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攀枝花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四川617067)
臨床護理路徑對頭頸外科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改善效果
李慧
(攀枝花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四川617067)
目的分析探討臨床護理路徑(CNP)對頭頸外科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及患者對其滿意度的評價。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行頭頸外科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觀察組采用CNP護理,對照組僅進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生活質量和滿意度改善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精神、食欲等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71.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NP有效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頭部/外科學;頸/外科學;生活質量;滿意度;圍手術期護理
隨著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ipathway ofnursing,CNP)作為一種標準化的護理模式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CNP能夠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工作效率[1]。為進一步研究CNP對頭頸外科手術患者的影響,選取本院收治的200例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行頭頸外科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55~75歲,平均(64.03±10.02)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32例,中學44例,大學及以上2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63例,女37例;年齡50~73歲,平均(66.86±10.13)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37例,中學40例,大學及以上2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手術、用藥、病情監測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CNP。(1)臨床研究小組的組成需要病區、耳鼻喉科等護士長制訂詳細的工作計劃,進行與CNP相關的培訓工作。(2)CNP病種的確定可以根據《手外科學》[2]進行:首先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確定疾病的種類;其次有效地分析患者的具體資料制訂合理的方案,將護理流程和路徑表分別作為橫軸和縱軸制定CNP表,其內容可以包括手術方案、檢查項目、基礎護理、檢查項目、注意事項、指標監測、康復指導、藥物使用、滿意度調查、功能鍛煉等,明確每位護理人員的職責,科學地安排整個護理過程的各項工作[2-3]。(3)患者入院后根據其具體病情制訂出合適的方案,然后需要根據指定的CPN表進行護理工作并詳細地記錄,CNP表要附在病歷中,對于完成的任務應簽名確認,臨床中遇見異常的資料應及時與臨床醫生溝通,尋找解決的方法。護理人員每天均需要對工作進行總結,尋找問題并進行改正,在患者家屬知情的情況下可以進入到護理工作中來幫助患者,進行各種互動,鼓勵患者和家屬積極地配合治療[5]。定期進行質量控制和評價,詳細記錄患者睡眠、精神、食欲等具體情況,統計患者的滿意情況,評價CNP實施的效果。
1.2.2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經過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主要包括睡眠質量、精神、日常生活能力、食欲4項,評分為1~5分,分數越高質量越好)和滿意度[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改善的效果[6]。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精神、食欲等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100 100 4.74±1.93a3.84±1.21 4.32±1.14a3.37±1.19 4.03±1.17a3.12±0.96 n 3.68±1.04a2.51±0.72日常生活能力精神食欲睡眠
2.2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總滿意度(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71.00%),觀察組患者不滿意率(2.00%)明顯低于對照組(29.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外科手術的醫生在其他人員的幫助下通過先進的醫療手術器械和技術進入體內修復損傷或排除病變的組織,在手術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術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7]。疼痛會導致患者出現一定的情緒變化,如果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會增加患者血管的收縮,患者的耗氧量、心率及血液循環的阻力均有一定增加,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發生率升高。臨床常采用鎮痛藥物止痛,但是其不良反應較大,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隨著對護理認識的深入了解,發現CNP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8]。CNP是一種科學的、高效的護理方式,主要是通過簡單直觀的圖標對護理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規劃,并且能夠有效地評估護理工作所取得的臨床效果,其與優質護理相互輔助能夠為患者提供入院至出院全程的護理服務[9]。臨床護理工作者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需要在相應的路徑表下簽名,由于患者病情特殊無法執行的護理項目也需做好相應的記錄,在明確護理人員的職責同時避免疏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患者的住院時間有效縮短,同時住院費用也有了明顯地減少[10]。對照組僅進行常規的圍術期護理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患者費用較高,不利于醫療資源的節省。CNP實施中應該在術前向患者詳細地講解手術中的注意事項、手術后疼痛的原因等,要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良好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患者足夠的鼓勵和安慰,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護理工作者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術后保證患者臥床休息的體位正確,避免血液循環不暢通情況,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肌肉、關節的按摩。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靜脈滴注等血制品需要加溫或用電熱毯加溫。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對于疼痛劇烈的患者可給予適量的鎮痛藥物,告知患者正確咳痰方法,患者通過放松訓練來降低疼痛,并且減少鎮痛藥物的使用,避免出現依賴性[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睡眠、日常生活能力、精神、食欲等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滿意度(98.00%)明顯高于對照組(71.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效的CNP能夠系統、動態、連續地監測患者的病情,對工作中的不足及時地改進,緩解患者心理上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康復[12-13]。
綜上所述,CNP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的滿意程度,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1]林意,嚴秋雁,周銓梅.臨床護理路徑在頭頸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22):3764-3765.
[2]王澍寰.手外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37-239.
[3]劉艷蕊.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鼻內鏡手術護理的Meta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8):1336-1337.
[4]郭文.實施聲帶息肉摘除術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7):126-127.
[5]陳勝燕,陳波.臨床路徑在慢性扁桃體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4):87-88.
[6]王佩霞.臨床護理路徑在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6(11):59-60.
[7]李麗,阮洪,袁衛軍,等.頭頸腫瘤患者氣管切開合并肺部感染的預防與護理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6):1472-1474.
[8]王秀珍,徐梅,王令煥.頭頸及頜面部腫瘤術后管飼法的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878-879.
[9]呂穎靜,穆紅.股骨頭頸內交叉穿針外固定術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183-184.
[10]楊青,田仁娣.頭頸外科多功能健康教育床頭卡的制作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50.
[11]鐘誠,張學淵,姜振東,等.形象化教學對護理專業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教學的意義[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3,22(1):118-119.
[12]鄭霞.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護理服務工作進行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5):107-108.
[13]賴欣.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采用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9):394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0.051
B
1009-5519(2016)10-1564-03
(2016-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