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的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對于喚醒學生情感,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新課程理念出發,闡明了創設教學情境的多種形式,并指出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形式;問題;創設;評價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諸如榜樣作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課內游戲、角色扮演、詩歌朗誦、繪畫、體操、音樂欣賞、旅游觀光等等,都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著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的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對于喚醒學生情感,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多種形式,創設情境
1.導趣引思,創設引入新課情境
創設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學習的迫切需要,上課開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新課時,可以“印度國王獎賞象棋發明家的故事”為素材,設置問題情境來引入新課,從而發現規律,嘗試“以此類推第五個、第六個格子中應該多少粒麥子”,再列出計算第64個格子中麥粒數的算式。以此來引入新課,增強了趣味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見影,學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從而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列式中,感受到有學習新知的必要,繼而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據問題與故事中麥粒放置規律,引發聯想,使學生思維迅速活躍起來,使學生的全部心理活動參與到了這節課的學習中來。
2.設問導疑,創設探究新知情境
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和諧統一。
【案例2】在《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中,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桂林兩大購物中心為迎接“五一”,都進行了促銷活動,一家全場物品打六折銷售;一家實現買兩百送一百的活動,請問在標價一樣的情況下,到哪家購物更劃算?
這問題一提出,許多學生覺得這與自己密切相關,于是都會主動地思考,然后解決問題。可見一個好的情境能使學生在不經意間學到有用的數學,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求知,不斷地嘗試探究解決新問題。
3.聯系實際,創設生活問題情境
用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能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數學與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使他們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知識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以人為本,創設評價教育情境
新課程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更關注人的發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行為、態度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判斷,積極創設評價教育情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獲得真實的成就感。
【案例3】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實數根,求k的取值范圍。
對于此題,學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因為方程有實數根,所以[-2(k-1)]2-4K2([)≥0,從而得k≤0.5。對子這樣的解答,教師本來準備這樣評價:你把k=0這個條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律。但這樣的評價顯然缺少啟發,于是改為如下的評價:你已經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當k≤0.5時,能否k=0,為什么?這一評價內容的改變,既增添了鼓勵的成分,又指出了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顯然較原來的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
5.畫龍點睛,創設課堂小結情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新課講解、課堂練習固然重要,但課堂小結同樣不可忽視。如果課堂小結恰到好處,可以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美。
【案例4】在講《垂直于弦的直徑》第一課時,課堂小結只有兩句話,即“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定理(垂徑定理),發現了一種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徑為輔助線來解有關弦的問題)。”這樣的小結耐人尋味,只需寥寥數語,就歸納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便于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利用類比聯想創設知識遷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創設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主動聯想、歸納、類比,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去感受、去發現、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
(1)創設的情境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
(2)創設的情境要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世界觀。
(3)情境創設要體觀學科特色,緊扣教學目標和內容,突現學習重點,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4)情境創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善于發現、挖掘、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會數學來源于生活:
(5)創設情境的內容要科學,難易要適度,時機要恰當;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思維清晰;要考慮多樣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情景教學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課程的教學,尤其是初中數學的課程教學中,情景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尤其顯著。情境教學應用于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效率,因此應該積極對其進行研究,以改進情境教學的方法,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