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原曉曉
?
為了給留守兒童一個更好的童年
——記湖南懷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
本刊記者 原曉曉
目前,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關注的熱點。從國家到地方,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政策頻頻出招、部署緊鑼密鼓。2016年3月,民政部、教育部和公安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全面展開。隨著頂層設計的不斷清晰和完善,相應的各項關愛保護措施也在抓緊落實中。
5月11日至13日,由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倪春霞副司長帶隊,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社會報》《中國民政》雜志等8家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奔赴湖南省懷化市,采訪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及摸底排查工作開展情況,及時梳理地方關愛保護工作經驗,介紹實踐典型做法,推動我國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在整體上相協共進。
農村留守兒童是在我國城鄉人口遷移的過程中出現的,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是完善我國兒童福利體系,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以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內容。
自2013年開始,懷化市民政部門就積極回應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多的社會關切,將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關愛服務工作及時納入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市委、市政府以兩辦名義下發了《關于在城鄉社區建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心的實施方案》。2014年,全市第一家“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專題召開“五大民生幸福工程”部署會,把關愛兩類人群納入“三社聯動”工程;建立政府主導,民政部門牽頭,教育、公安、衛計等部門和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工作領導機制。
建立詳實完備、動態更新的農村留守兒童信息庫,是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基礎。早在2013年,懷化市民政部門為建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心”試點進行廣泛調研論證時,就已牽頭組織開展了一次調查摸底。
對于此次再進行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懷化市第一時間做出了部署安排。懷化市、縣兩級分別建立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教育、公安部門協同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排工作的領導機制,把責任落實到基層,尤其是縣鄉兩級。縣級民政部門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全面開展摸底排查工作,督促其指導村(居)民委員會開展摸排工作,并及時接收匯總摸底排查信息。縣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幼兒園按照摸底排查口徑,提供在校在園留守兒童有關信息、數據,重點提供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的留守兒童情況。而縣級公安部門則負責對鄉鎮及街道匯總提供的留守兒童資料進行戶口登記核實,確保真實性。
湖南懷化市溆浦縣北斗溪鎮九溪江鄉華榮村是個邊遠貧窮的小山村。近年來,村里很多青壯年外出務工。據統計,華榮村共有351 戶1303人,其中留守兒童59人,占到16歲以下兒童的23.1%。按照近便原則,華榮村劃分為若干塊,來自鄉鎮的駐村干部宋明宏負責其中一塊,他表示,留守兒童的入戶摸排,每天能走上八九家,如果遇到特殊的家庭,進度會慢一點兒。其實早在2014年之前就已經對留守兒童進行過登記,只是沒有這么詳細。當時只是抽查了一部分,主要詢問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需求,通過滿足需求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在駐村干部登記之后會與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打電話確認,并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保持聯系。“有時候,因為孩子父母的打工地點經常發生變化,不容易聯系到,就需要我們多次上門詢問核實,定期回訪。”宋明宏說。
北斗溪鎮九溪江中心小學有學生610人,其中留守兒童213人。作為關愛留守兒童的一個主陣地,學校探索出關愛留守兒童“三點一線八愛心”工作法,根據摸底調查掌握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和措施。“三點一線”即家庭、學校、服務中心全天候保駕護航;“八愛心”即愛心檔案、愛心卡片、愛心陣地、愛心餐廳、愛心爸媽、愛心活動、愛心資助、愛心志愿者。通過師生之間、政府干部與學生之間“一對一、結對子”等形式,使留守兒童得到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關懷和幫扶。
在記者一行到達九溪江中心小學時,學校正在為留守學生過生日,一群孩子興奮地笑著,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喜悅。張天野(音)說:“我爸爸媽媽在廣州打工,我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當記者問他是否覺得孤單時,這個小男孩兒說:“不感覺,有這么多同學陪伴著,平時還可以和其他小朋友玩。”當被問及將來的愿望時,他說自己想當一名醫生,因為醫生可以為他人服務。
“八愛心”中的愛心陣地就是在教室的一側墻角布置的心愿墻,掛著孩子們寫給父母的信,從心愿卡片以及信中可以讀出孩子們內心的渴望與堅強;教室內還裝有親情電話和網絡視頻,以方便孩子與父母之間交流。在5月12日的生日會上,一些過生日的留守兒童早已與父母約好,當天輪流與父母打電話或者視頻見面,通過這些方式與父母分享喜悅以及進行感情交流。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較多地發生在地處內陸、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人口輸出省份,尤以中西部地區最為明顯。關愛保護工作的直接瞄準人群雖然是兒童,而政策的發力點則擴至其父母及社會環境等。留守兒童問題的真正解決在于進一步脫貧攻堅,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上,懷化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利用良好的投資環境,為留守兒童父母創造在家就業的機會。同時出臺相關創業激勵政策,鼓勵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父母回家創業,盡可能留在孩子身邊。
為使20多萬在外打拼的人員回鄉就業,使一個個父母與子女分隔異地的家庭能夠團聚,懷化市溆浦縣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溆浦工業集中區,引進企業入園15家以上,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6.5億元。通過做大做強工業園區平臺,加強上下游產業鏈配套,形成產業發展新高地,切實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在外務工人員回流,實現就地脫貧致富,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產生的土壤。
法國作家杜伽爾曾說,童年的回憶永遠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事物。對于這些留守兒童來說,錦衣玉食不若常伴左右,有父母參與的成長才是他們最渴望的童年。今天的留守兒童,也是建設祖國未來的千千萬萬生力軍。許給留守兒童一個更好的童年,則是今天的中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左. 入戶調查留守兒童信息右. 熱鬧開心的生日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