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飛速發展的現代,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廣泛普及,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也被提上了行程,在我國擴招措施的實行下,高等教育的推行程度快的讓人驚訝,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推廣,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方面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急切的需要我國對高等院校的發展重視和找出處理的辦法。我國針對這一問題,在以“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對于高等院校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工作經驗,把他們兩者結合,形成一種新的管理理念,推進了高等院校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激勵制度 高等院校 管理的模式 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92-01
1.前言
在高職教育占有主要地位和發揮重要作用是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在當今,高職院校不僅要根據社會的發展需求,以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實踐型人才為教育對象,更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高等教育管制思想,關注學生的自身的位置,讓學生懂得自身管理和自身教育,打造最新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推進高職院校以后的成長。
2.以人為本的意義
以人為本的觀念從高等院校的管理方面來說,就是指在發展學生管制的過程工作中,高職院校把“人本化”與“人性化”這兩種理念融入到學生的管制上,和學生交流、溝通,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心愛護他們,使管理人員和學生融洽相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從而推動高職院校的管理發展。
3.以人為本的價值
以人為本在高職院校的應用不僅有利于管理的和諧,而且能夠充分的激起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的心態和才干,從而達到提升整個管理的水平。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管制方式下,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水平,充分培育學生的整體水平,而讓學生參與到現實中的工作中這一方式,更能讓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存在的問題,達到積極解決自身問題的結果。以人為本的制度讓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更為和諧,減少矛盾,進而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
4.以人為本的實際應用
4.1創造平等的教、學環境
在以人為本的實際運用中,學生和老師在高職院校中共同擁有公平的地位,他們兩者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擁護,相互關心,堅決貫徹學生是“人”而不是“物”這一中心觀點,而學生和教師之間地位的平等,并不是說淡化教師的管理者身份,而是把教師看作日常生活中“平等中的首席”,它既沒有遺棄教師在管理中的作用,也沒有讓學生感到不自在,平等友愛的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聯,讓學生與教師交流起來更加方便,相互的信任度更高,在生活中提高學生的信心,使他們不被常規模式限制思路,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4.2構建扁平式管理模式
為了快速的傳遞和分享信息,縮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溝通差距,高職院校創立了扁平式的教育管理方式,在這一方式中,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路徑可以極大的縮短,運用極少的手續和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辦事速度,還更加的符合學生的真實需求。同時信息的快速分享不但改變了人們的服務態度和處理觀念,更深程度的解決了因為多階段的信息傳遞造成的信息缺失和失真,保證了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時間性。
4.3校園文化的利用
為了高職院校的發展,校園文化的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校園文化意味著一所學校是否有深厚的底蘊,它的內在是否存在靈魂,因此在學生管理中,校園文化也要被充分的運用。它里面所包含的約束和規范可以用來管理學生的行為,同時它本身自帶的一些好的道德觀點,價值觀念,可以讓管理者遵循它的理念,向著好的一面前進。校園文化感染著管理者管理目標的確立和實踐。在發展中高職院校堅定的以社會主義的中心觀念作為領路的方針,通過我國的文化傳承和科學的事實在我國社會主義道路上進行教育,重點表現我國的文化和藝術創新。
4.4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平等的制度是以尊重學生為根本的,它的主要發展方向在于推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它有三個觀點,第一個觀點是學校管理學生的規章制度是在學生的性格沒有拘束的情況下建立的;第二個觀點是紀律需要學生自己本身的約束;第三個觀點是紀律的標準線不應該成為一種絕對遵守的“圣經”,而是要以學生的成長作為參考標準。
4.5以學生為主體
如果把學生當作教育的整體,那么要讓學生當自身的管理者,在以尊重學生的思想的前提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發現或者創造東西,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就要加強學生的整體觀念,確切的把學生當作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個體,尊重他們的獨立性。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就相當于教師的第一服務主體,他們的水平怎么樣,決定著這所學校是否可以在經營下去。
5.結語
堅持以人為本,平等互助,公平參與是高職院校發展下去的核心理念,在這一制度中,教師和學生平等相處,既調動了老師們對工作的熱誠,也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氛圍,把管理變為服務,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輕松學習,對知識的吸收更加透徹,為以后在社會環境中工作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小軍.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模式必要性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12)
[2]張忠.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應以人為本[J].遼寧高職學報,2008(4):11-12
[3]曲雪玉,葛軍.加強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5)
作者簡介:
方瑗(1980—),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理工大學工程碩士,就職于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