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明
【摘要】在當下移動互聯網全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第三方支付正經歷從虛擬支付工具到綜合支付平臺的轉型中,其改變了中國億萬民眾的傳統消費觀念。第三方支付是指獨立于銀行和電商企業的第三方單位,為商家及顧客提供可靠、便捷的支付服務。國家于2011年通過頒發牌照的方式宣示中國第三方支付的合法化,并將其納入金融監管范疇。然而,面對甚囂塵上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對于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沖擊,商業銀行作為其中的主體,如何面對挑戰、抓住機遇、全面提升自我競爭力呢?本文查閱大量對于第三方支付與商業銀行在業務方面的競爭與合作關系的研究文獻,完成了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及其對商業銀行的具體影響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建行瓦房店支行如何應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的影響,給出對策建議,以期能夠以此例加深對于商業銀行經營的認識,也引起金融領域的重視。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商業銀行 影響 對策
一、序言
新世紀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購物更加便捷、更低成本、更加高效的網絡購物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開始成為一種新的購物方式。截止2013年上半年,我國網購用戶已經有2.77億人,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29.4%,到2014年12月,該人數已經突破3.61,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19.7%。加之2014年,阿里巴巴、聚美優品、京東在美上市,使得我國網絡零售市場日趨穩定。目前,被央行批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有269家,這些第三方支付依托購物網站大量的流量或者購物網站的前臺優勢,逐漸累積了一大批的用戶,對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結算業務、信用卡業務、網上銀行業務等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在分析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及其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相關業務的影響,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對策。
二、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第三方支付的發展現狀
我國第三方支付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迅速壯大和變革而獲得快速發展,以支付寶、財付通和快錢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從交易中介發展到跨領域的金融服務平臺,覆蓋了包括B2B,B2C,C2C等電商的交易支付工具及轉賬、信用卡還款、生活繳費、信貸消費、擔保交易、理財服務乃至綜合支付解決方案的跨平臺、跨行業業務。不僅以其快速、便捷、安全的特點吸引了社會消費者的普遍認同從而影響到大眾消費習慣,更對傳統的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金融領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截至2014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額達到8.08億,同比增長50.4%。
(二)第三方支付的優勢
1.簡便快捷。第三方支付平臺具備互聯網交易簡單易操作和便捷的典型特點,這也是其越來越受到習慣于網絡消費的人群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交易環節大大簡化,無論是用戶購買成本、賣方經營成本還是銀行的交易成本也都隨之大大降低。這是優于傳統的銀行服務和網銀支付的一大特點。
2.信用安全保障。第三方支付為互聯網交易提供了一個公平、統一、安全可信的支付平臺,它解決了互聯網交易的信用認證的關鍵問題,消除了消費者對于資金安全和交易誠信的顧慮,并且對雙方信息加以公正保護,使得電子商務得以順利開展。
3.資金沉淀。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短期資金保管方,會在資金結算周期內短期匯聚沉淀大量資金。
三、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一)第三方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1.線上相近、相同業務消減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提供許多與商業銀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務,但價格卻低廉得多,甚至是免費。商業銀行主要的中間業務已經大量被第三方支付平臺替代。
2.線下延伸業務擠占銀行代收代付收益。除了線上的日常支付結算業務,不少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探索線下收單、POS網絡、代收代付等業務,這樣必然又對銀行業務的其他層面形成競爭威脅。
(二)第三方支付沖擊了商業銀行信貸業務
1.資金循環脫離銀行體系,分流銀行存款存量。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的資金循環在整個支付過程中都可以脫離銀行體系運行,這首先就改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支付托媒角色。
2.網絡融資平臺沖擊銀行貸款業務。目前許多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如阿里巴巴等都在積極開發網絡融資平臺,目前的眾籌模式就是面向中小微企業乃至個人的新興融資平臺。
四、第三方支付涉足投資理財業務值得商業銀行重視
目前許多第三方支付平臺都爭相引入投資理財業務,且其門檻低、手續費低廉,通常手續費可低到銀行的50%,加上利用用戶在支付平臺的閑置資金進行再投資,非常容易獲得用戶的認同。盡管當前第三方支付的理財產品還主要停留在保險、基金等,對銀行未形成強大的影響,但也是值得重視的一種競爭。
五、第三方支付正在分流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
其規模平臺趕超商業銀行用戶數量。以2013年底支付寶、財付通和快錢為例,與農行、工行及建行同比客戶數量相比較,如下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在企業客戶數量上目前仍占絕對優勢,但是個人客戶的數量,卻與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分伯仲,甚至還低于支付寶的規模。因而,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數量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分流了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另一方面還可能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的未來格局。
六、結論
第三方支付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全新的金融形態,其日趨完善的規范與法治監管體系正反映了這一業態快速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的前景。而商業銀行作為傳統的資金支付媒介機構,與第三方支付平臺既有互補利好關系,也面臨著嚴峻的沖擊和考驗。
結合上述就第三方支付平臺業務發展對于商業銀行的影響之分析,結合國內外對于商業銀行的經營研究,對應對第三方支付的影響對策給出如下幾方面的建議:
第一,合作加創新,大力拓展中間業務。(1)降低轉賬匯款服務手續費,吸引客戶采用銀行系統進行轉賬支付,通過量的積累提升該項業務收入。(2)利用專業優勢,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現金管理、賬務處理、資金歸集等服務,提升手續費收入。
第二,服務為先,多渠道開發客戶資源。(1)大力宣傳發售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聯名儲蓄卡、信用卡,多渠道開設合作辦卡業務,以及與合作商家的聯合優惠等政策。(2)通過與第三方支付的結算業務合作,吸收到第三方的大量客戶,并及時進行客戶信息整理分析,提高銀行辦事效率及服務品質,為客戶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
第三,完善投資理財產品開發與代售。(1)銀行可以積極向上申請開展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良性合作,協議合理的代理代售機制,將銀行的投資理財產品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代售,并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理財產品結構。(2)重視大客戶開發與服務。為不同級別的VIP用戶及企業定制創新型、綜合性的投資理財產品及計劃,以及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并為理財客戶提供更加完善的資金及賬務管理服務,便捷的清算服務,從而提高理財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第四,加強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合作與信息共享規模較大的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都有較為完善的用戶認證系統,保障實名制交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真實有效的客戶交易記錄、信用記錄信息,針對小微企業乃至個人,銀行可以積極開發創新信貸產品,將市場拓展到廣大網絡用戶當中。
第五,加強商業銀行的人才及技術建設。(1)繼續加強銀行人才梯隊的建設,多吸收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加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通過人才的新鮮血液輸送來提升現代化服務及各項新型業務的推進。(2)伴隨銀行各類新型業務和結算系統的更新,必須加強銀行網絡維護與建設水平,大力投入后臺系統的技術支持,在確保未來支付業務需求下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上,創新開發符合市場發展需求的功能與產品。
參考文獻
[1]貝為智.第三方支付發展及其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與對策[J].區域金融研究,2011.
[2]劉敏,王琴.第三方支付發展對商業銀行銀行卡業務的影響[J].金融會計,2010.
[3]李燕.由支付寶看我國第三方支付平臺[J].經濟與管理,2008年.
[4]王歡.淺議第三方支付系統與網絡銀行的競合關系[J].商場現代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