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摘 要:機械專業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講授課程的時候,要求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本人在機械專業教學中也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與摸索,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機械專業;學生;技能
近些年來,隨著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專業課教學中新的教學方法、手段不斷涌現。中職機械教學應以社會需求為教學指導,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把培養學生實踐技能作為教學目標,它側重的是學生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才能在機械專業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有效地訓練其操作技能呢?
一、實踐技能訓練的重要意義
機械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對學生培養目標的基本要求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增加其學以致用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充分說明,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實踐教學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但由于我們國家的教育長期遵循“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只重理論學習而輕視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在各類學校教育中都普遍存在,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專業在教學中也存在著這種弊端,因而不利于人才的培養,導致大多數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很快適應崗位的需求,還要由企業重新對其進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企業用工的積極性。因此,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應該將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需求的專業技能人才。
二、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基礎
機械課程的專業知識枯燥乏味,同時由于嚴密的結構以及嚴謹的知識理論使得機械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擁有很高的要求,導致學生學習十分吃力。因此,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優化教學方案。例如,對于剛剛接觸《機械制圖》的學生來講,由于對空間概念的理解不夠深刻,學習效果會事倍功半,因此,教師要一邊借助模型進行直觀性教學。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我們實現現代化教學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對于機械基礎課程而言,其教學內容多而雜、抽象,而中職學生對于機械的了解甚少,因此縱使教師有三寸不爛之舌,亦不如一個形象生動的動畫來得更為直觀。涉及機械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的時候,動畫是最直觀、簡單的教學方式。動畫可以使枯燥的內容不再枯燥,使晦澀的知識變得直觀簡單,聲情并茂,充分吸引學生目光,解決學習中常常遇到的問題,活躍課堂氣氛。
三、訓練學生操作技能的途徑
1.通過實驗課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
機械專業的實踐技能,分為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部分。在實驗部分中,首先由任課教師給學生講解機械專業各種相關理論知識。如《柴油發電機》這一課,我們先給學生講解柴油發電機的內部構造、工作原理等理論知識,讓學生對柴油發電機先有個整體的感性認識。然后,再由實驗教師將發電機的三個組成部分——發動機、發電機、控制系統(啟動系統、冷卻系統、進排風系統、保護系統等)一一拆解,并詳細向學生講述,讓學生對發電機具體構造知識有進一步深入了解,從而掌握具體的理論知識。
2.通過實訓課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
在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熟練后,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親自上實驗臺進行操作,通過實際反復訓練達到其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如《柴油發電機》這節課,在學生對發電機有關理論知識掌握之后,實驗教師就將學生分成若干實驗小組,讓學生親自動手對柴油發電機進行拆解,教師巡回指導學生操作要領,對于難以順利拆解的,啟發學生分析問題的原因,最后教師在分析各種原因的基礎上,揭出問題的答案,從而加深學生對該問題的記憶。當學生都能順利完成拆解之后,再要求學生將發電機各部分重新對齊,并要求學生在對齊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切不可出現線頭接錯的現象發生。在學生全部完成對接之后,實驗教師還要一個一個地認真加以評查,對于發現的問題,應當堂鼓勵學生分析出現這種問題后,發電機在工作中會產生怎樣的情況,以便讓全體同學都明白,在重新對接發電機或者其他機電器械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能有絲毫的差錯發生,否則就將釀成極大的安全事故,給自己、企業和社會帶來重大損失。
3.通過實習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
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實踐操作中去,因此,在學生對機械相關理論知識有了深入掌握并通過實訓課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之后,就需要將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全部運用到實踐中去,以便進一步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訓練他們的操作技能,也就是要開始進入到實習階段。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都制定了校企聯合的辦學模式,因此,可以將學生送入到那些和學校合作的企業中去,讓學生在生產或者科研第一線,把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以及試驗、實訓階段的內容直接動手操作,通過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增強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便早日適應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羅小霞.淺談機械基礎教學應用探究性學習模式[J].職業,2010(09)
[2]李新平.中等職業學校機電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報,2011(12)
[3]陳峰.對中職《機械基礎》課教學的幾點看法[J].神州,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