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計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是維持國家財經秩序的重要保障,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廉潔行政和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基層審計工作的特點,結合煙臺市牟平區審計工作的具體情況,提出了新形態下基層審計工作展現新作為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突破“三大誤區”,找準自身定位,明確工作方向;2)強化“三種意識”,不斷提升業務素質,敢于擔當作為;3)突出“三大重點”,預防反對腐敗、促進地方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 基層 審計 新作為
審計是指專設機關依照法律對國家各級政府及金融機構、企業事業組織的重大項目和財務收支進行事前和事后審查的獨立性經濟監督活動[1]。審計工作在維護國家財經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審計已成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和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審計事業的發展必須與其相適應。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也賦予了審計部門更多的責任和使命。當前在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面臨增速回落,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民生等剛性支出需求不斷增加的困難,更需要進一步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新任務,基層審計要主動認識、適應和把握新常態,找準差距,明確方向,增強審計工作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審計工作更好地適應“四個全面”的需要。
一、突破“三大誤區”找準自身定位、明確工作方向
(一)突破審計“不干事凈找事”的誤區
基層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獨立承擔政府管理中審計監督和服務職能。從基層的審計現行狀況看,審計有效發揮監督作用必須要保證國有資金和資產的規范使用,但是個別干部錯誤認為審計就是“雞蛋里挑骨頭”,審計工作要出成績就要挑毛病、找錯誤,就要以查處干部的經濟問題為前提。其實,審計監督與地方發展并行不悖而且相互助益,是與國家資產被盤剝、國家資金受侵害、人民利益受損失的違紀違法行為斗爭的過程,也是體現審計服務在經濟發展重要作用的過程。審計工作人員是人民利益的忠實衛士,面對非議、不解等片面的聲音和做法,要以法律法規和公正為準繩,堅決發揮自身職能對偏離正軌的行為加以糾正。
(二)突破審計“不是主角只是配角”的誤區
作為綜合經濟監督部門,審計機關在政府職能設置中處于獨立監督的位置,必須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是保持獨立并不意味著與地方中心工作脫鉤。有的審計人員簡單認為審計應該置身于地方中心工作外圍,只要把自身業務干好即可,甚至存在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與我無關的錯誤心態,對地方黨委、政府提出的發展思路不了解,對地區工作中心和發展大局不關心,審計工作游離于地方發展主流之外;有的審計工作人員認為懲治腐敗不是審計機關的職能,忽視了利用審計工作發現腐敗線索的便利條件。“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各級各部門必須堅持的工作原則,也是審計方針的重要內容,審計工作的成果最終要體現在發展,而且挽回的損失也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基層審計部門必須把保障促進發展作為最大政治、作為立身處世的關鍵。
(三)突破審計“只會算賬不會打仗”的誤區
當前在基層審計中以“就賬審賬”的傳統審計方式為主,偏重對部門和單位賬目的審計,輕于對審計對象“帳外”現場的調查、審核和取證,特別是基層審計人員能力素質還存在與審計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面對繁重的審計任務,無法短時間內把握情況、突破問題,在及時發現并糾正違規違紀問題、減少損失浪費上發揮的作用不夠明顯;偏重于“單打獨斗”,與紀檢監察部門和組織部門之間的聯系溝通不足,在通過組織程序進行追究,直至黨紀政紀處理上有所欠缺。基層審計要努力實現由傳統審計方式向現代審計方式轉型,必須要苦練內功、勇于創新,加強學習培訓、解決工學矛盾,提升審計隊伍整體素質。
二、強化“三種意識”,提升業務素質、敢于擔當作為
(一)強化責任意識
審計作為專門的經濟監督,需要審計人員隨時把握國家的方針政策、經濟形勢,特別是近年來,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大力推進各項專業審計,與傳統的合法性審計存在很大不同。面對審計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基層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時刻把國家榮譽、群眾的利益和地方的發展作為己任,堅決摒棄混飯吃的錯誤心態,堅決消除觸及問題得罪人的錯誤觀念,以對地方發展和群眾利益和對歷史和法律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審計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當好公共財政的“衛士”,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和國有資金財產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二)強化大局意識
要加強對地方發展思路和中心工作的學習和領會,深刻領悟內涵,積極主動研究黨委、政府和群眾需求并堅持對照檢查業務工作,及時調整工作思路、重點和舉措。在具體工作開展上要正確處理好三種關系:一要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充分發揮“一審、二幫、三促”的作用,通過審計問題并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對癥下藥”,從源頭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議,幫助被審計單位加強制度建設,提升管理水平。二要處理好依法審計和實事求是的關系。審計實施、定性和處理要在依照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宏觀背景和單位實際,特別是遇到某些問題同現行法規制度有矛盾時,在審計處理處罰上要堅持審計從嚴,處理實事求是,充分聽取被審計單位意見。三要處理好審計監督與其他監督的關系。審計監督同紀檢、財政稅務等其他監督緊密相關,審計部門審計重大復雜疑難問題以及在落實審計決定的過程中,要積極爭取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
(三)強化學習意識
審計監督是一項政策性、專業性、法規性很強的工作,要適應新常態下審計工作新形勢,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熟悉政策法規、突出專業知識,強化綜合研判能力,特別是面對繁重的審計任務,要按照“鍛造優良的政治品質、錘煉精湛的業務本領、打造過硬的紀律作風”的要求,加強業務培訓,大膽創新審計模式,熟練運用信息化工具適應云時代大數據需要,加快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審計工作的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能力、質量和效率,才能完成新常態下黨委、政府賦予的審計任務。
三、突出“三大重點”促進地方發展、預防反對腐敗
結合在牟平區審計局工作的實踐體會,筆者認為基層審計要發揮更大作用必須突出三方面的重點:
(一)突出審計保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圍繞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牟平區審計局近年來重點審計了區級預算收支、稅收征管、國庫預算收支情況以及重點單位的預算執行及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僅2014年就完成審計和調查項目61個,查出違規金額34.59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85.56億元,其中應上繳財政金額34.59億元。圍繞固定資產審計,近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城市重點建設項目、擴大內需項目、城市小區綜合改造項目審計等項目80多個,審計投資總額2億多元,核減工程造價3200多萬元,核減率為15%,為節約政府資金、提高投資效益起到了積極作用。基層審計要展現新作為,必須堅持以審計促發展,堅決搞好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與鄉鎮財政決算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調查的結合力度,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現有審計資源,實現“一花多果”;加強政府債務審計和分析,要對直接債務、或有債務以及近年來債務結構變化等問題進行透徹分析;加強稅收結構審計,加強審計結果的分析與運用,積極為促進牟平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和經濟健康發展建言建策;加強區屬重點建設項目審計,使政府投資投有所值、投有所報,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審計手段,提高重點工程審計質量和效率。
(二)突出審計保民生的根本性作用
為確保國家關于加強民生建設資金的專款專用,牟平區審計局先后組織對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排污費、計劃生育獎勵資金、校改資金、抗震救災等35項涉及民生的資金進行了專項審計和調查,審計資金總額18億元。基層審計在保護群眾切身利益上要發揮更大作用,還要在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的同時,加強對審計結果的橫縱向分析力度,深入剖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加強管理的治本之策,近年來牟平區審計局向各級提交審計和調查報告40篇(次),審計要情8篇,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80多條,均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采納,領導先后批示報告和審計要情6篇(次);促成修訂完善加強民生資金管理的制度規章20多條,4個機制體制方面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問題。
(二)突出審計保干部的防范性作用
從經濟責任審計入手不僅可以發現權力出軌,也有利于發現制度漏洞和體制問題,從源頭上遏制腐敗,打造廉潔政府。為此牟平區專門出臺了強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意見,對鎮街主要負責人任期內每年審計一次,對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期滿三年審計一次,五年之內審計兩次,滿五年后每年審計一次,2015年先后對44名主要領導干部進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對7名主要領導干部進行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當前基層經濟責任審計在離任審計上要增強經濟責任審計的計劃性,挑選精兵強將,保質保量完審計任務,確保“離任離得明,接任接得清”;在任中審計上要強化監督力度,將審計重點放在下屬單位多、預算外資金多、有行政執法權以及多年未審的四類單位上,重點審計任期財政財務收支、重大投資決策、固定資產管理、債權債務清理、專項資金撥付使用、遵守財經法紀以及個人的廉政情況等,通過經濟責任審計為干部任免、評價,為促進廉政建設提供真實準確的一手資料。
參考文獻
[1]李鳳鳴.審計學原理(第五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2]李明,聶召.國家審計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研究——來自省級地方政府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4,(06):36-41+112.
作者簡介:姜枚青(1981-),女,漢,山東煙臺人,煙臺市牟平區審計局審計師,研究方向:財務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