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緯,張婉怡,王 寧(東北石油大學,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大數據背景下秦皇島中小企業管理變革
劉緯緯,張婉怡,王寧
(東北石油大學,河北秦皇島 066000)
大數據時代給企業帶來巨大沖擊,中小企業要想加快自身的發展,必須抓住大數據這場革命所帶來的機遇。本文探討了大數據、中小企業的含義,分析了中小企業在大數據時代面臨的管理困境,提出相應變革對策。
大數據;中小企業;管理
繼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之后,大數據也逐步走入人們的視線,大數據已成為全球商界的研究熱點。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中小企業要想加快自身發展,必須抓住大數據這場革命所帶來的機遇。
1.1大數據的含義及特征
“大數據”這個概念最早在國外興起,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的定義: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數據集合。維基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常規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盡管存在不同的表述,但大家普遍認為:大數據與“海量數據”和“大規模數據”的概念一脈相承,不但在數據體量、數據復雜性和產生速度三個方面均大大超出了傳統的數據形態,而且也超出了現有技術手段的處理能力,并帶來了巨大的產業創新的機遇。
大數據具有四個特征:大量化、快速化、多樣化、價值化。①大量化:數據量大且持續增長。一分鐘內,社交網站Facebook的瀏覽量超過600萬次,亞馬遜交易量超過8.3萬美元,郵件發送超過2.04億封,Google進行200萬次搜索。②快速化:數據的生產、獲取、處理、分析的速度持續增加,形成高速的數據流。③多樣化:數據的類型包括結構化的數據、半結構化的數據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如網頁、音頻、文檔、視頻和圖像等)。隨著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非結構化的數據將呈現爆炸式的增長,至到2012年末時已占整個數據量的75%以上。④價值化:大數據中含有著巨大的科研、經濟和社會價值。
1.2中小企業的界定及作用
中小企業是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 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 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40 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 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 000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止2009年,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部企業數的99%以上。中小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GDP的60%左右,上繳稅收占到國家稅收總額的53%,就業人數占75%。
1.3秦皇島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后,秦皇島中小企業數量上快速增長,企業的競爭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小企業對秦皇島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發展階段來說,我國的中小企業正處于起步時期,面臨著管理方面的困難,要想擴大企業規模、增加盈利,必須抓住大數據的發展機遇。
大數據時代來臨了,中小企業面臨管理方面的挑戰,秦皇島的中小企業也不例外。
2)期貨交易使蘋果產地價格水漲船高,居高不下。期貨作為一種新的交易方式,近年在我國蘋果銷售上風生水起,但期貨交易不賣實物,它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指定地點交割的標準化合約進行交易,也就是指遠期的貨物(標準化合約)。說直白一點,就是買空賣空。但是,在期貨合約簽訂過程中,市場分析報告會對成交價產生直接影響,而分析報告的產生大多是根據歷年經驗數據和當年生產現狀、天氣狀況等得來的,有的分析師難免會因為脫離生產,憑主觀臆斷提供有違實際的報告,從而誤導期貨價格偏離實際,這種現象會產生連鎖反應,對現貨交易產生極大影響。
2.1決策主體認識偏差
大部分企業的管理模式還是停留在“精英式”管理模式,所謂的“精英式”管理模式就是認為決策的主體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和以咨詢公司為代表的商業精英。大數據時代下,大量數據不斷產生并隨時更新,廣大社會公眾和終端用戶都是數據的創造者和使用者,通過意見的表達、信息的傳遞,迅速形成信息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對企業決策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他們也成為企業決策的中堅力量。不能正確認識決策主體的轉變,將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收到嚴重影響。
2.2決策權過度集中
企業的決策配置模式分為兩種:集中式決策和分散式決策。集中式決策是企業高層掌握大部分決策權;分散式決策是將企業組織的決策權通過適當的形式分散到組織的各個層次或個人,使各部門的經營管理對本部門的工作擁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權。企業內外部環境的日趨復雜、不確定性增加,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決策權的集中化程度過高,不能應對當前海量的信息環境,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2.3決策思維
長期以來,企業管理決策僅僅依賴管理者的經驗和直覺判斷,這種決策過程是被動的,已經無法應對隨時都在增加和變化的信息社會。企業的決策依靠領導“拍腦袋”來決定的決策思維必須發生改變。
2.4決策流程滯后市場變化
多數企業的管理流程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針對企業經營中出現的問題,搜集資料、調研、認真分析,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由于決策程序很可能導致決策的滯后性,最終企業會錯失發展的良機。
3.1樹立社會公眾為決策主體的觀念,降低決策風險
在大數據環境下,企業決策環境快速變化,偶發事件不斷發生,使得信息的采集、甄別、分析,定制決策方案難度加大。以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咨詢公司、商業精英為決策的主體的“精英式”決策降低了企業決策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企業決策的參與主體除了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等精英外,還增加了公司普通員工和社會公眾。企業決策應樹立以社會公眾為決策主體的觀念,通過社會媒體、社交網絡等平臺廣泛的收集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正確的決策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社會公眾為主體的決策模式更能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機會,降低決策風險,增加企業競爭力。
3.2適度分化決策權
海量數據時代,企業中層和各機構一般管理者因為與市場更接近,所以能獲得更多組織中非結構信息,使他們能提供更合理的建議,幫助企業作出更優決策。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正逐漸被扁平化的組織取代,大數據時代是全員參與決策的時代,企業普通員工也是決策的參與者,扁平化組織結構趨勢更加明顯,企業決策權可能出現更大程度分化。
3.3數據驅動決策制定
數據就是一個企業的資產,企業對數據的掌握和分析處理能力是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提高競爭力的關鍵,數據可以是企業的生產、研發、供應、倉儲的成本,可以找到潛在的商機,制定合理的企業策略,增強企業競爭力。大數據對企業決策的至關重要,管理者的決策形式應從以往的管理者依靠直覺轉變為依據理性的數據驅動決策。2012年IBM和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一次名為“現實世界中大數據的使用”研究顯示,越來越多的企業承認競爭優勢與大數據有關。認同率已經從2010年的34%上升到2012年的63%。大數據已經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得到應用。
3.4優化決策流程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決策流程可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措施良機,重大決策和企業管理時,企業應根據現在大數據時代的特點,進行數據查找和數據分析,找出數據之間潛在的關系,從數據上得出結論,分析結果,進而提出優化方案,這樣有利于企業及時發現已有和潛在的問題,提高管理和決策效率。
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未來誰能掌握數據、利用數據就掌握了成功的鑰匙,中小企業要抓住時代發展的契機,改變管理模式增強企業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吳忠.大數據時代下的管理模式創新[J].企業管理,2013(10).
[2]趙剛.大數據:企業業務創新與管理提升的新動力[J].企業文明,2015(9).
[3]馬琳.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7).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7.085
F207
A
1673-0194(2016)17-0153-02
2016-07-19
2015年秦皇島科技局項目 (201502A278);2015年河北省高教學會課題(GJXHZ2015_305);2016年大慶社科聯課題(DSGB2016068)。
劉緯緯(1981-),女,河北秦皇島人,東北石油大學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