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 黃浩 陳香香
基于因子分析和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城市建設研究①
——以安徽省為例
安徽財經大學 黃浩 陳香香
近些年,安徽省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滿足人們需求。本文運用因子分析和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進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城市基礎設施 因子分析 灰色關聯度分析法 安徽省
近年來,安徽省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步伐大大加快。人們的各項生活指標都在不斷地上升,對物質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難以滿足人們需求。城市基礎公用設施專項規劃是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環節,是指導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依據,對于完善城市基礎功能,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推進城鎮化持續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對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具有重要意義。
嚴盛虎、李宇和毛琦梁等人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發展階段與基礎設施水平存在顯著相關性,并呈S型分布[1]。湯群認為基礎設施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及經濟社會發展,對于保障城市正常運行、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具有重要作用[2]。袁文杰采用面板協整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基礎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因素,認為其有助于推動城市的快速健康發展[3]。萬敏認為,我國城市發展和改革的重點是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并簡要地分析和探討了當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就、問題與對策[4]。覃育以桂林市為例對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管理的可能性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議[5]。
根據安徽省城市基礎設施情況相關數據,選取年末實有道路長度年末實有道路面積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城市橋梁數城市道路照明燈數城市排水管長度和污水管道長度等7項指標,數據來自《安徽省統計年鑒》。
通過SPSS.19軟件,得到KMO值為0.849>0.7,Bartlett球形檢驗的統計量為248.406,并且伴隨概率值為0<0.05,假設各變量獨立不成立,可以運用因子分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選取主成分方法提取自由度。得出所示的變量共同度得到取出的公因子能反映原始變量90%左右的信息,公因子對各變量有很強的解釋能力。
根據表1得到,第一和第二公因子的特征根分別為5.564和1.023,其特征根均大于1;方差貢獻率分別為79.489和14.612,前兩個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達到94.101%,可以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因而選取前兩個因子足以描述城市基礎設施情況。計算得到因子矩陣及相應的旋轉因子矩陣,如表2所示。根據表2可以得到,第1因子中主要包含城市基礎設施情況的年末實有道路長度、年末實有道路面積城市橋梁數、城市道路照明燈數、城市排水管長度和污水管道長度,而第2因子主要包含城市基礎設施情況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積。因此,定義第1因子為總量因子和第2因子為人均因子。
為了考察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情況,并對其進行分析和綜合評價,采用回歸方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數,得到函數系數矩陣如表3所示。由系數矩陣將兩個公因子表示為7個指標的線性形式。因子得分函數為:
分別用各個主因子方差貢獻率比上累計方差貢獻率,計算出兩個主因子貢獻率為0.8847和0.1153。得到確定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綜合得分的函數:
根據上述函數,將安徽省各市基礎設施指標值帶入函數公式進行計算,得到綜合得分F,并進行排序,結果見表4。
由于指標量綱不同,指標數量級也差別較大,所以對原始數據進行均值化處理。本文選取年末實有道路長度作為母指標,定義在第k點的關聯系數為:
計算各指標與母指標之間的關聯度,公式為:
構造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綜合評價模型:
得到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綜合評價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中可以看出上述兩種方法所得到排名基本一致。其中,合肥市、蕪湖市和滁州市等市排名較高,可以看出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本省中水平較高,值得其他市借鑒經驗。而界首市,桐城市和明光市等市得分較低,排名靠后,說明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較落后。這些城市大多是縣級市和安徽省經濟較落后的城市。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與經濟發展有很大關系,且差距較大。
表1 總方差解釋
表2 因子矩陣和因子旋轉矩陣
表3 灰色評價體系關聯系數和對應權重表
表4 安徽省各城市基礎設施綜合得分及排名
為了促進安徽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
(1)在破解建設維護資金瓶頸上取得突破。不能只通過政府財政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民間資本進入基礎建設中來,改善中小型城市的基礎建設落后的情況。
(2)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整合研究應用上取得突破。政府要更好地協調統一各種資源,引導區域協調發展、各行業一起發展。
(3)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科技含量上取得突破。創新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動力,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各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加大創新,把國內外先進的裝備運用到基礎設施建設上。除此之外,加強與本地高校合作,共同培養城市基礎設施方面的人才。
(4)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上取得突破。加強與國內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更高的城市交流與合作。加強與相關高校與部門的合作,得到技術支持。除此之外,本省經濟較發達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發達的城市要幫助那些較落后的城市,促進本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高。
[1] 嚴盛虎,李宇,毛琦梁,等.我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成就、問題與對策[J].區域與城市,2012(5).
[2] 湯群.山東省城市市政公用設施投資建設發展研究報告[J].城鄉建設,2015(4).
[3] 謝恒,單海鵬.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影響因素及地區差異研究——基于河北省2001~2010年省際面板數據[J].經濟問題,2013(10).
[4] 萬敏.我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問題與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6).
[5] 覃育.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數字化管理——以桂林市為例[J].中國建設信息,2013(7).
F224
:A
:2096-0298(2016)12(c)-172-02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61037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