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芳(建湖縣人民醫院腫瘤科,江蘇鹽城224700)
舒適護理對癌癥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田翠芳(建湖縣人民醫院腫瘤科,江蘇鹽城224700)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對緩解癌癥患者疼痛的效果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該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癌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疼痛緩解程度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程度、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較常規護理對緩解癌癥患者的疼痛效果更好,能顯著減輕或消除疼痛,改善患者睡眠,提高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疼痛/護理;腫瘤/并發癥;舒適護理
當人體內的細胞發生變異后不斷分裂與增長會形成癌癥,近年來癌癥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安全。疼痛作為癌癥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對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劇烈的疼痛易使患者出現抑郁、焦慮、恐懼、失眠及煩躁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2]。針對此情況,應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其心理壓力,盡可能地緩解身體上的疼痛。醫護人員應與患者家屬及時溝通,共同關心和幫助患者,給予患者情感和行動上的支持[3]。舒適護理通過創造清潔、安靜的病房環境,讓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達到舒適狀態,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治療狀態,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同時,舒適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減輕疼痛,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4-5]。癌癥患者的護理問題已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高度關注[6]。本院針對患者身體情況及疼痛狀況進行研究,制訂了相應的優質、高效的舒適護理方案,取得顯著效果?,F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癌癥患者80例。納入標準:年齡均大于18歲;意識清楚,能配合醫生的工作;中度及重度疼痛;知曉自己的病情。排除標準:患有精神或意識障礙;伴有嚴重的身體疾病。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0~76歲,平均(37.8±8.3)歲;胃癌13例,肺癌8例,肝癌10例,直腸癌5例,乳腺癌4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1~68歲,平均(38.2±8.5)歲;胃癌12例,肺癌7例,肝癌10例,直腸癌6例,乳腺癌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癌癥類型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正常給藥與飲食;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共護理6周。舒適護理內容如下。
1.2.1.1環境護理將疼痛患者安排在舒適安靜的病房,給予合理飲食,保證房間環境干凈整潔。房間保持適當的溫濕度,保證空氣流通。可在房間擺放患者喜愛的飾品及照片,讓家屬陪伴在身邊。醫護人員及家屬與患者進行溝通,談論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轉移注意力,讓其身心放松;適當播放輕松的音樂,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等情緒,營造一個溫馨的病房環境。
1.2.1.2心理護理從患者住院開始醫護人員應隨時關注其病情變化,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給予止痛藥緩解疼痛。防止患者自行買藥,產生藥物依賴,預防病情惡化。傾聽患者的心聲,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保證患者心理健康。快速與患者建立信任感,多聽患者的心事、意見及情感傾訴,換位思考,并給予正確引導。鼓勵患者家屬積極參與護理中,并為患者展示健康積極一面,消除因家屬的負面情緒給患者帶來的消極影響。指導家屬與患者進行正確的情感交流與溝通。
1.2.1.3健康教育在住院治療期間,鼓勵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給患者發放圖文并茂的健康資料,醫院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交流會,每次30 min。根據患者及家屬的特殊情況與需求,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緩解疼痛的治療及用藥方法。注意患者用藥后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時上報給患者的主治醫生。
1.2.1.4睡前護理患者睡前給予清淡無刺激的飲食,避免過飽,禁食茶水及其他影響睡眠的食物。同時,睡前不觀看驚險、驚悚或激動感人的電視節目,按時休息。護理人員或家屬在患者入睡前為其整理床鋪,定期更換床單及被罩,協助患者洗漱與排便?;颊咚胺弥固鬯?;用溫水泡腳,每次20 min,起溫經活血、疏通經絡及放松身體的作用;保持排便通暢。對于睡眠質量低下的患者可采用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適當使用薰衣草精油香薰,給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1.2.1.5放松療法指導患者采用放松療法進行適當鍛煉,讓患者取仰臥姿勢,閉上雙眼,壓緊舌頭并緊閉雙唇,使兩頰出現緊張感;然后打開牙關,緩慢松弛肌肉。指導患者自然地伸直臂膀,小幅度的舒展肘部,雙手呈握拳狀或手腕彎曲,聳肩并繃緊二頭肌。雙腿伸直分開與兩肩同寬,輕輕抬腿,腳尖向外伸展勾起腳尖內翻,緩慢松開,每次30 min,每天1次。
1.2.1.6不良反應的護理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主要有惡心嘔吐、便秘及嗜睡等??煞酶窭经偦蛩雇拢趷盒暮棉D后停止服用止吐藥。惡心嘔吐的癥狀會隨著用藥時間逐漸消失?;颊咴谟盟幊跗谑人闆r會自行消失,同時部分患者會因長期疼痛而導致睡眠障礙。當患者出現嗜睡情況時,應排除腫瘤轉移及高血鈣等其他導致嗜睡和意識不清的原因?;颊咴谟盟幤陂g會出現便秘癥狀,此時應指導患者多喝水、食高纖維食物及適當運動;讓患者服用麻仁丸及止痛藥,調整飲食結構或使用開塞露,養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1.2.2評價標準
1.2.2.1疼痛評分采用本院護理部制訂的疼痛評估量表,于患者入院和出院時認真填寫。采用國際推行的疼痛分級標準數字分級法,即0~10級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疼痛評分。0分:無痛感;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數值越大,疼痛越厲害[7]。
1.2.2.2生活質量評定采用遠期生活質量評估法對兩組患者護理6周后進行生活質量評定,以1~<10分為兩組護理前的基準分,基準分增加大于或等于20分為顯著改善;10~<20分為改善良好;1~<10分為護理前后無變化;<1分為惡化[8]。
1.2.2.3滿意度評定采用自制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輕度疼痛26例(65.0%)、中度疼痛13例(32.5%)、重度疼痛1例(2.5%);對照組患者輕度疼痛20例(50.0%)、中度疼痛15例(37.5%)、重度疼痛5例(12.5%)。觀察組患者疼痛緩解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10例,改善良好8例;觀察組患者顯著改善24例,改善良好11例。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n(%)]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8例(70.0%),滿意10例(25.0%),不滿意2例(5.0%),總滿意度為95.0%(38/40);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9例(47.5%),滿意12例(30.0%),不滿意9例(22.5%),總滿意度為77.5%(31/40)。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患者疼痛進行科學評估,有利于及時、正確地應對處理。癌癥患者的發病因素非常復雜,且具有頑固性、持續性及進行性加重等特點?;颊咦≡浩陂g,醫護人員及家屬應隨時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疼痛變化,每天對疼痛進行評估并做好記錄,以便患者在疼痛發作時得到及時地解決[9-10];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等不安的心理情緒。同時,護理人員應準確記錄患者對止痛藥物的不良反應,并及時采取治療方法,減輕患者的不適感,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有研究顯示,疼痛的程度及性質與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等心理變化有關,持續性的焦慮與抑郁等負面情緒易導致疼痛感加重[11]。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緩解程度、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及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舒適護理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質量。醫護人員和家屬應給予患者全面的關愛,讓患者以積極的態度和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與護理;舒適護理給患者提供了心理、生理與社會等全方位的護理,使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保持舒適的狀態,有效緩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12]。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使患者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改善生活質量。對癌癥患者來說,舒適護理是一種有效、理想的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王剛會,李曉芳.癌癥患者疼痛的評估與臨床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5,32(1):39-40.
[2]汪新菊,瞿廣橋,熊瓊英.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50-2051.
[3]盧愛,徐嫣,吳筠奕,等.規范化疼痛管理對癌癥患者術后疼痛及康復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11):2043-2044.
[4]汪新菊,瞿廣橋,熊瓊英.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50-2051.
[5]呂文靜.腫瘤晚期患者的疼痛評估與護理[J].吉林醫學,2016,37(1):239.
[6]杜娟,邱麗,嚴馨,等.舒適護理對肺癌放化療患者的腫瘤標志物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1):117-120.
[7]朱文麗,朱楚玉.護理心理干預對癌癥疼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校醫,2015,29(3):206-207.
[8]王兵,王燕群,張淑芳,等.心理護理對降低晚期癌痛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95-96.
[9]夏平映.癌性疼痛的評估和非藥物性干預措施[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3):34-35.
[10]樊燕鴿.人性化護理在癌癥患者疼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21):176.
[11]李鳳英,林瓊芬,馮芙卉.護理干預對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8):152-154.
[12]曲偉峰.對癌癥患者實施疼痛教育的臨床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3):73-76.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3.047
B
1009-5519(2016)13-2077-03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