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歐盟誕生,時隔23年,歐盟居然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成為歐盟歷史上第一個退出歐盟的國家。一時間,全球資本市場哀鴻遍野,公投結果公布后,英鎊瞬間巨貶10%,英國富時100指數(FTSE 100)期貨下跌6.1%,連千里之外的A股也被巨震閃了腰……
英國脫歐,給全球經濟制定者帶來震憾之余,也深刻影響到他們的決策。
今天,突然殺出的英國脫歐事件,無疑讓歐洲經濟雪上加霜。以美聯儲加息為例,只要全球經濟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美聯儲都會放緩加息的進程,以對沖仍然疲弱的全球經濟和降低爆發黑天鵝事件的風險。
除了全球金融動蕩,英國脫歐還給全球帶來另一個負面影響——民粹主義泛濫。
投票日兩天前,在倫敦溫布利體育館舉行的BBC公投大辯論上,留歐陣營質問對方:請說出哪怕一個支持英國脫歐的盟國的名字來!
脫歐陣營的三員辯將瞠目結舌。他們說不出來。不僅如此,超過90%的經濟學家,以及幾乎所有的權威機構都不支持英國脫歐。
但即便如此,脫歐陣營仍贏得了他們想要的結果。
原因?民粹主義泛濫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對這些多為底層的脫歐陣營的民眾來說,他們受夠了移民問題,受夠了打亂平靜生活的暴恐問題,更厭煩了不停接濟希臘的問題,而且這類名單看不到盡頭,也許后面還有意大利、葡萄牙等……
這次英國脫歐公投,兩大陣營互相攻擊、夸大和曲解事實,也令人瞠目結舌。脫歐陣營擅長“化繁為簡”,把有關脫歐利弊得失的復雜問題簡化為一些簡單、煽情的口號,如“奪回我們的控制權”“收回我們的邊界”“拿回我的國家”“6月23日將是我們的獨立日”等;主張脫歐的英國獨立黨則一直在利用普通民眾對東歐移民大批涌入的不滿,甚至試圖從民眾對歐洲大陸難民危機的恐慌中榨取政治資本,進而推進自己的政治議程。
英國獨立黨領袖奈杰爾·法拉奇(Nigel Farage)曾經推出一份宣傳海報,海報中,一望無際的人群如潮水般涌來,海報的標題是“崩潰臨界點(breaking point)”。后來,有人指出,這些人群并非符合歐盟之內“人員自由流動”原則的合法移民,而是試圖跨越斯洛文尼亞邊境的敘利亞難民,但英國不在無邊界的申根區之內。海報推出后,法拉奇馬上被各方指責涉嫌“種族主義”。
有人把這一現象稱為反建制、反精英、反專家現象,這個現象不是英國獨有的,它還出現在美國,標志性事件是特朗普的“橫空出世”。正是美國的民粹主義盛行,才讓特朗普獲得觸摸總統寶座的良機。
民粹主義贏得漂亮,但算一算經濟賬,脫歐代價巨大,相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英國人民都會激辯這一歷史時刻。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到2019年,“脫歐”可能會導致英國經濟規模縮減5%以上。而據英國工業聯合會估計,到2020年,“脫歐”將給英國經濟帶來1000億英鎊(1英鎊約合2元人民幣)的損失,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5%。
“脫歐”不僅將給英國經濟總量造成損失,也將導致家庭財富縮水。著名投資人喬治·索羅斯預計,“脫歐”以后,在英國經濟完全穩定之前的大約5年時間里,英國每個家庭每年會出現3000到5000英鎊的經濟損失。
歐盟經濟目前復蘇緩慢且前景難料,英國“脫歐”更會弱化歐盟經濟復蘇的動力。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認為,英國“脫歐”將削弱歐盟經濟增長。根據摩根士丹利歐洲經濟團隊測算,“脫歐”后,在“溫和”和“高壓”兩種情形下,歐盟2017年GDP增速將可能下降0.7%和2%,并且區域內金融環境將出現顯著緊縮狀況。
比利時前首相伏思達在德國《焦點》周刊撰文說,英國不僅人口占歐盟總人口的13%,而且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歐盟預算可信的純出資者。沒有英國,歐盟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將會受損。
英國脫歐,這僅是開始。受此鼓舞,荷蘭議會放出風聲也要脫歐,而英國內部也風云詭譎,希望留在歐盟,尋求獨立的北愛爾蘭人、蘇格蘭人正在謀求脫英,他們認為英格蘭人代表不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