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大福(中國)物流設備有限公司FA/DA事業部華東區銷售經理王磊
冷鏈物流發展的技術引領及案例分析
演講嘉賓:大福(中國)物流設備有限公司FA/DA事業部華東區銷售經理王磊

效率,企業追求的目標。在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大福的物流裝備可以使冷鏈物流提高效率。

結合去年承接的肉類加工的項目工程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大福在整個項目中的一些經驗。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概要。項目的位置在內蒙古自治區,廠房面積達到4.6萬平方米。大福為整條肉類加工流水線工廠制定了-5°和-20°的冷鏈溫度帶范圍內的倉儲流程規劃。這一項目可使整個工廠效能提升50%。
簡單介紹一下設備概要。1號常溫區是21米的自動化倉庫,我們采用了兩臺堆垛機,保管著兩千七百噸貨物。這里主要保管外來品、原材料和托盤、料箱的回收以及需要常溫保管的產品。第二個是-20℃的冷庫,這個冷庫也是托盤式的保管方式。為了利用最小倉儲面積達到最大保管量,我們使用了3臺雙升位堆垛機,實現保有量達到7000個貨位。這里面主要是保管需要-20℃冷凍的肉品原材料。第三個是紙箱式保管區,這一區域我們使用14臺堆垛機,全部都以紙箱形式保管,它主要是實現箱揀選以及作為廠內需要一次加工、二次加工周轉用的臨時倉庫。四號倉庫區為周轉箱存儲區,保有量達到4600箱。整個廠區有4個立體倉庫,且不同的倉庫溫度需求不同。所以如何通過搬送系統將這些立體倉庫之間的工藝進行串聯,是本次項目主要的難點。
在這個系統里面我們還做了很多無人化的處理,考慮到員工需要在低溫的環境下進行長時間的工作,效率和人性化是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我們作為供應商,也是在整個物流規劃里需要重點考慮的。所以在某些工位,比如說入庫和出庫前的拆垛和碼垛我們使用了機器人;針對一些肉類周轉箱無法避免油漬和血漬產生的問題,我們在8號區域集成了自動料箱清洗線。而且在每個加工工藝的區域我們也設計了空置箱的懸掛鏈,這兩個工位作用巨大,不僅節省了工作的人數,還提高了效率。出庫環境方面,由于這是加工型的工廠且兼有配送的需求,那么配送環節的人力和效率要求最高。像這樣的工廠,產品最多只有3天的保鮮度,大多數產品需要當日送甚至半日送。因此我們規劃了滑塊式分揀機。在一次加工和二次分撿區域之間,有200平方米的區域。這個區域要實現全程的冷藏環境,而且要實現快速的銜接和周轉。針對此問題,大福規劃了一套直線型穿梭系統,使用高速穿梭車用于直線區間的輸送。全部項目實施以后,為整個物流流程節省了40%左右的人工成本。所以在這樣一個龐雜的物流系統里面,一個供應商如何規劃至關重要。在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正是供應商廠內物流規劃的思路,還有一個物流項目規劃周期中供應商的合適介入點。
一個落地的方案一般有三個要點,分別是數據分析、設備選型以及布局規劃。這三個節點對于供應商十分重要,這些不起眼的客戶基礎數據的調研和整理,往往是最耗時耗力的工作,有這些前期準備作為基礎,供應商才能做出合理的設備選型、式樣選型,包括系統能力的驗證、WMS的制作,并最終形成紙質文檔。然而,一個大型項目不僅僅是一紙設計和簽約,在落地實施階段,雙方就要去協商一些約定的范圍,如建筑范圍、供給雙方的范圍以及工期范圍,因為建筑環境條件決定了一個項目的性質與它的規模。貨型條件的決定和項目規劃的細節對于供應商是非常重要的。在項目初期確定采取什么樣的保管形式,什么樣的碼垛方式進行業務規劃,是一個必要的開始,在這個階段可以參考一些專業托盤供應商的經驗,而當貨形條件確定了以后,才能進行具體下一步地規劃和設計。
在設備選型和試樣定型之前,一個關鍵的參考數字就是物流總量統計,往往我們的項目都是一個從零到有的過程,這指的是大家思考怎樣去優化總的方案,要通過這一方案實現什么樣的目的,從而進行物流總量的統計和分析。從目前的行業來看,許多業主直接把這些事情交給供應商來做,但其實最了解自己特性的反而是業主本身。供應商在該階段要做的是通過自身的經驗,結合業主提供的數據來進行分析,整理,從而最終實現設備的選型。之后的階段,才能去討論采用什么型號的具體設備。在這一階段,大家只有一個初期設計概念,甚至有的業主還在猶豫選擇什么規模的供應商。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時間成本都會花費在供應商與用戶的交流過程中,并且還會消磨人員大量的精力。因此如果能夠有一個清晰的供應商定位,再去與一家或兩家的供應商進行深度交流,在基本的概念設計定形以后再去進行供應商的招標工作,就可以在這個階段減少很多的時間成本。
從設備布局的角度來說,小型項目的難度不是很大,但是一個龐大的加工工廠,系統的復雜程度越大,就越不容易拿出一個統一的方案。這是因為設備供應商所能提供設備的性能,包括他自己的設備能夠達到什么程度的多樣性,直接決定了他提案的完整性。所以,召集太多的供應商來給業主很多種提案,會使得業主覺得無所適從。因為這種交流經常會淪為從系統、設備角度上的自賣自夸,業主只能片面看到優勢。因此為了在這個階段定位清晰,選擇可信賴的一到兩家供應商來進行方向性定論是比較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從項目提案的角度上來講,一個復雜性高的系統會涉及到很多的非標類、集成類的提案,這樣的一些提案往往只有一些綜合能力較強,有一定實力的供應商才能夠有能力、有經驗提出。當然,這些設備究竟有沒有集成能力,有沒有最后落地的可實施性,還需要雙方具備契約精神,嚴格履行方案。我們的許多業主在與我們溝通時,關心我們的設備多過關心流程。然而,與設備同等重要的正是這些流程、行業標準、國際標準以及安全規范的要求,這些方面更能體現雙方在合作中的責任感。
當然,作為供應商,無論是設備選擇還是流程確定,都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一定要有一個具備同行業規劃經驗的團隊。一個公司有沒有這樣的專業團隊,這個團隊有沒有同行業的經驗,業主對自己的需求和方向有沒有一個專業性的判斷,這三條是決定方案是否能落地的關鍵性因素。在這一點上,我建議客戶在此階段要多看這個團隊的實際案例,而不是僅聽他們理論上的分析。到現場的時候,設備當然要看,更重要的是要去看操作流程,考查這個操作流程是否便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操作人員在操作時有沒有考慮到效率最大化。
從我這幾年招標工作中的經驗來看,系統能力的測試和模擬往往是業主比較忽視的環節。然而這個環節是整個系統配置、流程規劃好后的重要一環,作為集成商,系統能力的模擬測試是必須的。當然,數據的來源還是以業主提供的數據作為基礎。而測試的標準世界各地不盡相同。這一結果不僅是方案可行性分析的重要依據,還是系統驗收時要參考的重要參數。對用戶來講,這個數據在驗收時也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要看到的是什么?是最終系統完成之后是否真的能達到業主要求,這一點我們能夠通過專業的軟件測算出其真實性。
主持人點評
通過對大福系統的了解,可以看到通過裝備創新能夠大幅度提升效率。當然這需要前期投入,也就是說:資本可以換來效率,可以換來競爭力,在大多數時候都可以對原有工作狀態進行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