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夢媛
?
大數據時代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影響
文/肖夢媛
大數據時代是大數據和云計算產生和發展的時代,正在逐漸影響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本文在分析大數據時代內涵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剖析了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主要影響:大數據時代不僅有助于識別重大錯報風險,推進實時審計的發展,而且還影響審計證據的形式,以及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提供了新的現代審計方法;使得大數據時代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基本流程有了改變。
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
《紐約時報》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所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于數據和分析而作出??v觀審計模式發展的歷史進程,可以發現每一次審計模式的轉變,都與經濟技術等外部環境發展變化緊密相連的。而今,大數據時代給審計注入了新的思維,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方法,也終將會影響現有的審計模式。
對于“大數據”的定義有很多,筆者在研究機構Gartner(2013)給出的定義基礎上,從審計角度出發,將大數據作了如下定義:大數據是指依托計算機、網絡自動生成的,能夠運用新的處理模式獲取并利用的海量、多樣化、有價值的信息。
然而,拉塞爾·??怂沟仍凇犊茖W的科學》一書中說到:“有人說,收集數據就像收集垃圾,收集之前你就應該想好要怎么處理。”恰好,云計算的快速發展賦予了大數據的更多價值,推動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對于云計算的定義可知:云計算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統一分析、管理、調度,進而構成一個資源池,可以按照客戶需求提供服務。如果沒有云計算技術對大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經營,那么大數據只是一堆沒有用的電子垃圾而已。
筆者認為大數據時代就是大數據和云計算數據處理技術高速發展給經濟社會生活帶來變革的時代。它包涵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一)大數據時代最大的轉變就是,放棄對因果關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關注相關關系。
(二)大數據以計算機為載體自動生成,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數據處理速度快且時效性高。
(三)大數據涵蓋各行各業,范圍廣泛,且數量龐大。數據類型不僅包括以前的結構化數據,還包括網絡日志、音頻、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半結構化或非結構化數據。
(四)數據處理技術可以將大數據轉換成有價值的信息,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涵義
對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定義,學者們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筆者在歸納分析不同定義的基礎上,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做了如下定義: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一種以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為導向,以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控制為審計核心,發現風險、評估風險,并提出對策建議,從而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的審計模式。
(二)大數據時代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影響
1.大數據時代有助于準確識別重大錯報風險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不僅常常運用審計抽樣的方法,用局部來估計總體的重大錯報風險,而且還習慣于由數據推導出具體結果,而在數據爆炸的新時代,當能夠被數據化的東西越來越多,當存儲能力無限擴大,處理數據的計算能力不斷進步,捕捉現在的線索和預測未來才是數據價值的真正體現。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可以不僅僅局限于隨機抽樣方法,而是轉而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搜集和分析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所有內部和外部的數據,例如將被審計單位的數據與行業數據進行比較分析,挖掘數據之間的相關關系,以發現異常情況,進而準確識別出存在的重大錯報風險。
2.大數據時代促進實時審計的發展
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審計程序都屬于事后審計,然而,當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變得復雜,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管理的覆蓋范圍不斷隨之拓寬,審計人員應該采用實時審計才能有效降低審計風險。在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的日漸普及以及數據處理速度加快和時效性的增強,正好加速了實時審計的發展。
一方面,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推動實時審計發展。企業實施會計信息化后,審計人員在收集被審計單位的信息時,不再局限于紙張記錄的會計數據,可以使用記錄于光盤等介質上的電子數據或者網絡、系統中直接生成的實時數據,有助于對被審計單位進行事中的動態審計。而且,紙質的原始憑證越來越少,使得有些人員通過非法程序修改會計記錄可以不留痕跡,提供給審計人員系統自動生成的虛假數據,增加審計風險。因此,審計人員不能只對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財務資料和數據進行簡單的事后審計,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實時審計越發重要。
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數據都是依托計算機和互聯網生成的,不斷發展的云計算數據處理技術使得審計人員可以及時獲取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的信息。而且,審計人員還可以根據被審計單位的以往的經驗數據構建審計預警模型,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進行實時的監控并對異常的情況進行實時預警。
3.大數據時代引起審計證據形式轉變
以往審計收集到的審計證據大多是以實體形式存在,且多以編制財務報表依據的財務數據等信息為核心。但是,大數據時代,審計人員搜集和處理的信息逐漸被電子數據所取代,涵蓋的范圍也日漸廣泛。
一來審計證據逐漸向電子數據轉換。隨著國家“金審工程”一期二期的建設,審計人員面對的是種類繁多的財務軟件、數據庫系統和結構復雜的數據表格。特別是在會計信息化實施后,對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的收集,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即時的財務、資產、銷售、倉儲等各方面的電子數據;對公司審計環境的了解,都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到國內外有關經濟貿易等更為充分的信息。
二來審計證據范圍涵蓋面增大,擴展到非結構化數據。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傳統的商業智能系統中用以分析的數據,大多事業單位、私企自身的信息系統所產生的標準化和結構化的運營數據只占到企業可利用數據的15%,而剩余的85%均來自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媒介中?!睆难芯恐锌梢钥闯觯髷祿r代,企業許多的信息越來越傾向于非結構化數據,那么,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獲得的證據也必將越來越多的以非結構化數據呈現。
4.大數據時代推動數據處理技術在審計過程的廣泛運用
在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數據庫、網絡等現代技術廣泛運用使得實物流、資金流以無紙化、數字化的信息流表現,企業業務處理和財務管理也逐步實現自動化和網絡化。依賴計算機和互聯網等新興的云計算技術越來越大范圍的運用到審計過程中,并且有望發展為核心方法。
一是大數據技術深化審計分析模型的運用。信息化的發展使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表現出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高度整合,幾乎所有原始資料都能實現電子化。隨著聯機分析、數據挖掘、云技術等大數據技術的普遍運用,讓審計人員有能力收集、篩選、過濾被審計單位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交易數據,進而建立審計分析模型,對所有的交易進行審查識別出異常情況,將識別潛在錯報領域和挖掘深層次可能具有重大錯報風險的項目變得容易操作。而且,還可以通過以前年度的經驗數據建立預測或預警模型,幫助審計人員評估風險預測發展趨勢。
二是廣泛運用非現場遠程審計。隨著審計數據分析方法的發展和大數據平臺的建立,審計人員可以通過構建審計預警模型以及從大數據平臺里獲取需要的數據持續開展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監控與分析。非現場遠程審計將成為今后審計的主要工作方式。
舉“應收賬款/發生認定”來說,審計人員不再需要到現場從明細賬逆查至原始憑證,對應收賬款進行函證或者獲取銀行對賬單等,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根據以往的應收賬款變動情況建立應收賬款實時監控模型,將監控結果傳遞給審計人員便于實時監控發現危險信號。而且,對于需要進行審核的應收賬款,審計人員可以在審計云數據平臺抽取該項目的所有明細賬、記賬憑證、原始憑證、銀行賬戶明細表、對賬單等所有與之相關的數據。
在總結大數據時代對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影響下,筆者認為將影響融合到了審計流程中,并將基本流程簡單歸納如下:
(一)通過觀察、詢問、查閱等方法,對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確定數據采集的對象和所采用的技術方法。
(二)收集被審計單位內部和外部的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對于電子數據可以利用審計軟件或數據庫管理系統等采集工具;對于其他與審計目標相關的數據,可以通過實地觀察法、詢問法、查閱法等方法手工采集。
(三)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轉換、清理、驗證,以保證數據足以實現審計分析的目標。將采集到的數據、文件資料等進行轉換,有效地裝載到審計人員可操作的數據庫中,并利用程序或者模型對數據庫里的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進行持續的驗證。
(四)利用云計算數據挖掘分析技術,對審計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創建審計中間表。換言之,就是將數據再次轉換挖掘成審計語言,便于審計人員對其進行分析。
(五)在對被審計單位整體和具體經濟活動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利用云計算技術建立系統分析模型(或審計預警模型)和各類別分析模型,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全面的分析,查找出薄弱領域以及對所有的業務活動進行聚類分析,查找出異?;顒?,以鎖定審計重點內容。
(六)針對鎖定的審計重點建立特定的模型,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以達到審計目的。
(七)建立安全審計平臺,對全面審計過程進行持續的監控。
(八)審計人員根據收到的各項分析結果,結合審計云數據庫里的數據,進行判斷、分析、審核,最終得出審計結論,并將結果反饋到審計云里進行驗證和存儲,最后出具審計報告。
[1] 魏祥健.云計算下的云審計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
[2] 楊菁.制勝大數據時代的50種思維方法[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5 .
[3]秦榮生.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審計研究,2014(6):23-28.
[4]潘銀仙.“大聯網”審計模式構想[J].國家審計信息化持續發展研究報告,2014:681-689.
[5]肖恩·杜布拉瓦茨著,姜昊騫,李德坤,劉琳琪譯.數字命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6]劉明輝.高級審計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7]符怡.企業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及其實踐[J].中國內部審計,2015(2):68-70.
[8]Christine.Earley.Data analytics in auditing: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Business Horizons,2015(58),498-500.
[9]Gartner.IT glossary:big data[J]. Retrieved 2014(12),from http://www. gartner.com/it-glossary/big-data
(作者單位:浙江工商大學財務與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