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彤彤
【摘要】青島市信用擔保業起步相對較早,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體系。在青島市全新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這不僅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更有利于促進擔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擔保行業進入新的瓶頸期,需要更多機遇,面臨更多挑戰。
【關鍵詞】信用擔保 體系建設 可持續發展
一、青島市的信用擔保體系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歸納總結起來已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規模不斷擴大,注重財政投入,發揮政策導向作用
近兩年青島市財政加大了對擔保的股本金投入,多數區縣財政也出資設立了主要服務于本區域的財政性擔保機構。到2015年為止,青島市的融資性擔保公司共有44家(其中法人機構42家,2家省級分公司),機構的注冊資本達到69.63億元,平均每戶的注冊有1.76億元。在其規模結構方面,有1家機構注冊資本達10億元,4家機構(華商匯通、擔保中心、國信擔保、海鼎擔保)的注冊資本3-10億元不等。在資本來源結構方面,19家融資擔保機構有國資背景,7家機構為國有獨資,6家機構為國有控股,6家機構國有參股,注冊資本金共計30億元。
(二)積極促進社會資本的投入,有效發揮補充作用
青島市政府和監管機構制定了一系列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組建擔保機構,為青島市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幫助。
(三)注重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保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體系的建設上,青島市初步已形成以政府政策為導向,以市、區(縣)兩級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主、民營擔保機構為輔,并發展了多種融資渠道。目前該體系帶動的青島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規模占全市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業務總額的80%以上。
二、對擔保行業發展前景的認識
(一)當前擔保業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擔保行業對自身行業定位不夠清晰,對于經營理念、風險管理和市場開拓關系處理不當,業務發展模式“偽創新”。當前多數擔保公司過于追求規模的擴大和短期利益的實現,這種現象尤以民營擔保企業尤為突出,2015年全國部分地區擔保業務代償率超過10%,代償金額大幅上升,給擔保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對于“去杠桿、去庫存、去產能”的傳統行業和“僵尸企業”的風險把控不夠謹慎,使得擔保公司自身風險加大。在業務發展模式上,擔保是基礎,必須把擔保的主要作用通過營銷、產品、設計、風險控制與多元化融資手段結合在一起。
由于融資性擔保機構的發展歷史并不是很長,很多問題一直存在比如缺乏補償機制、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財務報表造假等現象。與此同時,擔保公司缺乏一系列規范的擔保保證金制度、集體審核制度、代償制度和債務追償制度等配合公司的發展,這都為商業銀行與擔保公司的合作體系埋下了重大風險隱患。
(二)對于擔保在未來普惠金融領域的作用
1.在眾多中小微企業融資方式中,擔保最有效;
2.擔保作為融資促進工具,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帶動和引導的效能;
3.我國存續的時間最長、正反兩方面經驗最豐富、運作模式相對規范、管理相對完善的融資支持方式是擔保;
4.擔保是唯一一種國家法律明確支持的形態;
5在主導市場和營銷客戶方面,擔保最具優勢。
(三)以融資擔保作為主業,同時拓展自主的多種融資手段,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1.認真研究服務區域的市場環境和目標客戶。日前,青島市政府出臺了《加快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農業、貿易、科技、養老、就業創業、藍色經濟等為青島市擔保業重點發展行業,對藍色經濟優惠政策下的海洋產業進行重點支持,此外高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文化創新產業是擔保業未來支持的重點行業,而對于傳統生產行業要審慎控制風險,做好嚴格把關和風險防控。
根據意見,政府支持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建設,且鼓勵引導融資擔保機構發揮擔保增信作用,重點圍繞城市軌道交通、新機場、郵輪母港等重大工程項目,為小微企業提供投標保函、履約保函等非融資擔保服務及銀行貸款、發債等融資擔保服務,并適當降低擔保費率,優化操作流程。
2.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和產品模式,落腳點既有利于獲客能力的增強、又有利于控制風險。首先擔保企業應健全內部營銷組織,逐步制定出適合公司的整體營銷體系。營銷是一種整體的活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公司整體的協調配合,擔保企業應成立市場部或營銷管理部,專門負責制定公司營銷戰略和市場推廣策略,新產品開發與推廣,協調銀行、政府、協會等關系,對外宣傳公司的品牌等職能。
其次,在信用擔保機構的運轉機制中,擔保機構和商業銀行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二者能夠良好合作,則擔保機構非常有限的資金杠桿作用就能夠最大限度的得到發揮,那么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就能夠獲得貸款。因此擔保公司應加深對銀行的了解,關注銀行的最新動態,針對各銀行的不同業務狀況制定出不同的市場營銷機會。
除此之外,擔保企業原有的營銷模式大多都是對銀行的營銷,而對于企業客戶方面的營銷卻很少甚至沒有。針對這方面的營銷缺失,擔保企業可以完善客戶的檔案數據庫,通過數據信息來分析不同客戶的不同結構特征與融資行為特征,并力求能通過客戶價值鏈的延伸服務來挖掘、創造客戶價值,為公司各業務部門的業務拓展提供指導。還可以對已扶持過的民營企業的佼佼者進行跟蹤服務,深入研究企業資金需求用途,發展趨向及資金需求的循環性,增加客戶的回頭率。此外。根據政府規劃提及的重點發展行業和新興產業,營銷行業客戶,培養直接客戶,逐步擺脫依賴銀行推薦客戶的被動形式,轉被動為主動,更能把控好風險。
3.在明確了市場環境、客戶條件、自身優勢以及產品之后,想方設法擴大業務覆蓋面,占有更多的客戶資源。
4.在自由資金具備、業務專長具備、管理能力具備和人才具備的前提下,拓寬各類融資渠道,增加資金端和資金端供給,構成體系內部各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
5.以擔保客戶為基礎,擴大產業鏈條,實現價值增值。由于融資擔保業務是國家法律明確提出予以支持、時間最長、監管嚴格、管理相對較完善、相對成熟的普惠金融模式,因此擔保行業需要堅守融資擔保主業,拓展融資租賃、小貸、典當等多種手段,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和產品,將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參考文獻
[1]張鑫.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展中的風險問題探析.經濟研究,2014.
[2]打造強大普惠金融體系.江西日報,2014.
[3]楊玉軍.基于風險定價的擔保公司經營模式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12.
[4]黃燕君,鄭小胡.論擔保公司的風險及防范.理論縱橫,2004.
[5]李妮.商業銀行與融資擔保機構合作困境與發展對策.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4.
[6]張會元.地方性融資擔保機構分析.中國金融,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