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囡,陳曉玲,陳 航,劉東亮(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長春 30033;吉林大學 自然科學學報編輯部,長春 300)
基于計量學的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的發展態勢分析
趙志囡1,陳曉玲1,陳航1,劉東亮2
(1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長春 130033;2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編輯部,長春 130012)
基于收集的2012-2014年600項吉林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數據,利用計量學方法從計劃類別、機構類型、所屬領域進行了客觀統計和計量分析,以揭示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的分布態勢。
吉林省;科技;項目
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旨在跟蹤科技的最新進展,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并推動科學技術成果從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科技計劃項目具有覆蓋面之廣、涉及學科領域之多,可以衡量一個地區、一個機構科研水平和研究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針對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進行統計與分析,以揭示吉林省科學研究的現狀。數據來源于吉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項目,時間范圍為2012-2014年。
據統計,在600項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中,科技引導計劃、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三大類項目主要的承擔機構都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承擔項目數363項,企業承擔項目數95項,科研院所承擔項目數80項,醫療機構承擔項目數58項;其中高等院校承擔的項目數占總數的61%,項目承擔的主力軍;企業承擔的95項都是科技引導計劃類的項目。按項目的類型劃分,其中應用基礎研究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占總項目數的66%,其他項目性質的分布均勻。
據統計,在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科技引導計劃、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項目數分別是360項、197項、43項,如圖1所示:
圖1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按計劃類別分布情況
由圖1可知,科技引導計劃項目數最多,所占比例為60%;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數次之,所占比例為32.8%;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最少,所占比例為7.2%。說明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中對科技引導計劃的扶持政策和經費投入比例較大,項目數量所占較多,科技創新人才培育計劃與其他兩個計劃相比項目數量很少。
據統計,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企業、科研院所和醫療機構,獲得項目數最多的高等院校363項,占60%;其次企業獲得95項,占16%;排在第三位的是科研院所獲得80項,占13%;醫療機構獲得58項,占10%,其他機構4項。(如圖2所示)從累計百分比看,高等院校、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四大機構占項目總數的 99%,說明是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的主要力量,其中高等院校和企業占了項目數的 3/4還多,其他機構之和才占 1/4,說明高等院校的項目數比其他4上機構之各的2倍還多。高等院校承擔項目數量最多,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其次企業和科研院所承擔項目數量持平,醫療機構承擔項目數量相對較少。一方面說明高等院校獲得項目基數大,其社會研究力量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等院校對科學研究的重視程度,與強大的科研隊伍相吻合。
圖2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按承擔機構性質分布比例情況
2.1高等院校中主要承擔項目機構
在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TOP10的有吉林大學(109項)、長春理工大學(35項)、吉林農業大學(27
表1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承擔項目數居TOP10的高等院校
由表1可知:在高等院校中,吉林大學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處于領先地位,遠遠多于其他高等院校,其中長春理工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北華大學承擔項目數在20-40之間,長春中醫藥大學、延邊大學、長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承擔項目數在10-20之間。
圖3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承擔項目數居TOP10的高等院校分布比例
由圖3可知:在承擔項目數居TOP10的高等院校分布比例,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北華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延邊大學、長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所占比例分別為35%、11%、9%、7%、6%、6%、6%、6%、5%、5%。據統計,排名前十的高等院校教職員工總數近22 000人,299個項目,平均70人擁有一個項目,但實際上一個項目最多也就10人,那么存在60多位教師是沒有項目的,同時也存在有人同時參與2-3個項目,因此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和人力資源的浪費,也說明政策制定不利于廣大科研人員或普通教職員工從事科研活動。
2.2醫療機構中主要承擔項目機構
在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醫療機構承擔項目共計58項,其中承擔項目數量大于五項的醫療機構有:吉林大學第一醫院16項,吉林省人民醫院13項,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8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208醫院5項,共42項,占醫療機構承擔項目總數的72%。
圖4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承擔項目數大于5項的醫療機構分布比例
由圖4可得出,在承擔項目數大于5項的醫療機構分布比例中,其中吉林大學第一醫院38%,吉林省人民醫院31%,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1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8醫院12%,以上四大醫院處于醫療機構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的主要地位。
在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由表2可知,在11個領域中,科技計劃項目資助最多的是醫藥衛生領域科研項目216項,占36%;農業科學領域科研項目105項,占17%;裝備制造領域科研項目61項,占10%,這三大領域科研項目占比例為63%。充分體現吉林省科研力量的主要領域是醫藥和農業。
表2 2012-2014年600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按領域分布情況
吉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主要提倡醫藥產業、生物化工、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加大發展和投資力度。由表2可知,科研項目的領域分布與“十二五”規劃綱要重點產業發展相對應,但是存在醫藥產業和農業科學科研項目所占比例超過1/2,科研項目過于集中在醫藥衛生和農業科學,由于經濟發展和地域特點,吉林省是農業大省,產生科研項目過于集中農業領域,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不利于吉林省的全面發展。
通過對2012-2014年吉林省科技計劃項目的按計劃類別、承擔機構、所屬領域進行統計,反映出科技力量在地區、學科的分布不均衡,表現出很強的離散態勢,主要集中于高等院校。因此在“十三五”時期,既要考慮重要的基地建設,又要考慮其覆蓋的地區、學科范圍,應“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保證地區、學科之間社會科學研究的動態平衡,以促進社科研究在地區和學科上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彥慶.“十五”期間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計量學研究[J].現代情報,2007(4):23-26.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7.123
G311
A
1673-0194(2016)17-0213-03
2016-07-05項)、長春工業大學(22項)、北華大學(20項)、長春中醫藥大學(19項)、延邊大學(18項)、長春大學(18項)、東北師范大學(17項)、長春工程學院(14項)。其中吉林大學獲得項目數最多,比排在第二名的長春理工大學多3倍,一方面說明吉林大學在吉林省科研實力很強;另一方面說明吉林大學對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重視程度。高等院校承擔項目共計363項,其中承擔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高等院校承擔的項目數299項,占高等院校承擔總項目數的82%,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