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宏 許 光 曾科學
(1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州,510317; 2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廣州,510000)
?
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法治療中風后失語的臨床研究
吳宏1許光1曾科學2
(1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州,510317; 2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針灸康復科,廣州,510000)
目的:探討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法治療中風后失語的療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中風后失語患者共90例,采用分層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分為3組,康復針刺組、單純康復對照組、單純針刺對照組,每組30例,在基礎治療上,單純康復對照組實施康復訓練,單純針刺對照組實施針刺治療,針刺康復組用言語康復訓練配合太極針法。結果:治療后10 d,康復針刺組及單純針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單純康復對照組,波士頓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標準(BDAE)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標準評分優于單純康復對照組(P<0.05),康復針刺組及單純針刺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0 d,康復針刺組總有效率高于其他2組,BDAE嚴重程度優于其他2組(P<0.05),單純針刺組總有效率、BDAE嚴重程度優于單純康復對照組(P<0.05)。結論:個性化的康復訓練、針刺、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三種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進中風后失語患者的康復,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治療方法效果更好,可在臨床推廣使用。
中風;失語;言語訓練;針刺
中風是臨床常見疾病,失語癥是中風的一種常見并發癥及后遺癥,是指大腦損傷及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缺失,以患者對語言的理解、復述、閱讀、書寫等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為主要表現,中風腦血管病也是導致失語的常見原因之一[1-2]。失語癥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及社會交往等均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可使患者的情感及智能障礙加重,從而影響到疾病的康復[3]。中風后失語,較少患者可自然恢復,近年來,中醫中藥在中風后失語的治療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尤其是針刺已經成為治療中風后失語的主要手段之一,筆者采用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法對來我院就診的30例中風后失語患者進行治療,效果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共90例,均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來我院進行治療的中風后失語患者,患者經CT或MRI診斷為腦出血或腦梗死者,參照《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法》確診為失語癥。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61.4±10.8)歲,病程2周至6個月,平均病程(63.9±11.5)d,腦出血26例,腦梗死64例,波士頓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標準(BDAE)評定:1級17例,2級35例,3級28例,4級10例,5級0例,所有患者均病情穩定,意識清楚,無明顯視聽障礙。采用分層隨機的方法將患者分為3組,康復針刺組、單純康復對照組、單純針刺對照組,每組30例,將3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BDAE等一般資料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3組患者均進行必要的基礎治療: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調節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對癥治療、防治并發癥等措施。
1.2.1單純康復對照組為患者實施個性化的康復訓練治療項目和計劃,具體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口型發音訓練、應答訓練、手勢訓練、語言交流訓練、命名練習、口語交流訓練、閱讀康復訓練、書寫康復訓練、語文康復訓練、言語肌肉運動功能的訓練、發音練習等。語言評價和康復采用語言學量表、人工訓練和電腦軟件評價3者相結合的形式。臨床診治過程中輔助使用語言障礙診治儀?;颊叱鲈汉笠磿r復診并進行評價,具體的作業療法要根據不同的個體實施不同的方案,訓練任務在患者家屬配合下于家中完成。1次/d,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2.2單純針刺對照組為患者實施針刺治療,針刺取穴:選取啞門、廉泉、通里(雙)、風池(雙)四主穴進行針刺。隨癥取穴:根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規劃教材《針灸學》常規選取。辨證配穴:肝陽暴亢證:太沖、太溪;風痰阻絡證:豐隆、合谷;氣虛血瘀證:足三里、氣海;陰虛風動證:太溪、曲池;痰熱腑實證:曲池、內庭、豐隆。留針20 min后取出,頭皮針保留。刺激區不同,進針深度不同,一般為0.5~1.5寸,接上海醫療器械高技術公司生產的G6805-2型電針儀,取疏密波,以患者是否感覺舒適調整電流的大小。1次/d,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2.3針刺康復組基礎治療+言語康復訓練配合太極針法。操作方法: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言語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方法同單純康復訓練對照組。針刺方法采用太極針法。以后天八卦,先定戊己中央土位,取玄膺穴(巧舌之后),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則為戊土,故點刺金津、玉液,以舌咽平面取卦,八卦既定,取穴大迎、頰車、風池、風府,針刺時針尖均朝向舌根,天部取百會穴,地部取廉泉穴,以太極螺旋飛針法進針,沾式進針,使針尖沖進皮下或肌層,進針后,右手拇、食指尖順連捏住針柄下半部,中指黏在針體末端,沿皮將針體快速隨推,順勢旋轉,留針30 min/次,取針后點刺金津、玉液。1次/d,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1)用功能性語言溝通能力檢查法(CFCP)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共包括回答問題、命名、復述、自動語序、時間方向等25個項目,總分最高為250分,根據評分可分為輕度受損、中度受損、重度受損,其中患者總分介于150分與200之間為輕度受損;患者總分介于100分與150分之間為中度受損;患者總分不高于100分為重度受損。根據總分的改善程度將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個等級,其中顯效為總分提高程度不低于50分者;有效為總分提高程度不低于者或者口語表達部分提高程度高于10分者;無效為總分提高程度不足10分者或者口語部分分數無明顯提高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BDAE嚴重程度分級,以上評定時間均為治療后10 d,治療后20 d。

2.13組療效對比分析治療后10 d,康復針刺組及單純針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康復對照組,3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康復針刺組總有效率及單純針刺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0 d,康復針刺組與單純針刺對照組、單純康復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純針刺組與單純康復對照組比較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3組BDAE嚴重程度分級比較治療后10 d,康復針刺組、單純針刺對照組BDAE嚴重程度明顯優于單純康復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0 d,康復針刺組BDAE嚴重程度明顯優于單純針刺對照組及單純康復對照組,單純針刺對照組BDAE嚴重程度優于單純康復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3組療效對比分析[n(%)]
注:與單純康復對照組比較,*P<0.05;與單純針刺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3組BDAE嚴重程度分級比較[n(%)]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中風的發病率也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已經成為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我國死亡率最高的3大疾病之一。有報道表明,在我國急性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出現言語障礙患者所占比例高達34.2%,其中失語癥所占比例為16.6%[4-7]。語言與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手段,失語癥不僅嚴重妨礙了患者與親屬、朋友的正常交流與溝通,導致患者與社會群體越離越遠,而且降低了生活質量,給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均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8-11]。
失語癥,在中醫稱其為“喑痱”,輕則轉舌不靈,言語蹇澀,重則舌體強硬,喑啞不語,古代醫家認為語言障礙多是邪中心脾二經所致[12-15]。臨床治療中風后失語的一個常用方法為言語訓練法,包括認知刺激法、阻斷去除法、認知心理學及小組治療幾個方面,言語訓練在長期治療失語的臨床使用中療效受到肯定,主要是促進患者交流能力的獲得或再獲得,言語康復訓練是對大腦語言中樞的刺激,促進腦組織的血液循環,使語言功能有效提高,與不經過言語訓練的患者比較,經過言語訓練的失語癥患者恢復的效果更好,在發病后的2~6個月效果更明顯,可使患者的語言能力和交流能力最大限度的改善,有利于患者盡快的回歸社會和家庭[16-18]。其次,針灸也是治療中風病及其兼癥的一種常用方法,針灸治療失語癥已有3 000多年的歷史,在《靈樞》中早有記載,療效受到肯定,包括舌針、頭針、體針等方法。針刺療法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語言功能及構音器官功能,影響腦血流,針灸可通過經絡系統調整機體臟腑功能,有更強的針對性[19-20]。本次研究在言語訓練的基礎上配合太極針法治療,刺金津、玉液、百會、廉泉、等穴位,刺金津、玉液主要為活血通絡開竅啟語,這兩個穴位可使舌體局部血液循環,使舌體靈活性增加,還可疏通經絡,對語言功能的恢復起到促進作用;百會,可促進受累的腦細胞功能的恢復,促進氣血運行;廉泉穴可調整一身之陰陽,促進陰陽的平衡。筆者采用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法對中風后失語患者進行治療,并將其療效與單獨采用康復治療及單獨采用針灸治療的2個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以評價康復訓練配合太極針法對中風后失語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結果表明,治療后10 d,康復針刺組及單純針刺對照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康復對照組,BDAE嚴重程度與單純康復對照組比較好轉情況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0 d,康復針刺組總有效率高于單純針刺對照組及單純康復對照組,BDAE嚴重程度與單純康復對照組、單純針刺對照組比較好轉情況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純針刺組優于單純康復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個性化的康復訓練、針刺、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3種不同的方法均可有效促進中風后失語患者的康復,改善日常生活語言溝通能力,使患者的失語程度降低,生活質量提高??傊?,言語訓練配合太極針治療方法簡單,易行,不僅可促進患者病情的康復,縮短病程,而且可減輕患者的痛苦及醫療經濟負擔,中風后失語患者采用2種方法配合治療使康復訓練結合針刺的適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拓寬了康復訓練配合針刺的治療新領域。
[1]張勇,傅立新,朱原,等.針刺治療中風失語癥療效的系統評價[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11):62-65.
[2]龔文慧,中醫藥治療中風性失語21例臨床思路構建,中醫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3):52-53.
[3]徐婉月,蔡圣朝,盛丹丹,等.針刺治療中風后失語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5,31(10):977-978.
[4]于增志.腦卒中后語言障礙[J].中國臨床康復,2003,7(5):715.
[5]王剛,劉立會,李莉,等.針刺及心理干預配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5):5-8.
[6]楊樹德,薛軸,湯金菊.中西醫結合對中風理論與治則的新認識[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2,12(2):1.
[7]張松興,劉悅,李秋月.針刺配合言語訓練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0,24(6):107-108.
[8]張如錄.針灸治療中風失語癥的臨床研究述要[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1,3(14):461.
[9]易詠希,楊萬章,張敏,等.針藥合并語言訓練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8):41-43.
[10]侯文豪,常東紅,楊春雪,等.頭電針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5):29-31.
[11]王偉華,孟欣.針刺聯合言語訓練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4):572-573.
[12]韓德雄,張鶯.靳三針療法治療中風后失語癥:隨機對照試驗[C].第四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論文集,2013:1-7.
[13]崔彩虹.針刺結合言語訓練對顱腦損傷后運動性失語的早期康復[D].石家莊:河北大學,2011.
[14]應聰,許時良,許電,等.董氏奇穴+頭針配合言語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18):32-33.
[15]王宏圖,紀勇,姚宏,等.認知干預對老年腦卒中失語癥患者言語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5,34(7):741-744.
[16]牟蛟,傅立新,盧引明,等.醒腦開竅針刺法配合語言康復治療腦梗死致運動性失語3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0,51(5):428-431.
[17]王玉華,王保才,倪占旭,等.唇邊針刺佐治完全性失語26例效果觀察[J].交通醫學,2012,26(1):84,87.
[18]吳芳,楊萬章,趙寧,等.針刺通里穴結合言語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患者言語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3):290-292.
[19]王富江,萬全慶,解光堯,等.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運動性失語的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雜志,2013,48(12):870-871.
[20]張慧敏,唐強.針康法治療腦卒中運動性失語患者79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1,52(10):855-858.
(2015-12-23收稿責任編輯:徐穎)
Clinical Study of Speech Training with Taiji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Wind Stroke
Wu Hong1, Xu Guang1, Zeng Kexue2
(1NeurologyDepartment,GuangdongNo.2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317,China; 2AcupunctureandRehabilitationDepartment,GuangdongNo.2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31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peech training with Taiji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Methods: Ninety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phasia after stroke were selected from 1 June 2015 to 31 August 2016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stratified random approach, namely rehabilitation with acupuncture group,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acupuncture group(n=30).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treatment,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implemented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group implement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the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group implemented rehabilitation and speech training with Taiji acupuncture. Results: After 10 day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group and that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BDAE severity rehabilita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group and acupuncture group (P>0.05); after 20 day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and BDAE severity was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BDAE severity rehabilitation of the acupunctur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cupuncture, speech training with Taiji acupuncture ma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ost-stroke patients with aphasia, speech training with Taiji acupuncture have good effect and could be extended in the clinical use.
Stroke; Aphasia; Language Training; Acupuncture
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編號:C2015004)
吳宏(1983.07—),男,碩士研究生,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病,E-mail:16841950@qq.com
R245
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6.0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