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峰(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醫院院內感染科,內蒙古包頭014030)
護理實習生手衛生依從性調查分析
李峰(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醫院院內感染科,內蒙古包頭014030)
目的了解護理實習生手衛生認知和執行情況,提高護理實習生對洗手行為的依從性。方法對2015年6~12月在該院實習的72名護理實習生進行手衛生知識問卷調查,并現場觀察記錄72名護理實習生在護理操作時手衛生的執行情況。結果護理實習生對手衛生知識的知曉率較高,依從性較差,本科生手衛生依從性[33.5%(52/155)]較專科生高[10.5%(18/17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實習生手衛生執行率較低,學校和帶教醫院應加強對護理實習生手衛生知識的培訓和督導,提高護理實習生手衛生的依從性,有效控制醫院內感染的發生。
交叉感染;臨床實習;學生,護理;洗手;問卷調查;依從性
醫院內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醫院是各種致病菌集中的場所,由于住院患者侵入性操作較多,使致病菌交叉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發生醫院內感染輕則延長患者住院時間,重則可致死亡。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護理人員雙手細菌種類、數量均高于普通人群,手接觸是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徑[1]。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目前,護理實習生在醫院已參與日常的護理操作,并占據很大比例,護理實習生在護理人員中知識和技能相對貧乏,在工作中發生感染性疾病或將疾病傳播的危害性更大。因此,本調查旨在了解護理實習生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手衛生的依從性,為護理實習生臨床帶教管理提供依據,為更好地控制和降低醫院內感染奠定基礎。
1.1一般資料以2015年6~12月在本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72名為研究對象,年齡18~23歲,平均20.22歲;其中男生6名,女生66名;大專學歷41名,本科學歷31名。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崗前培訓結束2個月后,對72名護理實習生進行手衛生相關知識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對手衛生定義、洗手指征、洗手方法、與醫院內感染的關系、洗手合格標準等知曉情況。以無記名方式當場填寫并當場回收。
1.2.2直接觀察記錄由本科2名專職人員不定期在上午治療高峰時段到各臨床科室現場觀察護理實習生在護理操作時手衛生執行情況,包括開始操作前、完成操作后、脫手套后、接觸不同患者前后、從污染區到清潔區、實習生自身接觸及下班時洗手情況等,并在自制的《手衛生依從性調查表》上記錄。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手衛生相關知識問卷調查結果72名護理實習生均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合格后到臨床科室實習。實習2個月后統一發放手衛生知識問卷,共發放問卷72份,收回72份,全部為有效問卷。72名護理實習生對手衛生定義知曉率為88.9%(64/72),其中本科生知曉率為93.5% (29/31),專科生為85.4%(35/41);對洗手指征知曉率為63.9%(46/72),其中本科生知曉率為67.7%(21/31),專科生為61.0%(25/41);洗手方法知曉率為100.0%;與醫院內感染關系知曉率為100.0%;洗手合格標準知曉率為15.3%(11/72),其中本科生知曉率為16.1%(5/31),專科為14.6%(6/41)。在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方面本、專科實習生比較,差異無計學意義(P>0.05)。其中洗手方法知曉率及與醫院內感染關系知曉率均為100.0%;知曉率最差的是洗手合格標準。見表1。

表1 護理實習生手衛生相關知識掌握情況[n(%)]
2.2現場直接觀察手衛生執行情況結果
2.2.1護理實習生護理操作時手衛生執行情況及依從性共計觀察157人次,應執行手衛生327次,實際執行手衛生次數僅70次,依從率為21.4%。本科生與專科生手衛生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82,P<0.05)。見表2。

表2 護理實習生護理操作時手衛生執行情況及依從性
2.2.2護理實習生手衛生指征依從性護理實習生操作后、接觸患者后、下班后手衛生依從率較高,其他情況下依從率均較低,見表3。

表3 護理實習生手衛生指征依從性
醫院內感染是現代醫學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直接或間接經手傳播而造成的感染占醫院內感染的30%[2]。傳染病傳播和醫院內感染的發生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傳播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醫務人員要預防醫院內感染,切斷第一條傳播途徑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3]。醫務人員洗手頻率和日常工作量不成比例,而手衛生執行率的高低取決于醫務人員的行為意識[4]。因此,抓醫務人員手衛生習慣和知識技能要從實習生開始[5]。
本科在崗前培訓結束2個月后統一發放手衛生知識問卷進行調查,一方面杜絕學生現學現考現象,另一方面讓學生把手衛生知識的培訓貫穿于整個護理實習工作中。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2名護理實習生對手衛生定義、洗手指征、洗手方法、與醫院內感染的關系等知識的知曉率均較高,從手衛生知識掌握情況看,本、專科實習生沒有明顯差異。這與崗前培訓有關,同時也說明崗前培訓的必要性。為了規范醫務人員洗手,在每一個洗手池上方均張貼“六步洗手法”圖示,起到提示作用。
現場直接視察手衛生執行情況結果顯示,本科生較專科生手衛生依從性高,依從率分別為33.5%和1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受文化程度影響,學歷不同、學校的教學要求不同,獲得的醫院內感染知識也不同。手衛生指征依從性結果顯示,護理實習生操作后、接觸患者后、下班后手衛生依從率較高,而接觸患者前、從污染區到清潔區手衛生依從率較低。表明護理實習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強于保護患者,對手衛生的理解不準確,對醫院內感染不重視,與文獻[6]報道一致。應加強醫院內感染知識教育,使護理實習生正確理解手衛生概念,明確在工作中保護患者的同時也在保護自己,提高預防交叉感染的意識,從而提高洗手的依從性。
總之,對護理實習生進行手衛生相關知識的培訓十分必要,在整個護理實習過程中,要求帶教教師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和“六步洗手法”,并按此要求去指導護理實習生正確洗手,掌握手衛生指征及洗手合格標準。護理實習生掌握手衛生相關知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自覺執行,對有效控制醫院內感染有積極作用。
[1]鄒曉妮,李靜靜,劉妙玲.婦幼保健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情況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2):78-80.
[2]龔光明.臨床護理人員洗手依從性影響因素及管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0):1413-1415.
[3]羊淑平.護生對洗手的認知行為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21):124-125.
[4]吳曉磊,時信梅.醫務人員手部衛生狀況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6):813-814.
[5]吳碧玉.中醫臨床專業實習生手衛生依從性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3):212-213.
[6]冷靜,曹曉娜.本科實習護生手衛生依從性的臨床觀察[J].天津護理,2014,22(2):157-15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3.061
C
1009-5519(2016)13-2106-02
(2016-01-06
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