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奕
財務造假及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肖奕
摘要:本文詳盡講述了天豐節能和聯創節能兩個案例,深入分析其財務造假或盈余管理的疑點及公司回應,并穿插對兩個案例的比較分析,探究財務造假與盈余管理的微妙差異。
關鍵詞:財務造假;盈余管理
(一)公司簡介
河南天豐節能板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豐”)成立于2007年11月,注冊資本8660萬元。公司主要從事建筑節能新材料、新型墻體及屋面材料、集成房屋產品及體系的研發、生產。公司主要產品天豐節能板產銷量居國內第一。
(二)財務造假分析
天豐節能的造假事實在2013年“史上最嚴IPO財務核查”中被發現。經查證,其在2010年至2012年間,通過虛增銷售收入、虛增固定資產、虛列付款等多種手段虛增利潤,并存在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等行為。具體來看,三年間天豐節能通過虛構客戶、虛構銷售業務等手段,虛增銷售收入9256萬元;虛增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2792萬元;虛增利潤3439萬元。
其造假手段野蠻粗暴、并不高明,且調查結果顯示,將其虛增收入部分刨去后,天豐節能的實際財務數據本身就滿足上市的基本要求,虛增部分只是錦上添花。那么,天豐節能為何還要鋌而走險呢?
結合近幾年的現狀我們可以發現,達到監管層業績門檻要求的企業很少能成功,企業必須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業績更亮眼、報表更漂亮,以增加其過會的可能性。況且,過去數年,報表修飾和包裝上市的案例數不勝數,被發現造假的卻只是少數。天豐節能自身或許也未料到會東窗事發。
也正是此時,山東證監局發現,聯創節能于2012年將以前年度賬外核算的零散客戶銷售收入284.8萬元中的283萬元虛開發票給了天豐節能。為偽造對應的收款記錄,聯創節能還用虛假銀行承兌匯票復印件入賬,并為“做平”賬面資金,又將該筆虛假銀行承兌匯票“付給”第三方亞東貿易。企業存在發票管理不到位、不規范的情況,公司會對該類業務(包括代理商)進行全方位的核查與整改,同時也否認了其與天豐公司間存在的關聯關系或者擔保與被擔保關系。

表1 : 單位:萬元
(一)公司簡介及“第一牛股”事件回顧
涉嫌與天豐節能進行虛假交易的聯創節能公司全稱為山東聯創節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保溫板,并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其中部分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8月在創業板上市。
2012年12月4日起,由于產業政策層面的利好、高送轉的傳言等因素的影響,聯創節能19連陽,股價從20多元飆升至70多元,成為當時市場的第一牛股。
然而,2013年8月7日,中國證監會官網公布《山東聯創節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報監管案例》,指出聯創節能多項財務指標異常,收入確認或成本核算方面存在重大錯報風險。8月8日,聯創節能臨時停牌。
(二)盈余管理疑點及回應
1.上市前:涉嫌隱瞞采購成本為成功上市抹平硬傷
濱化股份是聯創節能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然而聯創節能所披露的付給濱化股份的采購金額與濱化股份披露的對應銷售金額嚴重不符,相關數據如下圖所示(由于濱化股份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和聯創節能2008 和2009兩年的交易金額,因此2010與2011年的數據無法進行比較)。
那么,聯創節能有什么理由要隱瞞采購成本呢?研究研究公司的歷史業績我們便不難理解了。如表1所示,2008年公司營業利潤 474.88萬元,凈利潤342.42萬元;2009年營業利潤1632.39萬元,凈利潤1408.80萬元。若將其數據根據可疑差異下調后可發現,凈利潤和營業利潤都大幅下降,達不到創業板公司上市的要求。

圖1
由圖1可發現,08至09年,聯創節能公布的數據都低于濱化股份招股說明書中公布的對應數據,涉嫌為粉飾報表隱瞞成本。
對此,聯創節能在2013年1月11日公布的澄清報告中解釋,差異的產生是由其付款方式——銀行承兌匯票自身特性所導致的,公司并未有意隱瞞采購成本。濱化股份方面也表示由于銀行匯票6個月的兌換期限,企業若提前需要款項可能從銀行方面支付一定的貼現費,這也可能導致數目差異。
然而,銀行承兌匯票從開票之日起到承兌之日止,最長不超過6個月。盡管期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但從聯創節能兩年共計1000多萬元的巨大差額來看,聯創節能方面提供的解釋并不是很有說服力。
2.上市后造假疑點不斷
①媒體質疑
A.80余人小廠翹起4.5億收入
聯創節能在2011年營業收入總額高達4.46億元,其公司的員工卻僅有89人。另外,其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不足4%,貨幣資金占總資產比重卻在30%之上,不符合行業特征。
B.假高新真炒作
媒體質疑聯創節能投入的研發費用遠低于固定資產中的研發設備金額。對此,聯創節能在2013年1月11日發布的澄清公告中表示,在具體會計核算上,公司分了兩種情況處理。公司實驗室研究階段的小部分支出,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而真正占據研發費用絕大比例的公司研究開發活動的中試和客戶現場試驗的部分,則計入了相關配方產品的主營業務成本,這也就是為什么管理費用中的研發費用項目看起來偏少的原因。而針對“固定資產比重過低”的質疑,聯創節能將原因簡單歸于“配方”特點。
②監管部門調查結果
山東證監局在2013年8月7日公布的《山東聯創節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報監管案例》中列示了聯創節能財務數據存在的以下三點主要問題。
A.應收賬款與存貨數額大幅增長,周轉率大幅下降
如圖2和圖3所示(2011年的數據招股說明書中只披露了前三季度,圖中原始數據由澄清公告推算而得,不完全精確)。
對于應收賬款和存貨大幅上漲,周轉率大幅下降的質疑,聯創節能方面表示,公司上市(2012年8月)以前執行了較為嚴苛的應收賬款政策,使其應收賬款周轉率遠高于行業水平。而2012年其后由于經濟形勢整體不好,一些客戶資金緊張,又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便主動提出以同意聯創節能提高產品價格為代價,來換取更長的賬期。因此,聯創節能針對部分大客戶、長期客戶、資信較好的客戶將信用期作了適當的延長。2012年末,公司應收賬款前20名客戶欠款金額較2011年年末增長4119.57萬元。

圖2
對此,聯創節能稱,公司憑借出色的“配方”設計及研發能力,確保了公司在太陽能熱水器和建筑節能等行業的領先地位。在價格方面,公司由于其行業領先地位,采用了固定金額加成的定價模式,近期還適度提高了相關產品售價,因此收入較高。在成本方面,由于聯創化工主要通過獨特“配方”來滿足下游客戶定制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不同于紅寶麗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大宗產品,成本很低。澄清公告還稱近期紅寶麗毛利率的下降也屬于特殊情況。
C.經營性現金流量與凈利潤不匹配

圖3

圖4
針對存貨期末余額43%的大幅增長,公司解釋稱是目前原材料黑料的價格已經跌到了谷底,公司適度加大了其存貨的備貨規模。而周轉率的下降,聯創節能方面認為仍處于合理水平。
根據盈余管理的動機分析,管理者有可能在年末采用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對交易活動進行操縱,以達到最終提升利潤的目的。放寬信用政策正是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對公司而言,在邊際利潤大于零的情況下,盈余水平是可以隨著銷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同時,相對其他競爭對手而言,寬松的信用政策勢必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新客戶,這樣就可以達到提高市場占有率的目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寬松的信用政策勢必會增大企業的壞賬機會,并且延期付款的方式也會減少企業的經營現金凈流量。企業采用這種方式進行銷售,實際上是將未來期間的銷售提前實現,卻忽略了企業的持續收益,實際上并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B.毛利率遠高于同行、存貨管理混亂
聯創節能在上市前三年(2009-2011年)的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持續高于行業老大的南京紅寶麗,不免讓人生疑。
如圖4所示,2012年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趨于惡化,由2011年度的2249萬元急速降為-5865萬元,當期實現營業利潤卻意外高達6080萬元。
另外,上市前公司業績增速明顯也十分可疑。據其招股書披露,2010年及2011年,其凈利潤分別同比大漲128.99%及38.44%。而上市后的第一年,業績增速便大幅回調,反映企業盈利質量的指標——盈利現金比率由2011年的0.44下降為-1.08。
對于上市前后的業績差異,聯創節能上市保薦代表人表示,“2012年全國的經濟形勢大抵如此。所有的企業都有一個成長期,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長,在創業和成長期保持高增長就很好了。而且,企業本身都會有一個調整的過程,聯創節能整體來說還算可以。”聯創節能方面則回應稱,經營現金流量大幅下降則是由應收賬款大幅增加、政府補貼減少等原因導致。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王崢.聯創節能再發澄清公告否認偽高新企業質疑[N].證券日報,2013-01-11C03.
[2]本報記者胡冰.五大優勢搏游資青睞聯創節能成最大黑馬[N].華夏時報,2012-12-31A07.
[3]特約記者杜海寧佳彥.創業板年報拉開大幕聯創節能業績遭遇“變臉”[N].企業家日報,2013-01-28005.
[4]本報記者劉國鋒.聯創節能否認財務造假[N].中國證券報,2013-01-11A09.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