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安
摘 要: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互動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和學生的互動上,包括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這些都需要投入足夠的注意力?;咏虒W的使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并且在使用過程中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充分發(fā)揮出來。本文結(jié)合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對如何使用互動教學進行分析和解讀。
關(guān)鍵詞: 初中歷史 互動教學 教學方式
在當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讓學生成為初中歷史課堂中的主人,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充分的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盡量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變得更融洽,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推進教學內(nèi)容。互動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歷史學習的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并且很主動地進行深入探究,互動過程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重視實際效果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歷史教學提出新的要求,要倡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課堂教學,能夠主動地提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并且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中的主人,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其他歷史課堂中看看,汲取其他教師的優(yōu)點,并且觀看一些和互動教學相關(guān)的視頻,取長補短,將它應用到日常歷史教學中,這樣才能一步步地提升互動教學水平,讓學生在更高效的環(huán)境下學習,這是當下初中歷史教學的要求。但是在日常初中歷史課堂中,教師會給學生講述大量知識點,錯誤地將自己進行了定位,會將自己當做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忽視學生能否跟上歷史教學的速度,學生的接受能力往往都是有限的,這實質(zhì)上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會慢慢地失去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教學效果,不能流于形式。
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秦朝的統(tǒng)一》這個章節(jié)教學的時候,我會在網(wǎng)上先截取一些關(guān)于秦始皇的視頻,通過多媒體設備向?qū)W生展示,然后讓學生對視頻中的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點評,在這樣的一堂課結(jié)束之后,我會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習到什么,但是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大多數(shù)會很茫然,這時候我再提問: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的主要改革是什么,并且秦朝滅亡的原因。學生因為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很迷茫,這時候?qū)W習時非常認真和努力,并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大大增加,互動性得到提高。在他們問題回答的環(huán)節(jié),我會增加和他們的互動,彌補他們的不足,這樣對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作用?;咏虒W很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征,設計相應的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
二、活躍教學氣氛
歷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因為涉及的內(nèi)容都是先前的事件,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覺得無聊和枯燥,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重視調(diào)節(jié)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咏虒W就是一種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的方式。課堂是一個給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舞臺,新課程下的歷史教學要求是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課堂。因此,教師需要提供給學生機會和空間,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己,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好地培養(yǎng)出相應的團隊精神。教師在備課時,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歷史的深入探究,要理性地對待學生,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
例如我在進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時,不是直接向?qū)W生講述相應的重要知識點,而是讓學生先閱讀課文,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且鼓勵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接著讓學生講述對于這個歷史事件的觀點,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自我展示,也能在這樣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這樣教學不僅很好地展示互動的特性,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鼓勵學生提問
初中學生還處于一個心智發(fā)展的階段,對于學習的概念還沒有完成形成,因此,教師在這樣的階段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勇于質(zhì)疑,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課堂中,學生往往會認為教師講的知識點就是準確的,很少會對教師進行質(zhì)疑,實際上教師也不是沒有差錯的,很多時候因為知識點過于繁瑣,也會在講課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很少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教師講錯知識點時,及時提出來,學會質(zhì)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養(yǎng)成質(zhì)疑的習慣,而且學習時減少錯誤,這時教師和學生雙方互利,也是師生互動的一個過程。
在當下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互動教學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咏虒W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使用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歷史學習的興趣,并且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誼會因為互動教學變得更融洽?;咏虒W的使用能很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袁小榮.試論初中歷史師生互動教學的策略[J].教師,2011.
[2]吳麗云.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