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國(和順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山西晉中032700)
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及對血漿內皮素與一氧化碳水平的影響
賈建國
(和順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山西晉中032700)
目的分析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血漿內皮素與一氧化碳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該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心內科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丹參川穹嗪注射液靜脈滴注,7 d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血漿內皮素與一氧化碳水平變化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療組較對照組效果更加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5.76%(25/33),治療組治療有效率93.94%(31/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丹參川穹嗪;血漿內皮素
冠心病心絞痛是由心肌短暫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是冠心病中最常見的類型,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心前區疼痛,重者可表現為持續性疼痛并伴有心慌、呼吸困難、氣短、乏力等癥狀,發病人群多見于老年人,多因年老體衰導致肝腎不足、心脈淤阻[1]。血漿內皮素由21個氨基酸組成,是一種血管活性多肽,具有強烈的縮血管作用,并且作用時間持久,其受體早被研究證實存在于冠狀動脈和心肌細胞中,血漿內皮素的釋放可導致心肌缺血或進一步加重[2]。一氧化碳是由內皮細胞合成的一種催化生物活性的酶,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二者共同作用維持和調節血管張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我國冠心病平均發病率為6.42%,死亡率為1.55%,占死亡構成比的25.67%[3]。為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高其生存質量,作者針對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血漿內皮素與一氧化碳水平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66例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40~64歲,平均(50.0±2.0)歲,病程2~9年。治療組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42~65歲,平均(51.0± 2.0)歲,病程2~11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冠心病診斷標準[4](1)胸部悶痛,可放射至背部;(2)輕者陣發性胸悶、疼痛,重者持續性疼痛、憋喘、呼吸不暢;(3)心電圖檢查示缺血性病變或運動試驗陽性。
1.1.3中醫辨證及癥候判斷標準[5](1)心血淤阻證:胸部固定刺痛或絞痛,痛引肩背或臂內側,胸悶、心悸,唇舌紫暗,脈細澀;(2)氣滯血淤證:胸痛胸悶,胸肋脹滿,心悸,唇舌紫暗,脈澀。
1.1.4納入標準[6](1)符合西醫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診斷標準;(2)符合中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3)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4)年齡18~65歲;(5)單次發病持續時間在3min以上;(6)精神狀態正常,研究隨從性良好者。
1.1.5排除標準(1)不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辨證標準者;(2)合并高血壓及重癥心肺功能不全者;(3)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性原發性疾病者;(4)精神狀態異常者;(5)研究應用藥物過敏者。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心內科常規治療,包括常規口服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依那普利、美托洛爾等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心絞痛發作時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50827)10mL+0.9%氯化鈉溶液250mL混合靜脈滴注,7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效果。
1.2.2觀察指標采用放射免疫法與硝酸還原酶分別對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進行測定。
1.2.3療效評價[7](1)心絞痛發作減少80%以上,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表示顯效;(2)心絞痛發作減少50%~80%,心電圖ST段回升0.5mm以上或主要導聯倒置T波回升大于50%表示有效;(3)心絞痛發作次數未見明顯減少或加重,靜息電位無變化表示無效。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療組治療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33 33 64.47±9.14 65.35±8.52血漿內皮素(ng/L)治療前治療后58.35±6.07a51.52±7.10abn 14.26±2.60 14.57±1.74一氧化碳水平(μmol/L)治療前治療后16.91±2.03a19.83±2.13ab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5.76%,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93.94%,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中醫將冠心病心絞痛歸屬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范疇,認為該病由“心陽不振,氣滯血瘀”引起,病機總屬本虛標實,陰陽氣血虧虛為之本虛,陰寒、痰濁、血凝交互為患為之標虛[8]。中醫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為重要原則。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由丹參、川芎藥材提取而成,藥物成分含有丹參素和川芎嗪。臨床研究表明,丹參素對心肌梗死范圍的縮小和病情的減輕具有積極作用,并且可以保護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損傷,還可以抑制細胞因子活化內皮細胞,從而對血管內皮進行保護,使白細胞黏附減少[9]。川芎嗪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對血小板凝聚起抑制作用,通過改善微循環,對冠心病心絞痛起到積極治療的作用。
本研究針對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及對患者血漿內皮素、一氧化碳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漿內皮素和一氧化碳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且治療組較對照組改善更為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周期結束后評價兩組臨床療效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5.76%,治療組治療有效率為93.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丹參川穹嗪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管芝.心血管疾病的全面危險[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4,25(3):234-236.
[2]李懷斌.內皮素對離體灌注心臟的冠脈和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循環雜志,1992,7(2):169-171.
[3]戴光輝.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藥辨證論治研究進展[J].國藥產業資訊,2006,3(20):153-154.
[4]吳玉濤.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研究近況[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2,33(3):75-76.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68-70.
[6]趙龍,莊嚴.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老年冠心病心絞痛32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8):34.
[7]王紅梅.丹參川穹嗪注射液在臨床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24 (5):1432-1433.
[8]蔣紅紅.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近況[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18(10):.1544-1546.
[9]袁恒杰.丹參素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5):604-60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0.033
B
1009-5519(2016)10-1529-02
(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