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國華(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濟源 459000)
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豬價周期實證分析
■柳國華(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濟源 459000)
豬肉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采用2003-2015年的月度數據,基于VAR計量模型針對豬肉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豬肉價格與CPI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豬肉價格的波動會引導 CPI 的波動,而 CPI 的波動對豬肉價格的影響較弱;豬肉價格的漲跌將直接影響到CPI。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豬肉價格相關性
在CPI 統計的8 類主要商品構成中,食品消費的權重占到了33%,而在食品消費這一大類中,肉禽產品占到了20%左右,豬肉約占10%左右,在眾多單一的組成商品中,豬肉所占權重是最大的。所以,豬肉價格的暴漲暴跌會對CPI 產生影響,也正是這樣,有人認為豬肉是推動CPI走高的主要因素。但是也有學者認為,豬肉價格上漲不是CPI走高的推手,豬肉不是決定CPI 最大的干擾因素,CPI走高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那么兩者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是何種關系?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實證研究。
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存的情況下,CPI成為政府部門機動地決定和選擇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考量。由圖1可以看出,從2014年到2015年11月,豬肉價格同比增長率漲跌的同時也伴隨著CPI的漲跌,兩者表現出驚人一致性,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豬價周期”的關注。從2015年6月份開始CPI同比增長率止跌回升,6月份CPI同比增長率為1.4%,比5月份高出0.2個百分點,7月份CPI同比增長率為1.6%,高于5月份0.4個百分點,8月份又比7月上升0.4 個百分點,達到2.0%。9、10、11月CPI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6%、1.3%、1.5%。與此同時,進入2015年2月下旬豬肉價格也迎來了上漲的小高峰,5、6月份豬肉價格指數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1.26%、28.48%,7月份豬肉價格指數的同比增長率又達到44.63%,創下了歷史新高。從數據上看,豬肉價格的漲跌與CPI的漲跌是吻合的,豬肉價格的暴漲暴跌會影響到CPI。2015年下半年,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效果的顯現,豬肉價格趨于平穩,8、9、10、11月份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2.69%、34.86%、27.65%、29.95%,CPI缺乏繼續上漲動力,因此CPI走勢逐漸回落。為了進一步探討豬肉價格與CPI之間的關系,本文借助計量工具做進一步實證分析。
(一)數據的選擇與處理
為了更準確研究豬肉價格與CPI之間的關系,本文以豬肉(去骨肉)農產品集貿市場價格指數作為變量代表豬肉價格。以CPI和豬肉價格指數(Pork)為基礎建立一個向量自回歸(VAR)模型,選取2003年1月到2015年11月的月度數據進行研究,其中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畜牧業信息網。
為了保證研究結果的可信性,對數據取其自然對數以消除時間序列的異方差,對數據取自然對數用 LN 表示,為了減少數據處理過程中的誤差,首先對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進而進行變量協整檢驗以分析變量之間存在的關系,最后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分析CPI與豬肉價格之間的動態特征。
(二)內生變量平穩性檢驗
在經濟研究中,有很多數據序列都是非平穩的,即變量之間理論上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毫無關系,如果把非平穩序列進行回歸分析就會造成“偽回歸”。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首先要確定采用的數據具有平穩性。運用Eviews6.0 軟件,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對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對原變量(CPI、Pork)進行單位根檢驗后,ADF檢驗統計量值大于在1%、5%和 10%三個顯著水平下相應臨界值,從而不能拒絕原假設,這說明原變量(CPI、Pork)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需進一步做差分分析。經過差分后,無論是CPI還是豬肉價格(Pork)的ADF檢驗統計量值都在1%、5%和 10%三個顯著水平下小于相應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表明變量經過差分后都變成平穩序列。
(三)變量的長期關系分析
在內生變量平穩性檢驗分析中,原變量(CPI、Pork)進行一階差分后,是平穩序列。但兩者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需要進一步做協整檢驗。即在平穩性檢驗的基礎上,對時間序列進行協整關系檢驗,以判斷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本文采用EG(Engle-Granger)兩步法檢驗LN CPI和LN Pork是否具有協整關系,即首先將兩變量進行回歸,然后對殘差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檢驗結果表明,ADF檢驗統計量值都小于在1%、5%和 10%三個顯著水平下相應臨界值,從而拒絕原假設,說明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即CPI和豬肉價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四)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上述變量之間的平穩性檢驗及協整檢驗只是證明了CPI和豬肉價格之間存在長期協整關系,但并不能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單向或者雙向的因果關系。采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就是為了檢驗LN Pork是引起LN CPI變化的原因還是LN CPI是引起LN Pork變化的原因,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結果表明,豬肉價格的波動會引導CPI 的波動,而 CPI 的波動對豬肉價格的影響較弱。這表明CPI與豬肉價格之間之所以關系緊密,主要原因在于豬肉價格對CPI 的引導作用。

圖2 豬肉價格對CPI的脈沖響應

圖3 CPI對豬肉價格的脈沖響應

表1 變量CPI、Pork序列的ADF檢驗結果

表2 對回歸方程的殘差的ADF檢驗

表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表4 CPI的方差分解結果

圖1 豬肉價格指數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走勢圖
(五)CPI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利用脈沖響應函數,衡量當期一個標準差的豬肉價格沖擊對CPI的當期值和未來值的影響,這樣可以從客觀上更好地分析豬肉價格對CPI的動態沖擊和響應情況。本文采用脈沖響應函數進行分析,分別對CPI和豬肉價格的隨機擾動項施加一個標準差新息的沖擊,進而分析二者之間是怎樣相互影響的。
圖2表明CPI的沖擊引起豬肉價格的反方向變化,而且從第一期開始負效應就開始顯現,這與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相一致,即豬肉價格對CPI的依賴較弱。這說明盡管物價的整體漲跌會影響飼料價格和養殖成本,但這些影響還是比較微弱的。尤其是在我國的養豬產業規模化程度不高,農村散戶還占有很大比重的情況下,農戶利用自家飼料進行養殖,對市場上商品飼料依賴程度比較低。
圖3表明豬肉價格上漲短期內會推高CPI,CPI的變化呈現出先揚后降的趨勢,但豬肉價格上漲影響CPI的過程具有明顯的時滯性。在初期時,豬肉價格對CPI的正向效應是遞增趨勢;在第5期,CPI由于豬肉價格沖擊出現大幅增加,并達到最大值;而在第6期后豬肉價格沖擊影響逐漸減弱。這說明豬肉價格對CPI的沖擊較敏感,如果豬肉價格上漲,CPI將會很快在其后的半年內出現上揚趨勢,其后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會逐步減弱。因為糧價和飼料費用的上漲對豬肉價格的影響需要一段時間,養殖利潤過低,形成豬糧比價倒掛,這對于生豬養殖戶會有較大的消極影響,致使來年生豬供應減少,進而豬肉價格上漲,對CPI的滯后影響開始顯現。
(六)CPI的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分析影響內生變量的結構沖擊的貢獻度。利用ENIEWS6.0軟件進行方差分解,分析結構沖擊對CPI和豬肉價格變動的貢獻率。從表4可以看出,第1期CPI對自身的貢獻較大為73.97%,從第2期開始逐步降低,第3期開始豬肉的貢獻率超過了CPI的自身貢獻率,至第10期豬肉的貢獻率達到了85.78%。這剛好反映在我國CPI指數計算中豬肉價格變動占據重要的地位,豬肉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到CPI。
穩定豬肉等資產化農產品的價格。研究結果表明CPI和豬肉價格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豬肉價格上漲直接推動了CPI的上漲。因此,豬肉價格的上漲對CPI的影響不容小覷,穩定豬肉等資產化農產品的價格可以增強CPI的穩定性。這就要求國家一方面建立健全生豬生產信息發布制度,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預警,根據市場行情來調整養殖結構,未雨綢繆化解豬價周期。另一方面應把豬肉等農產品納入生產補貼政策之中,根據市場需要加大對農產品生產的扶持力度,如保險補貼等,以保持產量的穩定性,避免供求失衡,通過政府宏觀調控這只看得見的“手”,熨平生豬飼養周期。
完善現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編制方法,適度調整CPI體系中豬肉價格的權重,使其反映實際情況。CPI 被認為是衡量通貨膨脹的最直接、重要的經濟數據,因此CPI統計指標的構成是決定是否引發通貨膨脹的關鍵因素。在CPI的構成權重體系中,以豬肉價格為首的食品價格的權重又高達30%,所以豬肉價格又首當其沖地成為物價過快上漲的“罪魁禍首”。因此,豬肉價格在CPI中所占的比重應根據經濟發展和國民的消費結構,動態地進行適當的調整,而不是墨守成規的沿用多年前的權重結構,使CPI能夠真正反映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1.楊帆.我國糧食價格、豬肉與CPI關系的實證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6)
2.亞琨.我國制造業企業發展與碳排放關系的實證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2
3.胡俞越.我國豬肉價格與CPI波動之關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2(3)
4.黃新飛.基于VAR模型的FDI與中國通貨膨脹經驗分析[J].世界經濟,2007(12)
5.馮明.豬肉價格波動的非對稱性及其對CPI的影響[J].統計研究,2013(8)
◆F22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