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興東
雅虎被肢解出售的話題在IT圈鬧得沸沸揚揚,在籌備這篇文章時,我在亞布力論壇的午餐會上與楊致遠(雅虎創始人)不期而遇。彼時楊致遠正在做一個分享,期間的討論熱鬧非凡。圍繞雅虎,我們有過討論,而作為創始人的楊致遠,他儼然已經置身事外了。
4年多前,他已然辭去了雅虎的所有職務。現在查閱雅虎的主要股東名錄,已經查不到楊致遠的名字。我問他對雅虎今天的評價,問他雅虎的衰落是不是與創始人沒有控制權有關系。
他回答說,2012年,他離開雅虎的時候就想得很開了。雅虎今天這樣尷尬的局面,他并不覺得突然。當年雅虎與谷歌、微軟開打的時候,生死就在于搜索。他認為雅虎在搜索上贏不了,就很難有機會了。
楊致遠對雅虎現在的CEO瑪麗莎·梅耶爾還是很認可的,雅虎需要新的人,探索新的領域,只是雅虎失去了勢?!捌鋵嵮呕F在也有幾億用戶的訪問量,年收入50億美元,不是人們說的那樣一無所是?!边@個時候,楊致遠依然還在為雅虎的今天辯解。
現實是尷尬和殘酷的。肢解和搶購雅虎,最近成為業界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雅虎,這個當年互聯網的第一旗幟,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當然是令人唏噓的事情。6月10日,雅虎整體市值為350億美元。
但是,目前的雅虎出售方案必須肢解成幾塊,才能價值最大化,并吸引到潛在客戶。首先最具價值的是15.5%的阿里巴巴股份,估值應該在300億美元左右,這已經是雅虎最核心的價值所在;其次是35.5%的日本雅虎股份,價值約85億美元;第三是最近正在報價搶購的雅虎核心業務部分,報價大概40~80億美元;第四塊是包括房產和專利在內的非核心業務部分,售價大約10~40億美元。成立于1995年的雅虎,在度過20歲生日之后,卻似乎再也難以獨善其身,獨立前行了。
雅虎雖然衰落了,但是其在互聯網歷史上的地位仍不可低估。它的第一個重大成就,就是第一個開創了互聯網商業模式,也就是門戶網站模式。過去20年,雅虎一直是全球第一網絡媒體。
作為一個真正成功的互聯網公司(之前的網景主要是互聯網軟件服務公司),門戶模式以廣告收費實現用戶免費訪問的模式,幾乎奠定了整個互聯網的基本商業模式,影響深遠。2000年1月3日,在納斯達克崩盤之前,雅虎股價達到了歷史最高點,每股118.75美元,是如今37美元的3倍左右,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
同時,雅虎也是中國互聯網浪潮崛起的第一榜樣,是最早進入中國的美國互聯網企業。因為當時收購新浪遭遇政策障礙,最終收購了周鴻祎的3721,但是由于經營不善,還是全盤交付給了阿里巴巴,直到揮霍殆盡。
雅虎的第二大成就是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幾乎占其公司現金的三分之一。當時這一不可思議的決策,是迄今為止互聯網領域最成功的戰略投資之一,也堪稱美國互聯網企業最成功的中國戰略。楊致遠當年以10億美元投資獲得的回報,居然是硅谷這一全球高科技圣地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雅虎日本是雅虎的第三大成就。直到今天,它也一直是日本最大的門戶網站。能夠一舉在美國、中國和日本這全球最重要的三個互聯網市場,扮演如此關鍵的角色,除了楊致遠,還沒有第二個人。所以,無論未來雅虎走向哪里,楊致遠依然是華人在互聯網界最成功的創業典范之一。
雅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在資本意志面前,由職業經理人而不是創始人主導公司的發展。這使得公司在一波接一波的變革和創新浪潮中,逐漸落伍。
迄今為止,互聯網領域最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創始人主導,無論是國內的BAT還是美國的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創始人能夠使公司創新的價值觀一以貫之,在快速變化的創新浪潮中,不斷自我革命。因為雅虎過于成功,兩位創始人楊致遠和費羅很早就失去了公司的主導權,雅虎始終由職業經理人當家。問起這個問題,楊致遠說:“當年創辦雅虎的時候,還是互聯網發展的早期,那時候還沒有像谷歌那樣設置AB股控制公司的意識和經驗。”
這就注定了雅虎的命途多舛。
依賴于一撥又一撥職業經理人的“努力”,雅虎最終淪為邊緣化的結局并不奇怪。1995-2001年期間擔任雅虎CEO的蒂莫西·庫格爾,與兩位創始人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最佳組合,與谷歌非常相似,是雅虎發展的黃金時期。庫格爾將一個年輕的創業公司帶到了互聯網巨頭的高度。
可惜,互聯網寒冬來臨,將他也一并掀翻了。2001-2007年期間擔任CEO的特里·塞梅爾,帶著鮮明的好萊塢傳統媒體特征,將雅虎帶上了一條過于追求媒體門戶網站的錯誤方向,最終錯失了占領搜索或者向Web2.0轉型的最佳窗口期。
隨后,2007-2009年期間,楊致遠回來掌舵,其實已經欲振乏力。
本來,雅虎有一次高位套現的機會,微軟宣布將以每股31美元收購雅虎全部已發行普通股,交易總價值約為446億美元。楊致遠明確了拒絕的態度,由于雙方在價格上無法達成一致,微軟已決定放棄收購雅虎。
據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致雅虎CEO楊致遠的信件顯示,微軟愿意出價475億美元,相當于每股33美元,但雅虎堅持要價530億美元,合每股37美元。其實這次機會的錯失,楊致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金融危機的臨近讓微軟開始感受到巨大的財務壓力。2011年雅虎的市值跌到了140億美元,部分大股東和基金投資者當然將罪過算到了楊致遠身上,離開無可避免。
接下來的兩位CEO表現實在差強人意,2009-2011年期間的卡羅爾·巴茨,和2012年短命的斯科特·湯普森,基本上屬于亂折騰。
2012年至今的現任CEO瑪麗莎·梅耶爾,曾經讓人燃起了新的希望。作為谷歌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首位女工程師,梅耶爾曾經登上《商業周刊》“創新產業25位領軍人物”的榜單。她悄然引導雅虎返回技術為本的新路線,并以11億美元收購博客平臺Tumblr,尋求Web2.0的突圍。她自己的產假甚至僅休了11天,絕對是拼了。
給人們燃起最大希望的就是在移動互聯網的突破,2015年雅虎成為僅次于谷歌和Facebook的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這方面谷歌收入為147億美元,Facebook為66.4億美元,雅虎為12億美元,Twitter為10.4億美元。但是,這最終也無力讓雅虎重回互聯網的主航道,其中不乏忙中添亂的辛酸淚。
2016年2月2日,美國雅虎公司宣布一系列重組措施,包括裁員約15%。雅虎計劃全球裁員約1500人,關閉位于迪拜、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馬德里和米蘭五地的辦事處。至此,梅耶爾再也無力抵擋部分股東和激進投資者出售雅虎的壓力。
雅虎的衰落標志著網絡門戶媒體的邊緣化,標志著媒體特性作為互聯網最重要的特性之一的終結。這是給今天國內還在苦苦追求網絡媒體夢的門戶們以及媒體融合的傳統媒體們,最大的警示。
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互聯網已經成為真正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嚴格意義上的媒體消費已經不再是主流網民的主流消費。今天,即使是新聞類的媒體消費,也基本上是通過微信的朋友圈和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來獲取。純粹意義的網絡媒體,在互聯網應用的譜系中,將進一步邊緣化。
門戶網站模式基本上是網站生產和整合內容供網民消費的互聯網1.0模式。這種模式在早期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隨著網絡內容極大豐富,門戶模式生產機制明顯開始力不從心。一方面,基于算法的全網搜索引擎開始崛起;另一方面,隨著2005年,全球網民超過10億,廣大網民生產內容的互聯網2.0模式開始快速爆發。雅虎的領導者地位從此開始受到動搖。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終究沒有出現創造奇跡的拯救者。
雅虎作為門戶模式的奠基者和領導者,最有意思的比較就是中國的追隨者,也就是新浪、搜狐和網易這曾經長期統治中國互聯網的三大門戶。發軔于1994年的中國互聯網,在前10年時間里,沒有人能夠想象有朝一日會出來一個互聯網公司超越三大門戶。
但是,2007年11月,阿里巴巴上市當天,其市場價值幾乎是新浪的10倍。理論上講,當天阿里巴巴百分之十幾的股票,就足以購并新浪。阿里巴巴三分之一的市值就可以一舉吞下新浪、網易和搜狐三大門戶。而百度和騰訊也迅速崛起。但是,比起雅虎,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在與時俱進的創新上可圈可點。
以目前市值最高的網易(213億美元)來說,支撐今天網易收入和市值的主要是游戲,而不再是門戶的主要收入模式——廣告。最近網易在跨境電商方面也有重大突破,跨境電商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而目前市值最低的搜狐(15.36億美元),在游戲和搜索方面,通過上市的暢游以及還沒有上市的搜狗,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轉型最成功的無疑是新浪,在2.0浪潮中,新浪博客最為搶眼,而微博的后來居上更是值得肯定。今天微博的市值(59.47億美元)已經超過了新浪本身(36.72億美元)。
但是,即便是三大門戶各顯神通,卻依然受制于門戶這一路徑依賴,只能屈居于中國互聯網的二三梯隊之列。如今,騰訊和阿里巴巴市值已經達到2000億美元級別,都已經是三大門戶的一兩個數量級。而處于500億美元級別的京東、小米等也開始大幅度領先。互聯網領域每5~8年幾乎都有一次重大的創新浪潮和格局調整,身處其中不進則退,而即使追趕創新,也常常難以逃脫被后來者超越的無奈。
今天,對雅虎感興趣的競購者還是不少,綜合各方面的消息,居然有40多家,各種人等,心態不一。比如傳統電信運營商Verizon,以及YPHoldings、TPG、貝恩資本等,也有日本電商巨頭Rakuten,甚至一度傳出谷歌也有興趣。
雅虎的核心業務究竟花落誰手,還是很值得關注。
一種結局是找到合適的買主,但要讓雅虎再度煥發青春很難,不過讓雅虎能夠繼續發揮戰略作用,也算很好的歸宿。另一種悲催的結局,則是最終成為傳統企業的高級玩具,甚至陪葬品。比如,當年比Facebook更早崛起的社交網站Myspace,因為被默多克收購,職業經理人主導之后,很快開始衰落。
相比之下,雅虎今天依然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2013年,雅虎網站群流量五年來首超谷歌,重新奪回全美桂冠。所以說,雅虎基礎還在,只是欠缺一個新的突破性引爆點。如今雅虎將近一萬名員工,也依然有不少人懷抱著不輕易放棄的希望。
以Verizon通訊為代表的公司和投資者出價大約為20~30億美元,不到雅虎之前報價的一半。根據6月份最新報道,美國電信業巨頭AT&T和NBA克里夫蘭騎士隊的老板Dan Gilbert也加入了競購的行列。雙方對雅虎待售的核心業務、專利和房地產都亮出了50億美元的合計競購價。雅虎未來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次選擇的新主人。
此外,有意收購雅虎的據傳還有微軟。在鮑爾默執掌微軟、楊致遠執掌雅虎時期,微軟差一點收購雅虎,這一事件也成為楊致遠職業發展的重大敗筆。近日再度傳出消息,微軟正在再一次涉足對雅虎的收購。那么此次并購,微軟的動機是什么?
微軟此番收購和上一次有所不同,它希望借助參與收購,拔除掉搜索引擎合作的“眼中釘”梅耶爾,將微軟必應和雅虎的搜索合作恢復到之前的獨家狀態。
據美國財經投資網站Seeking Alpha發文分析稱,微軟有可能超越提供收購資金的方式,直接全面來收購雅虎網站。對于微軟來說,獲得雅虎這一重要的門戶網站,將能夠保證必應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而必應搜索已經成為微軟核心的戰略級別業務。
但是,迄今為止,與雅虎關系最緊密的阿里巴巴并沒有出現在這些競購名單之中。我覺得馬云應該接手雅虎。對于阿里巴巴來說,雅虎既是其最大股東之一,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假如阿里巴巴能夠收購雅虎,可以一躍成為美國互聯網領域的重要選手,將雅虎核心資產用好,說不定還可以創造更大奇跡。
今天,雅虎對阿里巴巴和日本雅虎的投資,成為了支撐其市值的主要資產,超越了雅虎自身的價值。這一方面是一種悲哀,另一方面也是其投資的成功之處。所以,即使雅虎未來不復存在,依然雖敗猶榮。雅虎的故事,依然值得我們深深敬仰。曾經,每一個互聯網公司,都以雅虎為偶像。而今天,每一個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可能成為下一個雅虎。
“我們要把目光投向下一個新機會。當年,互聯網革命主要是技術層面,而今天,互聯網革命已經深入社會層面?!?月9日,坐在楊元慶、田溯寧、丁健、郭為、陳東升、閻炎等諸多中國大佬中央的楊致遠,依然那樣輕聲細語,從容不迫。依舊的書生本色,卻在日漸發白和稀疏的頭發中,感受到互聯網創業的歲月滄桑。
屬猴的楊致遠今年已經48歲了,“我已經是硅谷互聯網領域最老的人了?!钡?,他依然活躍在互聯網的第一線,穿梭于更加緊密的中美互聯網之間,擔任著阿里巴巴、聯想和滴滴等中國公司的董事,也是硅谷最活躍、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