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紫璟 單頌雅
【摘要】本文基于江蘇省淮安市的企業股權融資基本情況,以中小科技型企業為調研目標,詳細闡述了淮安市企業股權融資現狀,分析了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并給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股權融資 科技型中小企業 應對措施
目前,中國的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隨著中國經濟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與更新,在中國出現了很多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要想發展的更穩固,獲取更多的扶持只能依托于“新三板”。與其說“新三板”是一種新的掛牌方式,還不如說它是為中國規模較小,且尚未形成穩定盈利模式的企業建造的一個模擬上市公司的練兵場。新三板的出現,不但加速了科技型技術產業的政策落實,也是新三板市場的另一次擴張性測試。
一、江蘇省企業股權融資梗概
作為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江蘇省內的企業發展有很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有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熱點問題就是:融資難。
從江蘇省企業融資的現狀來看,不同區域之間的差別非常明顯的。蘇錫常等蘇南地區,企業發展形式很好,因此除了傳統四大國有銀行的貸款權限之外,很多金融機構也愿意放貸給他們,自然而然的蘇南地區企業的貸款需求很容易就得到滿足。然而在蘇北地區,由于經濟環境的差別,企業的貸款需求就很難得到滿足的,企業在縣級四大國有行的分支機構根本拿不到貸款,更不用提其他金融機構或者民間借貸了。蘇中地區處于兩者之間,企業融資的情況也是不太樂觀。
截止2016年3月份為止,全省280家上市公司的分布情況為:蘇南約有203家,蘇中約有48家,蘇北29家。結合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南重北輕”現象更為突出——占全省經濟60%的蘇南,上市公司占到了76%;經濟占比達22%的蘇北,上市公司數量卻僅占9%,全省11家期貨公司的分布同樣“南重北輕”——9家,在蘇南,蘇中、蘇北各只有1家。
二、淮安與蘇州地區企業股權融資現狀比較
(一)淮安市企業股權融資現狀
2014年4月,淮安市市委、市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鼓勵企業上市的意見》、《關于鼓勵企業在新三板和區域性版權交易市場掛牌的實施意見》等,努力推動企業上市。2014年5月,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其IPO招股書,這標志著江蘇省淮安市境內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江蘇書妙翰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金湖縣金遠農貸公司、漣水銀鳳化纖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權托管中心Q板掛牌。金湖縣金遠農貸公司隨后又發行了小貸公司私募債,首期募集資金2000萬元,是淮安第一家走向資本市場的小貸公司,也是上海股交所發行的第一單元小貸私募債;江蘇金象傳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阿路美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新三板”掛牌,江蘇愛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在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22戶企業之一,也是淮安市首家四板掛牌企業。
1戶境內IPO、1戶境外IPO、8戶掛牌新三板、1戶美國OTCQB、9戶掛牌區域性股權市場,這是2015年淮安企業掛牌上市工作交出的答卷。井神股份在上海A股上市,發行9000萬股,募集資金3.32億元,中國宇天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發行2.1億股,募集資金1.13億元。佳一教育、金長城農貸等6戶企業獲得1.32億元的股權融資。同時,神華維康香港創業板上市進入聆訊階段,正濟藥業已完成反饋意見答復即將掛牌,大有恒工貿、民福康科技申報材料被新三板受理,淮安市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跨越新發展,呈現“上水平”態勢。
(二)蘇州市企業股權融資現狀
蘇州高新技術產業及科技穿心能力位居全國前列,2014年第三季度,蘇州高新技術產值達到1.0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44.1%,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900百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3923家。相關數據顯示,蘇州創業投資機構備案量及資金量占全國的10%,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了450億元,超過46%的資金投資于創新型企業,對于初次創新的企業的投資占投資總項目的56.5%。
從蘇州市金融辦網站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蘇州企業新增掛牌新三板161家。截止2016年3月末,蘇州共有上市公司101家,累計募集資金1262億元,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7262億元,3月份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2家,在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276家。其中大部分是創業投資機構投資企業,其數量居于全國第四,對完善股權融資體系,和解決各類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很多成功實踐的范例。
(三)淮安與蘇州地區企業股權融資現狀比較結論
通過對淮安與蘇州地區企業股權融資現狀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上市公司的個數、市值、募集資金上看,淮安現有上市公司2家,總市值244億,募集資金9.3億元;蘇州上市公司101家,總市值8885億,募集資金1262億元。無論是從上市公司的個數、總市值,還是募集資金上來分析,淮安市的總體股權融資發展水平遠不如蘇州市。
第二,從企業產業結構上看,截止2016年3月,淮安市在新三板掛牌企業共計14家,蘇州市276家,蘇州科技型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4.1%,淮安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5%,可以看出蘇州比淮安市的股權融資市場更加活躍。
第三,從政策上看,近幾年來,淮安市在政策上對股權融資比較重視,比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及時兌現獎勵獎金,也提出了“全民創業,淮商崛起”的口號。蘇州市也通過加大對IPO企業的政策獎勵力度,支持和引導更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融資,同時,組建市級并購引導基金,發揮財政撬動作用,推動蘇州已上市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開展并購重組,實現規模集聚、延伸產業鏈條、介入新興行業,促進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轉型升級,做強、做專、做優。由此看來,蘇州市市委市政府在扶持企業股權融資上更具有重心性。
三、淮安市股權融資困難的成因分析
(一)淮安市相應政策與法律制度不夠完備
在中國,股權融資市場在不同的地區有著不一樣的體現,發達城市的股權融資政策已經推動著該地區股權融資市場的飛速發展,而欠發達地區,比如淮安市,其也意識到股權融資市場對于本地區市場經濟的重要性,并且也制定了一系列關于股權融資的相關政策,但是當企業完全符合這些政策的同時,政府卻不能及時實現對企業的扶持與優惠。另外,隨著一些關于股權融資政策的出現,在法律上卻還沒有出具相應的制度,特別是在私募股權融資方面,這就造成了淮安市在法律上對于股權融資方面的缺失,這些無疑是增加了股權融資的困難,使淮安市的股權融資市場無法穩定長遠的發展。
(二)淮安市企業自身價值不足及人才的流失
1.淮安市企業自身價值不足。企業股權融資的原因在于企業內部資金匱乏,而企業想要吸引外源投資或是擴充內部股權,就必須提升企業自身價值。企業的自身價值體現在企業的管理體制、生產經營模式、財務管理等企業內部結構方面,這些方面都是企業發展的最根本的支柱,企業內部結構的不健全就會凸顯出企業自身的管理缺失,暴露出企業的“營養不良”現象,這樣的企業將會被銀行以及投資者劃于高品質企業的方框之外,企業想要通過銀行貸款填充企業內部資金,或者是吸引好的投資方或投行對企業進行股權融資難度將會很大。因此企業想要發展強大,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完備企業內部結構、提高財務管理能力,改善企業的體制,建立健全創新型的企業管理體制。
2.淮安市企業人才的流失。淮安市企業人才的流失無疑也是淮安市股權融資難的成因之一。企業發展的好壞在企業內部人才留存度上就可以看出,淮安市的經濟發展不如蘇南等地的城市,許多大學畢業生以及具有創新型、技術型、智慧型的人才往往都會去蘇南尋找就業機會,因此淮安市的企業人才留存的很低,沒有引進高新人才,將會造成企業發展緩慢,企業整體工作效率低下,營業收益低等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更會加大淮安市企業股權融資的難度。
四、緩解淮安市企業股權融資困難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外部股權融資環境
首先,建立健全企業擔保機構。第一步,可以與資本充足的投資企業合作,或者引進民間資本,建立擔保機構;第二步,鼓勵引導企業聯合出資,共同分擔風險;第三步,嚴格監控擔保行業,將擔保機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吸引更多的金融機構向淮安市企業貸款。
其次,加快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大力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相對于間接融資而言,直接融資能夠充分提高資金配置的效率,還可以分散企業融資的風險。另外,鑒于股票融資多于債券融資,針對滯后的債券市場,應當鼓勵淮安市的優質企業多運用債券融資的方式,協調好股票債券市場的綜合發展,活用兩個市場兩種方式提高融資效率。
最后,政府應當發揮作用,努力促進銀企之間的合作,爭取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讓企業得到更多的融資機會,讓銀行獲得更好的利息報酬,讓淮安市的經濟得到長足健康的發展,互惠互利,得到共贏。
(二)增強企業自身實力
首先,規劃企業內部結構,控制約束企業生產經營。淮安市企業在現代化制度的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企業在融資之前首先需要打好內部基礎,完善股份制改造、規劃公司結構、明晰產權等等,從公司內部著手改造。同時,從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需要做的是減少應收賬款跟壞賬,努力提高公司的利潤空間,從而最終達到提高融資的作用。
其次,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做到資產的最優化。淮安市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抓好各個階段的工作,將生產供應銷售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密切監控資金流動情況,更可能的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另外,要跟隨國內市場環境盡快的做出適當的調整,將企業資金有效高效的放在市場主流,放在高盈利高回報的產品業務上。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率,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從而提高融資效率。
最后,積極創新柔性引才、“項目+人才”等人才引進模式,將人才與項目一并引進企業進一步完善企業人才服務體系,使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另一方面,企業可以讓公司人員拓寬輔導培訓政策受惠面,使更多中小企業的人員素質和管理體制得到提高,讓企業中高新人才積極參加各類教育資源,有質量、有實效地學位、學歷、研修、論壇、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另外,還可以組織舉辦企業內部主研修班,并組織企業中高新人才參加市外各類培訓,提升綜合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莉.中小企業股權融資問題研究[D].沈陽大學,2015.
[2]邢樂成,梁永賢.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與出路[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v.23;No.11902:1-7.
[3]李建軍,胡鳳云.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融資成本與影子信貸市場發展[J].宏觀經濟研究,2013,No.17405:7-11.
[4]郭娜.政府·市場·誰更有效——中小企業融資難解決機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No.39303:194-206.
[5]姚耀軍,董鋼鋒.中小銀行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約束——新結構經濟學最優金融結構理論視角下的經驗研究[J].財經研究,2014,v.40;No.38601:105-115.
[6]王文陽.蘇州中小科技企業股權融資的現狀研究[J].現代商業,2015,12:44-46
[7]田秀娟.我國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選擇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4,No.34907:146-160.
[8]梁冰.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及融資狀況調查報告[J].金融研究,2014,05:120-138.
[9]http://jrb.huaian.gov.cn/jrgk/zjygk/content/5e38cfb85306a0100 1531226a597242a.html,淮安金融辦2015年企業直接融資概況.
[10]http://www.szjrb.suzhou.gov.cn/worddisp.asp?id=2887,蘇州金融辦蘇州市2016年3月金融運行情況.
[11]http://kjj.huaian.gov.cn/zcfg/haskjzc/5e38cfb84fce9098014fd0 0d18d70782.html,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科技型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
作者簡介:潘紫璟(1982-),女,漢,江蘇句容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公司財務、企業融資;單頌雅(1995-),女,漢,江蘇沭陽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