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俏華(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528000)
人性化護理在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中的應用
周俏華(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東528000)
目的觀察重癥監護病房(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期間予以人性化身體約束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醫院使用身體約束且意識清醒的98例ICU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身體約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人性化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護理總滿意度及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98.0%)高于對照組(7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不良事件(意外拔管、肢端水腫、皮膚損傷、血運障礙)發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具有減少ICU清醒患者身體約束不良事件的作用,大大提升患者的安全性和護理滿意度。
重癥監護病房;身體約束;清醒患者;人性化護理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救治各種危重癥、多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種綜合診療體系。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常伴隨神志不清、煩躁不安導致不良事件。為保證ICU患者配合治療和護理操作,并防止意外傷害,臨床常對患者使用身體約束。但身體約束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患者的尊嚴、自主性造成威脅,既往并不缺乏因被約束而致死的病例[1]。因此,在身體約束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對策,減少身體約束對患者造成的不安,盡可能讓患者感受到舒適,主動配合醫務人員治療。作者對49例ICU清醒且使用身體約束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并與49例常規護理情況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98例接受身體約束的ICU清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本院住院時間為2周以上,排除精神障礙、聽力障礙、心臟病史、高血壓史患者[2]。98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23~60歲,平均(43.4±8.4)歲;病因:重癥肺炎11例,呼吸衰竭20例,脾破裂術后9例,重癥肌無力9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26~69歲,平均(46.3±5.6)歲;病因:重癥肺炎12例,呼吸衰竭 19例,脾破裂術后8例,重癥肌無力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護理過程,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護理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ICU身體約束護理,包括對患者在性別、年齡、家庭、病情、肢體和心理現狀及皮膚狀況進行了解和評估,告知患者身體約束的作用和必要性;注意約束帶松緊應以一指為度,間隔2h放松1次,時間約20 min。全程對患者約束部位皮膚及其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觀察組患者則同時實施人性化身體約束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1做好約束護理,避免濫用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身體約束的作用,獲得理解和配合。重視患者感知,盡可能選擇合適患者的約束工具和方式,確保患者在約束期間能最大限度活動,并在約束工具與患者之間置放棉墊等增加舒適感。做好約束檢查工作和細節護理,間隔約20 min巡視1次,2 h松解約束帶1次,安排專人間隔約30 min按摩患者約束部位,減少并發癥。并根據患者情況評估約束安全、舒適程度,情況允許可解除約束,提升患者信任。
1.2.1.2心理疏導,消除負性情緒采用“指導參與”方式將ICU患者的交流加入到日常護理流程中,促進護患關系;治療護理時間盡可能選擇每天下午、晚上睡前,并與患者間斷交流、噓寒問暖,了解患者對目前治療護理的意見和建議,盡可能根據患者意見進行修正、完善;對于氣管插管者可采用卡片、寫字板進行交流,并將搖鈴和日常用具放在患者伸手可及之處,便于取用。
1.2.1.3重視患者感受,尊重并保護其隱私經常詢問并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定時變換體位時要注意動作輕柔,以免增加不適感;吸痰時密切觀察其心率、血氧飽和度、口唇顏色,時間應小于15 s,出現異常及時停止;切口疼痛者應增加巡視次數,適量予以鎮痛鎮靜劑;責任護士在進行拍背、擦浴、翻身、按摩及會陰等部位護理時,應注意動作輕柔、神態親切、態度溫和,減少不必要裸露、保護其隱私,讓患者體會到關懷和尊重,增進雙方信任感,促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護理。
1.2.2療效判定指標觀察護理期間患者出現的血運障礙、皮膚損傷、肢端水腫、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情況;并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包括醫院環境、護士態度、護理操作舒適度等內容,各項總分5分。不滿意:1分;基本滿意:2~3分;非常滿意:4~5分[3]。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8.0%,對照組為7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意外拔管、肢端水腫、皮膚損傷及血運障礙等各項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期間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n(%)]
ICU患者中身體約束使用情況較為普遍,目前對于身體約束的安全性、有效性等均缺乏有效醫學證據。李旭等[4]認為,身體約束具有保護患者的作用,但不注重患者自主權;周紅[5]則認為,高文化素養的患者及家屬更希望心理方面進行改善,而不是身體約束方式。現代護理更提倡有尊嚴的護理模式,身體約束不僅讓患者產生監禁的感覺,還可能降低護理質量。人性化護理以人們的健康需求為護理目的,一切由患者需求出發,尊重患者人格和生命價值,注重維護患者隱私,更具個性化、整體性、創造性,確保患者在舒適環境就醫,護理質量和效果明顯更好。因此,采取有效、科學的人性化護理措施,以減少或不使用約束,更能確保ICU清醒患者安全和正常護理工作[6]。
本研究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49例清醒ICU身體約束患者中,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達98.0%,比對照組的71.4%高2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與相關學者的臨床研究結果一致[7]。說明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能明顯提升護理滿意度。有資料報道顯示,人性化護理在ICU患者治療期間能明顯減少其負性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實現降低身體約束不良后果的目的[8-9]。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發生不良事件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作者認為,人性化護理通過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正確評估了身體約束的使用情況,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的約束有效性[10];同時,護理過程中重視交流、護理技術等方面,對降低ICU患者意外拔管、皮膚損傷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還有專人對約束受壓部位進行觀察和按摩等護理,能及時發現異常并處理,不良事件明顯降低。
綜上所述,將人性化身體約束護理用于清醒ICU患者中,明顯能提高患者與家屬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明顯降低,患者安全性更高。
[1]申小俠.身體約束在ICU患者中的應用及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1):26-28.
[2]楊屹珺,景峰,裴桂芹,等.急診ICU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及人性化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0):125-126.
[3]疏海東.人性化護理在ICU患者身體約束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吉林醫學,2014,35(29):6639.
[4]李旭,馬燕蘭.使用身體約束的ICU患者心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5):337-338.
[5]周紅.護理干預對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7):23-24.
[6]申小俠.身體約束在ICU患者中的應用及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1):26-28.
[7]李雪梅,侯穎,王麗,等.前瞻性護理對ICU清醒患者不良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5):1003-1005.
[8]方少樣,衛慶,黃海萍,等.身體約束對ICU氣管插管清醒患者的心理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9):890-891.
[9]徐玉紅,楊潔青,方卉,等.持續質量改進在ICU患者約束護理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院,2014,18(11):68-70.
[10]秦亞敏.人性化護理在重癥監護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0):3174-317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1.047
B
1009-5519(2016)01-0121-03
(201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