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霞,李正添(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528400)
社區高血壓患者營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梁明霞,李正添(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528400)
目的了解高血壓患者接受營養健康教育后血壓控制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在某社區抽取12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營養健康教育,設計專門問卷了解健康教育后高血壓患者對營養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記錄教育前后血壓值,比較血壓改善情況。結果營養健康教育干預6個月后,高血壓患者對營養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有一定程度提高,總體血壓水平較營養健康教育前有顯著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開展社區營養健康教育,可顯著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健康行為,有效控制血壓。
高血壓;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教育;營養生理學;干預性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患病率也有明顯上升趨勢。據2010年修訂的《高血壓防治指南》[1]報告,我國每年新發生高血壓患者達1 000萬。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影響心、腦、腎的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社區開展高血壓防治干預,尤其是營養健康教育,通過健康信息的傳播和行為干預[3],幫助高血壓風險人群掌握營養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采納健康行為,進而降低和消除影響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改變社區人群的營養知識結構和膳食行為,提高社區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達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目的[4]。本文針對120例高血壓患者在社區管理中實施營養健康教育的情況進行效果分析。
1.1研究對象隨機選取2014年1~12月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全科醫生在健康檔案建檔中發現的高血壓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精神障礙及文盲者。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設計專門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膳食營養知識及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高血壓家族史、患病情況、治療情況,不良生活方式及行為習慣等,用于了解營養健康教育情況。營養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包括編寫并發放營養及高血壓知識宣傳資料,宣傳合理膳食可以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發生;建議低鹽飲食,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乳類等食物,減少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營養健康教育干預6個月后隨訪。共發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為100%。
1.2.2高血壓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1]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 mmHg (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mmHg。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 mm Hg,也診斷為高血壓。
1.3統計學處理使用Epidata3.0軟件對問卷進行平行雙錄入,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基本情況120例高血壓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分別占41.7%和58.3%;年齡分布:<40歲2例、40~<50歲7例、50~<60歲24例、60~<70歲49例、70~<80歲30例、≥80歲8例,分別占1.7%、5.8%、20.0%、40.8%、25.0%、6.7%;職業分布:無業或待業21例、農民86例、工人6例、教師2例、干部2例、醫生1例、其他2例,分別占17.5%、71.7%、5.0%、1.7%、1.7%、0.8%、1.7%;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97例、初中11例、高中3例、大專1例、本科及以上8例,分別占80.8%、9.2%、2.5%、0.8%、6.7%。
2.2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壓知識知曉情況比較經高血壓營養健康教育后,70.0%以上的研究對象知曉肥胖,高鹽、高脂飲食,過量飲酒等是高血壓的高危因素,見表1。

表1 營養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壓知識知曉情況比較(n=120)
2.3營養健康教育前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實施營養健康教育后120例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較健康教育前明顯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營養健康教育前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mm Hg)
本研究應用問卷調查結合調查前后血壓測量了解高血壓患者在接受營養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壓控制情況,結果顯示,通過營養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包括超質量/肥胖、高鹽飲食、高脂飲食、過量飲酒的認知水平得到提高。相關研究表明,讓高血壓患者在接受營養健康教育過程中,通過合理營養干預,了解膳食營養與高血壓的關系,認識高血壓的危害,可改變對疾病的認知[5]。而且隨著患者認知水平的提高,通過行為改變,可維持血壓的平穩而避免高血壓急癥等并發癥發生[6]。因此,營養健康教育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形成正確的信念和態度,從而影響其行為,說明高血壓的可控制性和可預防性。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參加調查的高血壓患者年齡偏大,大于60歲患者占72.5%(87/120)。隨著目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口逐年增多,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趨勢。當疾病進入恢復期或轉為慢性期后,患者更需要進入社區管理,除藥物治療外,特別需要進行合理的健康指導,尤其是患者的規則服藥和監測血壓[7]。近年來,我國慢病管理的新模式使高血壓的社區管理得到了發展。商曉晨[8]報道,營養健康教育改變了大眾普遍認為的高血壓應采用藥物治療,而不需要重視營養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觀念。在深圳的一項調查中,社區健康管理模式也發生了一些新的改變,提示人群合理膳食健康教育工作要以人群合理營養膳食指導為重心,多渠道、多形式地進行營養健康教育[9],普及全民營養學知識,讓廣大居民意識到合理營養膳食與減少慢性病的直接關系[10]。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營養健康知識教育,使其對引起高血壓高危因素核心知識的知曉程度提高,從而改變他們的健康行為,在控制體質量、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遵醫行為等方面得到很大改變。表明開展社區營養健康教育,通過合理膳食知識干預,可以改變社區居民疾病預防與控制的觀念,樹立正確的營養觀,使高血壓患者在知、信、行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血壓控制好,達到延緩疾病發展的目的。
[1]劉力生,吳兆蘇,朱鼎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8.
[2]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3]趙立群,聶雷,龍美潔,等.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預對高血壓社區綜合防治的效果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0,8(5):20-21.
[4]晏萌.營養教育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營養知識與行為的影響調查[J].中國藥業,2011,20(16):66-67.
[5]李建富,韓雪飛,梁月.城鄉居民營養知識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12,28(8):1128-1130.
[6]許瑞,李芳,王艷波.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急癥知識知曉率及其需求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5,32(2):156-159.
[7]陳秀青,趙小香.高血壓危象的急救護理及健康指導[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8):2396-2397.
[8]商曉晨.飲食的健康教育對高血壓影響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1,17(20):108-109.
[9]張新東,孫健.深圳市居民人群合理營養膳食知識、態度及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5,31(8):559-560.
[10]劉雁冰,溫冬愛,孫巍,等.營養科學宣傳前后某社區居民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2):245-24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3.048
B
1009-5519(2016)13-2079-02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