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幾年來,旅游消費已經成為時尚的休閑娛樂方式。通過研究我國旅游消費水平的特點以及相關數據發現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系數、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旅行社數對我國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城鎮居民 旅游消費水平 多重共線性 滯后變量
一、引言
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改善,人們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享受精神上的消費,出門旅游便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因此便帶動了第三產業中旅游業的發展。當前,在我國的旅游消費中,主要消費主體是城鎮居民,是以研究我國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對我國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1]
縱觀近幾年來國內相關文獻,對旅游消費的研究大都是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從需求的角度研究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費偏好等因素對旅游消費水平的影響;第二,從供給的角度研究我國交通運輸狀況、節假日時間等因素對旅游消費水平的影響。例如,蔣蓉華、周久賀使用灰色關聯分析法,比較了1994~2000年和2001~2008年兩個期間的計算結果,認為影響國內旅游收入的因素主要是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職工年平均工資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李云鵬創建了城鎮居民人均旅游消費的TEEM模型,除一樣考證了我國城鎮居民旅游消費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正相關關系外,還驗證了國內旅游消費與旅游產品價格的關系。[3]李雪薇的《國內城鎮居民旅游消費影響因素分析》則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生產總值以及虛擬變量閑暇時間等角度出發,研究了其對城鎮居民旅游消費的影響,得出了相關結論:我國城鎮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費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旅游消費傾向不明顯,需要增強居民在旅游消費支出方面的意識。[4]彭程甸、成鳳明以人均消費水平代替收入水平,建立了人均消費水平、公路里程、休假天數、國內旅游收入的VAR模型,認為收入水平對國內旅游收入的影響力度不大[5]。而滕麗等對中國39個城市居民的旅游需求做了聚類分析,并結合收入、旅游消費占收入的比例、區域旅游供給強度和交通條件4個因素,對各個類型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6]
隨著旅游消費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休閑方式,居民選擇旅游的方式便有越來越多選擇,報名旅行社便是其中火熱的一種,同時也拉動了旅游產品的需求量,那么旅游產品的價格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會影響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國內文獻鮮少有研究關于旅游水平和旅行社個數、旅游產品價格之間的關系的。本文主要研究旅行社、旅游產品對城鎮居民旅游消費水平的影響,利用Eviews軟件采取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二、理論模型
(一)影響因素的選取
首先,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會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影響,收入水平越高,旅游的消費水平也就會越高。其次,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意識也會影響旅游消費水平。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重心不斷從物質消費轉移到享受型消費。旅游便是享受型消費的典型代表。當居民加強對旅游消費的消費意識時,旅游消費水平便會提高。然后,城鎮居民選擇外出的旅游消費方式可能會是報旅行社團,旅行社團的供給條件、服務水平以及近幾年火熱的“導游回購”現象都會對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產生很大的影響。最后,由于大多數游客外出旅游會購買不少的當地旅游產品,因此旅游產品的價格會對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產生影響和效應。旅游產品價格越高,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越低。
(二)統計指標的選取與模型建立
本文將利用城鎮居民國內人均旅游花費來代表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水平,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費習慣的統計指標則用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來表示,恩格爾系數指的是居民家庭的食物消費支出占居民家庭總收入的比重,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越高,居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意識也會更傾向于精神消費。旅行社方面的供給利用了我國的旅行社數。由于我國旅游產品種類豐富,價格不同,沒有直接的統計指標反映旅游產品價格,是以本文將采取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作為旅游產品價格的統計指標。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作為被解釋變量Y,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及旅行社個數分別為解釋變量X1,X2,X3和X4,并對它們建立多元回歸模型。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實證分析結論
根據最終得到的滯后模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的影響并不顯著,表明我國城鎮居民的旅游花費支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例并不高;
第二,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近二十年來有著較大幅度的下降,盡管這表明我國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并不能說明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費水平有了提高;
第三,解釋變量X3的回歸系數為-8.8815,這說明當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每變動1單位,被解釋變量Y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將平均減少8.8815單位;
第四,從解釋變量X4的短期乘數、延期乘數以及長期乘數等數據,可以表明旅行社數當期增加1單位時,被解釋變量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將同期增加0.0740單位;當旅行社數前一期增加1單位時,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本期將會減少0.0556單位;當旅行社數本期增加一單位時,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將會在滯后一期減少0.0603單位,會在滯后兩期減少增加0.0601單位;當旅行社數增加一單位時,對城鎮居民國內旅游人均花費將會累計增加0.0182單位。
(二)政策建議
1.努力改善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提高城鎮居民旅游消費支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雖然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居民的消費結構仍然不是很合理,一部分居民仍舊將消費重心放在物質消費上,比如說食物消費支出、衣服消費支出等;還有一部分居民雖然不用擔心衣食住行問題,但是他們的消費重心主要是孩子的教育費用支出。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城鎮居民家庭的恩格爾系數呈下降趨勢但是卻對旅游消費水平沒有多大的影響。因此,我國政府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改善我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使之更加合理化,同時還能帶動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2.努力增強我國城鎮居民的旅游消費意識。隨著我國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有關政府及旅游業部門需要正確引導我國旅游者的潛在消費需求,可以加強對旅游景區、景點的宣傳,為居民外出旅游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從而達到鼓勵居民外出旅游的目的。[10]
3.努力改善我國旅游產品的價格體系。隨著我國國民經濟以及收入水平的增長,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斷上升,物價水平不斷上漲,使得居民在消費時無形中減少了個人可支配收入,從而降低了居民對高價格的旅游產品的消費。因此,相關旅游部門可以適當地降低旅游產品的價格比如說旅游景點的門票價格,制定合理的旅游消費體系,用來激發居民的旅游消費意識。[11]
4.努力改善我國旅行社的供給環境和條件。從上述結論中能夠看出,旅行社數的增加可以提高城鎮居民的國內旅游消費水平。這說明了有相當一部分的居民會選擇報旅行社團的方式外出旅游。因此,旅行社提供的環境和條件越舒適,越符合旅游者的要求,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同時,旅行社也應當注意對外口碑的好壞。近幾年,“旅游者購物導游收取回扣”現象的接連曝光使得旅游者對旅行社望而卻步。在我國政府逐步完善《旅游法》的同時,旅行社也應當要注意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對旅行社的名譽和口碑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而且對我國旅游業在國際上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參考文獻
[1][11]李雪薇.國內城鎮居民旅游消費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21):7-11.
[2][3][4][5][6][10]唐文萍,劉云松.國內居民旅游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理論與實證分析?[J].中國外資,2012(18):1-3.
[7]龐皓.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94.
[8]龐皓.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14.
[9]龐皓.計量經濟學(第三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