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桐鄉市衛生學校,浙江 桐鄉 314500)
中職生抗生素濫用的常見形式及對策
張鈺
(桐鄉市衛生學校,浙江 桐鄉 314500)
目的 了解中職生對抗生素的認知、使用行為以及濫用抗生素的常見形式,為中職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據,增強其自我保健意識。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某中職學校非醫學專業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中職生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錯誤認知主要表現為無指證用藥、無規律隨意用藥、忽視藥物毒副反應、隨意聯用抗生素等。40%的中職生從不關注抗生素濫用的危害。結論 應加強中職生健康教育中藥品知識教育,改變不良用藥習慣,提倡合理用藥,增強中職生自我保健意識。
抗生素;中職生;合理用藥
自20世紀20年代Alexandan Fleming發現青霉素以來,抗生素的種類日益增多,臨床應用日趨廣泛,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治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抗生素在廣泛應用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包括藥物引起的毒性反應、變態反應或因菌群失調導致的二重感染、病原微生物對藥物適應而產生耐藥性等,造成了治療困難,同時也使醫療費用急劇升高。在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抗生素不需要醫生處方就可以買到,我國也不例外。
中職生對抗生素存在很多錯誤認識,如認為感冒、發熱要用抗生素,手、腳扭傷要用抗生素,甚至吃抗生素來預防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于用藥不當,1/7的死因是不合理用藥。因此,合理應用抗生素、加強抗生素管理具有長遠的社會效益和重要的經濟效益,也是有效控制、減少和延緩病原菌產生耐藥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1.1研究對象
采取單純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某中職學校非醫學專業在校生65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某中職學校在校生;(2)非醫學專業;(3)自愿配合調查;(4)身心健康。排除標準:(1)有醫學背景、醫學基礎知識;(2)體質差經常生病或有嚴重軀體疾病;(3)心理不健康或有精神疾病。
1.2研究方法
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以訪談法、文獻參考法等。
1.3調查方法
制作調查問卷,向學生說明用意,取得學生同意后填寫問卷。
1.4統計數據
將填寫完整的調查問卷數據輸入SPSS軟件并進行分析。
圖1 本次研究的流程圖
回收問卷65份,采用SPSS 11.0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結果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近40%的中職生從不關注抗生素濫用方面的相關知識與信息,近60%的學生偶爾關注,說明非醫學專業中職生對抗生素的認識還不夠深入。
圖2 中職生對抗生素濫用的關注度
疾病癥狀緩解后,63%的學生選擇馬上停止用藥,只有37%的學生堅持按醫囑服用抗生素直至癥狀完全消失。由此可見,大部中職生存在無規律用藥現象,使細菌產生耐藥性,達不到預期的治療目的。
調查發現,中職生使用抗生素的來源5%為父母,80%為醫生,13%為藥店,2%為同學,比例較為合理(見圖3)。
圖3 中職生使用抗生素的來源
由此可見,中職生濫用抗生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無指證用藥[1]。將抗生素用于預防和治療病毒性感染以求得自我心理安慰,卻不知盲目使用抗生素只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從而誘發二重感染。(2)無規律用藥。表現在用藥劑量、用藥間隔和療程上。抗生素藥效的發揮有賴于其有效血藥濃度,若達不到有效血藥濃度,不但不能徹底殺滅細菌,反而使細菌產生耐藥性,達不到治療目的。(3)忽視藥物毒副反應。許多學生不知道藥物過敏的嚴重后果,甚至不知道存在藥物過敏反應。(4)隨意聯用抗生素。聯合應用抗生素要避免拮抗作用,爭取達到協同作用,盲目用藥只會造成浪費和延誤治療。
濫用抗生素致使耐藥菌產生是臨床上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原來使用10萬單位青霉素就能夠治好的病,現在需要用到幾百萬單位。濫用抗生素易引起菌群失調,敏感病菌被抑制的同時,對人體有益的雙歧桿菌等的繁殖也會受到抑制,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此外,有些抗生素能引起耳聾、耳鳴甚至損傷肝、腎功能等,長時間使用會導致永久性耳聾以及肝、腎功能衰竭。
目前,全社會普遍存在抗生素使用非首選藥、選藥不當、劑量過大或過小、病程過長或過短等問題。與以往調查不同的是,本課題研究對象為非醫學專業中職生這一特殊群體,旨在通過調查非醫學專業中職生對抗生素相關知識了解程度、使用情況,為中職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據,深化其對抗生素使用的認知,增強自我保健意識。
4.1醫療衛生部門嚴格把控
各級醫療機構根據相關規定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應規范手術期間和住院病人抗生素的使用頻率與方法。在首次使用時,依據患者具體情況,包括感染類型、藥敏試驗等合理選擇抗生素,按照常規劑量的兩倍用藥,從而使血藥濃度迅速升高,盡量減少預防性用藥。
4.2主流媒體正確引導
利用各種途徑,如電視、網絡、微信、微博、QQ等平臺普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關知識,尤其重視對在校學生的健康宣教,培養其合理用藥觀念。
4.3加強政府職能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等相關部門應加強合作,定期收集、分析數據,根據我國國情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辦法或法規,對常見病原菌的耐藥性開展全面、有效的流行病學監測[2]。
總之,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保證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減少耐藥現象,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1]苑艷飛.淺談抗生素濫用的危害及對策[J].社區醫學雜志,2010,8(1):64-65.
[2]張俊.防止抗生素濫用的對策[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8,16(3):230-232.
G479
B
1671-1246(2016)15-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