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園,馮小菊,劉喜文,李曉莉
陜西省西咸地區養老護理員現狀調查與培訓思考
孟園1,2,馮小菊1,劉喜文2,李曉莉1
(1.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2.第四軍醫大學,陜西 西安 710032)
調查陜西省西咸新區18家養老機構123名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結果顯示,養老護理員隊伍存在年齡、學歷等結構不合理現象,養老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少,養老護理員技能差、持證率較低、流動性大、缺乏系統培訓等問題較為突出。針對以上問題提出改善養老護理員現狀的建議。
西咸地區;養老護理員;培訓
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總人口的10%,或65歲以上人口達總人口的7%,就是老齡化社會。我國是世界上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的國家。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一億兩千五百萬。據一項研究測算,2000年我國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只需負擔15.6個老年人,2050年則要負擔48.5個老年人。此外,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增長較快,老年服務和養老方式面臨挑戰。目前全國約有2 340萬65歲以上空巢老人,約有1 400多萬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福利機構養老。西咸地區至2013年底,老齡人口約212.18萬,占總人口的14.6%,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高峰,屆時60歲以上老年人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將達到30.0%。
隨著老齡化的快速發展,我國面臨著重大的機構養老難題。主要表現在老年人機構養老需求日益增加,而專業護理人員嚴重匱乏,現有養老服務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養老需求[1]。養老機構存在數量和規模有限、環境和設備較差、專業護理人員匱乏、資源配置不公平、城鄉差距明顯等問題。特別是養老護理員從業培養嚴重滯后,成為制約老年服務事業發展的瓶頸[2]。為此,本研究對陜西省西咸地區養老機構的養老護理員進行了初步調查,以了解西咸地區養老護理員現狀,為后續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和資格認證提出建議。
1.1
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們隨機調查了18家養老機構的123名養老護理員。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128名養老護理員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128份,收回123份,有效回收率96.1%。
2.1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見表1)
2.2養老機構及護理員培訓需求(見表2)

表1 123名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

表2 養老機構及護理員培訓需求
3.1養老護理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目前養老護理員社會地位較低、收入較低、工作時間長,很多人認為養老護理員就是伺候人,導致養老護理員入行門檻較低,主要是農村40歲以上的女性或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這些人往往只是經過短時間的簡單培訓就上崗,工作中用于生活照料的時間較多,對老年人康復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指導很少,很少有人主動學習掌握一些專業性的操作技術。部分養老機構從衛生學校或高職院校招收個別有護理相關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但其往往流動性較大,工作不能持久,在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后就會轉向醫院工作,導致養老護理員隊伍不穩定。
3.2政策支持急需加強
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強調把服務億萬老年人的“夕陽紅”事業打造成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這標志著發展老年服務產業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但是目前國家的部分支持政策落實不到位,養老護理員數量和素質沒有跟上養老機構的快速擴張。針對養老護理員素質參差不齊、技術不過關、缺乏系統培訓、職業認可度低等現狀,建議提高養老護理員工資待遇,對部分開設養老護理專業的學校和養老護理專業學生提供政策支持,以吸引畢業生從事養老護理員工作。同時要建立規范的養老護理員培訓及資格晉升體系。
3.3加強養老機構管理
加強相關部門對養老機構的管理,督促養老機構按規定配備足夠的養老護理員,避免出現員工超負荷工作現象;督促養老機構認真履行《勞動合同法》,保障養老護理員的合法權益;推行養老護理員崗前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確保上崗養老護理員的服務質量[3]。
3.4加強養老護理員培訓師資隊伍建設
針對許多養老院不愿意投入資金進行養老護理員在職培訓問題,建議各地方行政管理部門在本地區建立一個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成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養老護理員培訓師資隊伍,同時加強培訓課程建設,組織相關人員編寫養老護理員培訓教程[4]。培訓基地免費對本地區養老護理員進行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3.5加強養老護理員培訓
目前西咸地區養老護理員持證率低。在培訓時可以針對養老護理員來源的不同,進行分層培養。分層培養是依據養老護理員的年齡、學歷、從業時間等,將同一地區的所有養老院中的養老護理員分批次、層次進行培訓,促進養老護理事業的專業化和技能型護理人才隊伍的發展[5]。如年齡較大、學歷較低的養老護理員可首先進行日常生活照護、健康狀況觀察、心理護理、溝通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針對有專業背景的年輕養老護理員可進行職業道德、日常生活照護、康復護理、常見疾病照護、常用治療知識培訓。初級及以下養老護理員在培訓中以生活照料為主,中級及以上養老護理員以技術操作和康復護理培訓為主。因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大多存在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感到自卑、孤獨,與家人溝通交流少等問題,在培訓中要注重老年人心理護理和康復護理,加強養老護理員在生活護理、健康指導、心理護理、康復技術等方面的培訓,以滿足老年人需求。
[1]黃菲,張會君,尹姣.遼寧省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培訓現狀及需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570-573.
[2]胡雅萍,朱玉芳,谷巖梅,等.“三院一體”養老服務對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的實證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2):92-94.
[3]陳卓頤,陳偉然.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現狀與對策[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4):72-74.
[4]史艷婷,余昌妹,劉慧,等.溫州市養老護理員工作與培訓及執業現狀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30):3340-3342.
[5]李春靜,張會君,郭曉萱,等.遼寧省養老機構初級養老護理員分層培訓內容的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3(15):1437-1439.■
R192.9
A
1671-1246(2016)17-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