帶170億米;柴油貨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接近機動車排放總量的70%和90%;由于信息互聯互通還不完善,目前全國貨車空駛率平均仍達40%。這一串數字直觀顯示出綠色物流發展任重道遠。推廣使用可復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綠色環保包裝,引導用戶養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行為習慣,可以減輕對環境的壓力。新常態下,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是河南物流發展的必由之路。
(4)積極搭建公共信息平臺?,F代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不暢容易形成信息“孤島”。通過物流信息公共平臺的搭建,整合多方資源,以市場需求為中心,促進跨部門、跨行業以及跨省界的物流信息交換,打破信息孤島,解決物流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國家相繼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和《關于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等對河南和鄭州現代物流業的支持力度很大。在國家政策大方向的指引下,河南政府部門也根據物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出臺了相關的支持政策,為河南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做現代物流,人才是關鍵。新常態下,河南要大力發展物流,鄭州要成為全國現代物流網絡樞紐,必然需要有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的物流人才。培養高質量的物流信息化人才是個系統工程,牽扯到很多方面,需要加強這方面的企業研究和高等教育教學研究,確立“應用型、工程型、創新型、創業型”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目標,強調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核心,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高級應用型物流人才。構建了以專業能力為導向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塊化教學體系”,實現企業用人和院校育人的有效對接,將物流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面對新的形勢,我國物流業在“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同時也要正視物流業面臨的挑戰,不僅要考慮如何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品質,更要對飛速膨脹的物流需求做出謹慎應對。而且,隨著跨境電商的不斷增多,未來物流行業的服務網絡也將逐步拓展到海外,如何面對運輸過程中的各種挑戰也是管理者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相信河南物流業成功完成轉型升級,必能適應“新常態”,獲得大發展。
[1] 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EB/OL].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04/content_ 9120.htm.
[2] 趙勝男.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綠色物流的演化路徑與發展策略[J].物流技術,2014(11).
[3] 程潔.適應“新常態”,發展正當時——“新常態”下我國物流業發展展望[J].現代商業,2014(28).
[4] “新常態”下物流業的機遇與挑戰[EBOL].中國經濟新聞網,2014-07-18.
[5] 物流“新常態”開啟正當時[N].現代物流報,2014-08-12.
[6] 我國物流業發展進入“新常態”階段[N].中國工業報,2014-07-07.
[7] 河南省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EB/OL].http://www. henan.gov.cn/zwgk/system/2014/07/22/010486405. shtml.
[8] 何黎明.“新常態”下我國物流與供應鏈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N].現代物流報,2014-7-4(A01).
[9] 姚英華.對加快鄭州物流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學術論壇,2010(14).
[10] 劉雨平.“三大規劃”戰略背景下河南高校培養高水平應用型物流人才必要性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2).
[11] 劉雨平.“十三五”期間河南物流業發展之路探析[J].商品與質量,2014(10).
F252
:A
:2096-0298(2016)12(c)-041-02
劉雨平(1982-),女,河南許昌人,講師,主要從事現代物流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