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摘要】在當前我國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多個方面都在不斷完善和健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也躋身世界前列,在取得這一系列成果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用創新的眼光展望未來,充分發覺當今行政體制與發展趨勢不相適應的地方,進行創新改革,建立服務型政府。下文主要對我國當前的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歷程和實施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行政管理體制;服務型政府;創新應用
服務型政府在今天飛速發展的世界中并不是一個新奇事物,它也是有較深的理論基礎和歷史淵源的,我們中國共產黨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和升華改進,落實成為人民服務的優秀政府,從而延伸出一系列創新的管理體制,但是在現今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許多行政管理體制仍舊較為落后,無法適應社會,經濟,政治,教育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速發展的需要,需要進行創新改革和應用。
一、創新服務型政府的相關理論
(一)服務型政府的理論來源
服務型政府并不是憑空出現的一個理論,它是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淵源和發展歷程的,這也給服務型政府理論實踐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馬克思主義學者提出的理論:中國人民的新政府必須是一個以人民至上為主的,一個能夠時刻為人民充分考慮和服務的新政府,不同于舊中國的剝削壓榨的其他政府,這樣的理論來源便是現今服務型政府的建立發展的基礎。
(二)創新服務型政府的精髓
任何理論都是在不斷地綜合發展中的,從確立之初就應結合其他優秀的,正確的理論進行不斷深化和加強,這便是創新。因此服務型政府又是一個全新的理論,從當今發展大環境上來看,它是一個個要求政府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的需要。而它的精髓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時刻為民,時刻想民,時刻幫民的群眾道路思想,無時無刻不以人民利益為先思考行政處事的目的。
二、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勢在必行
當今世界在一個國家之中,政府掌握著大部分的國民財產和公共資源,而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注重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社會需求的管理是政府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難關。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正是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是順應這一需求,將更多的公共資源和社會管理向不平衡地區和方面進行傾斜,正是要求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要進行改革創新。
(二)符合現代政府的共性規律
政府是公眾管理的一個載體,其整個體制和行為也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點和不足,勢必要加以改善,這也是政府發展的一個共性規律。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發展必然遵守一定規律,順應規律發展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為了推動政府更好更全面地履行行政職能,強化政府的服務能力,就要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進行不斷地改革創新,符合現代政府的共性規律。
(三)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必行道路
政府的行政職能關系到整個國家社會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的協調發展水平,因此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也是促進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多個方面更快更好發展的必行之路。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效率,就必須要把社會公服務和經濟文化建設發展各個方面結合起來,統一規劃統籌,將管理和服務相結合,扮演好管理者和服務者的角色,促進社會經濟和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
三、關于在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思考
我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與之前的許多國家體制存在著根本性的不同,我國是以人民利益為上的民主型政府,但是由于我國發展的歷史原因,在現今的政府體制和社會管理上存在諸多不相適應的因素,對于這些不適宜的因素必須進行統籌規劃,思考對策進行解決,不僅可以破除和社會主義發展不和諧的因素,更能大力發揚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促進行政管理體制的完善。因此引發了對于我國建設創新型服務型政府的諸多思考。
(一)強化經濟服務職能
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關系國計民生,一個惠及民眾,符合當前社會制度和政府管理目標的經濟服務體系是一個政府必須擁有的經濟服務職能,這一職能的建設關鍵就是要提升控制經濟健康良好發展的能力,在這基礎上做好物價穩定,民生就業,經濟增長和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目標等諸多方面的工作,提升管理效率,穩定前進,朝著更快更好發展的社會管理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明確各級政府職能
在一個政府體制中各級政府能明確各自職能和管控力度才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政府管理的活力和創造性,提升行政管理效率。所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須明確各自不同的職能,在各自應當管理的領域發揮自身管理的優勢和加強管理力度,例如對于財政制度,各級政府要確立明確不同職能進行優化和改革,使之能夠更好地為服務型政府的建立發揮作用。
(三)建立科學考評責任制度
考核評價制度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成就是一個很好的指示,也是民眾對政府行政管理成果的一個很好反映。所以建立合理的績效評價考核制度對于改進提升政府行政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建立健全發展管理體制,不斷創新與行政管理體制相配套的問責制度和獎懲制度是使得政府行政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學化,合理化的重要部分,可以使得政府行政管理服務得到不斷創新和發展。
四、對服務型政府的行政改革思考
(一)從單項改革到配套推進的變化
政府的許多改革最初是從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單個因素進行改革,從而延伸到社會整個體系層面的改革方式,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是如此,從單一職能的轉變到完善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從管理方式的改革到服務型政府體制的創新,都是從單一改革轉變到配套推進的結果,因此整個服務型政府建設要基于總體建設發展改革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創新,才能使得簡單的層面進化到更加具體的層面。
(二)明確整體方案
要從整體層面進行改革和創新就必須要對近期工作任務進行搜集匯總,合理規劃和分配政府各個部門的任務,確立行政管理體制的整體方案,確立方案之后還要進行方案的優化整理,聽取社會各方的中肯意見,針對方案中不足的要點進行合理更改和更新,要利用科學的理論對方案進行合理調節,再經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改進方案,最終提交全國人大進行審核通過。
(三)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職能的轉變是近幾年極為熱議的話題,雖然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具有重大作用和成效,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的深入,行政管理中的部分政府職能已經影響經濟體制的發展,所以要進行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宏觀調控框架對于微觀經濟的噶與和影響,利用間接的管理方式進行規范化管理,代替之前的指導性管理,使得市場的活力能夠更加充分的發揮,市場各項功能能夠高效發揮。
(四)必須循序漸進
創新行政管理體制和機制創建服務型政府的歷程必然是具有很大的艱難性的,所以創新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把握度的關鍵,循序漸進地進行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在創新過程中也要大膽地打開思路,從整體層面進行進行把握,整合相關贅余職能部門的權限,進行大部制改革,解決好職能和利益之間的矛盾,使得部門工作人員能夠以工作為上,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和質量。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過市場經濟體制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今天,政府部分職能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限制因素,因此必須著力進行改革創新。而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可以適當借鑒國外優秀的政府行政管理經驗,進行改進提升,使其適應社會主義制度,并應用融合進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不斷用理論武裝自身政府的行政管理方法,進行不斷地更新,轉變政府智能,使得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不斷涌現新的活力,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薄貴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戰略與路徑[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5).
[2]王浦劬.論新時期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基本特點[J].中國行政管理,2014(2).
[3]赫鄭飛.創新行政管理機制 建設服務型政府——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2年會暨“行政管理機制創新”研討會綜述[J].中國行政管理,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