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
摘 要: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間的競爭越發的激烈,企業理財環境可以說更加動蕩不安,尤其對中小企業來說,其存在財務與經營風險是不可忽視的,這很有可能是財務危機的誘因,進一步促使企業面對進退兩難境地,最終面對瀕臨倒閉或破產的境地。當企業財務和經營狀況不理想,就會讓投資者失去信心和投資熱情,也會使原投資者處于危險之中。所以,下文就簡要展開對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的簡要論述。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
一、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問題
1.相關政策缺失
當前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較難融資尷尬局面,同時相關政策缺失,還有部分歧視性政策讓中小企業難以同上市企業或國企等大型公司分庭抗禮,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難以實現。另外,因為缺少完善信用體系,導致頻發信任危機,使得融資難度越發加大。尤其最近幾年,部分中小企業冒充大公司造假舞弊,核對混亂及資產空殼等現象更越發多見,使得其市場可信度越來越低,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有些中小企業為求得生存拋棄誠信,選擇以次充好,使得其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很多銀行和投資者等對其避而遠之,這就使其融資更為困難。
2.擴張過快導致資金注入不及時
中小企業擴張很多是對某項目和機會存在濃厚興趣,從而想要達到高速成長的目的,但是有時卻又會因為貪大喜功、盲目投資對企業本身承受能力有所忽視,從而憑空為企業帶來很多風險。企業擴張時期,同時也很容易形成財務危機。如果某企業在同時向多領域拓展,可能最終因能力有限使其再無力支付。假使企業后續經濟發展狀況還不是很好,無法如預期獲利,轉投資速度還跟不上,那么企業流動資金就無異于被掏空。最終企業就會因為資金不夠且負債率較高導致財務危機經常發生,有些企業甚至落得破產的下場。
二、導致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問題的原因
1.企業管理人員缺少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的健全過程中,隨之而來的就會有更多的財務風險。但在很多的中小型企業中,有一些管理人員沒有對市場經濟下的發展進行深刻的了解,認為只要正常經營管理,不出現財務的失誤就不會出現風險。還有一些管理人員沒有意識到財務風險是可以通過有效的管理規避的,所以在風險快要降臨的時候也沒有用有效的管理手段進行防范,導致企業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企業內部的調控體系不健全
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沒有建立一個非常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所以就造成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問題,資金在管理使用的時候分配方式不夠明確,并且容易出現管理方式混亂、資金管理力度不強等問題,從而讓企業內部在進行資金調控的時候出現漏洞,不能夠合理的調控企業資金,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之下,企業就不能對即將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的分析,更不能有效地規避風險,甚至會讓中小企業陷入更深的危機當中。
3.中小企業的資金的流動性較差。在中小型企業中,由于其流動資金過少,很多資本都存在于存貨產品當中,在很多企業還會出現存貨周轉率差和存貨積壓等狀況,再對貨品進行保管的時候就增加了很多保管費,加重了企業的資金負擔,同時讓企業的流動資金更加緊缺。當出現金融危機的時候,中小型企業就沒有很多的流動資金進行企業的正常周轉,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對策
1.擴張調整企業規模
在進行調整和擴張的過程中一定要秉承謹慎的原則,在開展企業項目的時候也要對市場發展趨勢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不能夠武斷地進行決策,要謹慎地進行項目的開展。當企業的負債比例達到了50%以上的時候,就要先對企業的負債比例進行一定的調整,直到企業的負債比例達到了比較正常的范圍時,才可以用適合企業發展的方式進行調整和擴張。另外,如果金融危機危及到中小型企業經濟發展的時候,就可以采取戰略收縮的方式對企業內部進行一定的調整,讓其制作工藝和制作技術達到更高的標準,讓企業的產品對市場進行一定的積極影響。
2.擴張計劃匹配融資能力
中小企業不易融資不單是我國當前需面臨的難題,另外它還是全球難題。通常情況看,在中小企業開發某項目時對于融資能力不會有太高要求,這點在技術創新和生產上都有所體現。所以,研發項目以前,應把現金預算工作做好,同時制定出匹配財務規劃,放遠眼光,高瞻遠矚,想好未來主營方向,防止項目研發階段缺少現金,陷入兩難境地。另外,新產品問世以前,充分做好市場調查,防止產品市場反響不夠好。另外,在擴張計劃匹配融資能力時,對資本結構科學合理調整也是重中之重。所謂資本結構指的是債務資本和自有資本間比重關系。為此,我國中小企業應當參照經營環境動態發展,經對變量與存量科學調節,對融資、資產與負債等做結構性調整,確保一切按部就班平穩運行。
3.有效地轉移和規避財務風險
雖然中小型企業在進行運營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的風險,但是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可以指定有效的管理辦法,讓企業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首先,管理者應該對財務管理方面更加重視,指定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場發展的脈搏。其次,還應該加強對財務管理部門的建設,吸納更多的財務管理人才為企業所用。在進行日常財務管理的同時,還應該制定好財務風險防范措施。如果企業真的面臨了金融危機和財務風險的時候,企業就可以執行之前所制定的防范措施,還可以通過風險轉移和多元化經營等方式進行有效的風險規避。在這些方法中,多元化經營是規避和轉移風險中最主要的方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鑒于財務危機形式多樣化和涉及企業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國應加強對財務危機的預測和控制,不斷推進同其它企業合作協調機制的建設與完善,確保同其它企業交流、協商的順利進行。各中小企業應積極建立財務危機預控部門和規則,并集成統一管理,提高危機預測效率。及時為企業普及新的投融資規則和經營標準的變化信息,全方位提升企業危機預測能力;企業應強化抗風險能力,實施市場的多元化戰略,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全面增強自身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曉華.中小企業財務危機的預測及其控制[J].財經界(學術版),2014(26):79.
[2]周文湘.論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控制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5(16):103-105.
[3]趙文莉.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4(23):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