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麗敏
基于財務信息化環境下的高校無現金報賬模式實踐與分析
——以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文/朱麗敏
通過實踐“無現金”報賬模式,可以實現即時支付,資金安全管控等工作目標,并且為實現網絡報賬,創新財務管理方式打下基礎。在實踐中,銀?;ヂ?、無現金報賬內控制度的建立是完善“無現金”報賬模式的關鍵因素。通過實踐、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促進財務信息化建設發展。
高職院校;無現金報賬模式;探究與實踐
“無現金”報賬模式是指利用銀校互聯信息技術,將報賬過程中傳統的在出納處收、付現金方式轉變為貨幣資金電子劃轉方式的一種報賬模式。“無現金”報賬模式以銀?;ヂ撓到y為平臺,將財務核算系統和銀行網銀支付系統做了有效的無縫對接,學校核算前臺人員根據報銷單信息選擇錄入收款方的戶名、賬號、開戶行信息后,出納人員可直接將款項打入收款方的賬戶中,報賬人員無需再領取現金,比之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更加的安全、高效,而且有利于公務資金管控。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自2012年起規劃、試行“無現金”報賬,至2015年以來的全面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政策背景分析
教育部、財政部在發布的《關于“十一五”期間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規定:“高等學校應全面推進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統一核算和實時監控;高等學校應逐步改變傳統的資金收付方式,借助銀行卡、網上銀行等先進手段,大力推行資金收支業務的電子劃轉,最大限度地減少現金流動。”高職院校為保證資金安全、加強財務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推行“無現金”報賬模式是符合國家要求的。
(二)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教育部和財政部正式啟動了被譽為中國高職院校建設“211工程”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國家、地方財政加大了對高職院校的經費投入,加之學校擴招等客觀因素,教育事業收入一直呈逐年增加趨勢。
(三)財務部門人員情況分析
作為承擔學校經費核算的財務部門,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如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財務處有工作人員12名,承擔著學校經費預算、核算、資產招標采購、收費管理、產業管理、食堂等業務工作,在人員極其緊張的情況下,日常資金收付流量卻非常巨大,特別是年末和學期結束前的財務現金收付流量,每日達數十萬元。如何保證資金安全、提高工作效率,是擺在面前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
(四)財務信息化環境分析
隨著網絡技術信息化的發展,財務核算系統軟件公司,近年來根據各高校的實際要求,致力于完善銀校互聯系統軟件,以達到使財務核算系統和銀行網銀支付系統軟件無縫對接的目的,所以,高校實行“無現金”報賬已具備技術支撐。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無現金”報賬模式自2012年起規劃、試行,至2015年以來的全面推行,主要分以下四個步驟實施。
(一)試點推行專項資金公務卡
公務卡結算是各預算單位根據市財政要求,對日常公用支出改用銀行卡進行消費的結算方式。
技術學院根據無現金報賬模式實施計劃,于2012年選定三個有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的部門做為試點,為相關項目經費經辦人員的辦理了公務卡。在應用中,達到了規范資金管理、提高支付效率、保障資金安全,減少了現金流通效果,并可以進行無現金報賬。在此基礎上,全面落實公務卡使用。
(二)全面推行辦理公務卡
通過對試點人員公務卡的日常公務消費、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指令操作、聯系銀行還款等一系列流程的摸索與實踐,2013 年10月,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行辦理公務卡,同時頒布實施《公務卡管理辦法》,要求教職員工在公務支出時優先使用公務卡結算,財務報銷為公務卡還款,公務卡的應用為無現金報賬的實施做好了基礎工作。
(三)實施銀校互聯系統
銀校互聯系統為財務核算系統和銀行網銀支付系統軟件的無縫對接的軟件平臺。
2014年4月,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實施方案,首先布置安裝銀?;ヂ撓到y,同時由銀行負責通過專線在學校內安裝銀行網銀支付前置機,由銀行前置機對結算實施實時控制。經過幾個月的安裝、調試、試用工作,同年11月,正式啟用銀?;ヂ撓到y,系統實現了財務核算系統錄入憑證及付款相關信息后,無需二次加工,可直接將款項打入收款賬戶中,為“無現金”報賬模式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工作。
(四)全面推行無現金結算
通過推行公務卡結算及銀?;ヂ撓到y的實施工作,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自2015 年1月起正式全面推行“無現金”報賬模式,以公務卡、網銀結算取代以往的現金結算,改變原有財務報銷制度,將全部現金收、付業務轉移到專業銀行來完成。
(一)優化報銷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財務“報銷難”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各高校普遍存在人手少,工作量大的情況,報銷等候時間長、款項支付慢的問題不能得以解決。實現“無現金”報賬模式后,報賬人員只需將填寫好收款單位信息的報銷單據送達財務部門即可,無需再排隊等候辦理報銷及領取報銷款,出納人員將報銷款直接打到經辦人卡上,同時通過網上銀行短信及時通知報銷款的到賬時間及金額,為教職工節省了時間與精力,提升了財務服務質量。
(二)資金支付即時,到賬簡單快捷
對財務部門而言,實現了財務審核制單→復核→出納復核→銀行實時付款的全自動資金管理模式,每筆付款業務先由審核制單人員登錄財務核算系統填制記賬憑證,稽核人員復核后,再由出納人員登錄銀?;ヂ撓到y,根據復核后的記賬憑證,按憑證號核對付款金額、用戶名、卡號及開戶行等付款信息,核對無誤后進行支付操作,大幅提高了支付效率,縮短了報賬時間。
(三)減少財務工作環節,保證資金安全
“無現金”報賬模式下,電子貨幣資金支付的摘要和金額全部由財務核算系統中提取,出納人員無需二次錄入,同時,對金額、戶名、卡號及開戶行等支付信息沒有修改權限,一筆業務經過制單、出納二人核對,避免付款時只有出納一人付款操作可能帶來的差錯,確保了付款信息準確無誤,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了付款的差錯率,更加改變了傳統的由財務人員到銀行提取現金,報銷人員再領取現金的固有模式,擺脫了原有現金支付中出現差錯無法查找的困境,從而保證了資金的安全。
(四)改進資金支付方式,奠定網絡報賬基礎
財務信息化環境下,在“無現金”報賬模式的基礎上,可逐步試行推廣網絡預約報賬,不斷探究財務核算新模式,創新管理手段。
“無現金”報賬模式下資金支付即時,優化報銷流程、到賬簡單快捷,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問題。
(一)銀?;ヂ撓到y的不穩定性
在銀?;ヂ撓到y的實際使用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系統不穩定的情況。如款項實際未支付成功,但系統反饋支付信息顯示成功,需出納人員多次驗證,方可確認款項是否已支付,無形中增加了一部分工作量。另一方面,款項實際已支付成功,但系統反饋支付信息顯示未成功,這種錯誤容易造成重復轉賬的問題。對于銀?;ヂ撓到y的不穩定性,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經過一年的摸索,完善工作流程,即每天付款業務結束后,由出納人員登陸網銀打印當天的付款回單,以確認款項是否支付成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款項是否支付的確認問題,但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要不斷聯系軟件開發公司和銀行共同維護網絡,在前期運行的基礎上,對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升級和優化。
(二)分設各類不相容崗位,建立健全“無現金”報賬內控制度
實施“無現金”報賬后,必須按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分設不相容崗位,如果審核制單和出納人員不能兼任。在實際工作中,定期核對銀行賬目,確保銀行賬目相符。同時采取一系列嚴格的措施,確保信用卡和網銀支付系統安全性,有效地防范資金風險。
(三)專人管理公務卡信息
公務卡是“無現金”報賬的基礎,公務卡信息的準確及及時更新關系到資金能否順利支付。在推行“無現金”報賬的前期準備階段,須保證持卡人身份信息的準確。在日常工作中,需有專人管理公務卡信息的維護,及時更新,以保證教職工報賬時銀行卡信息的準確性。
(四)未能納入國庫集中支付資金
目前受金宏網等條件限制,學?!盁o現金”報賬系統還未能包括國庫支付系統的業務。財務部門積極與市財政部門聯系,設想將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納入“無現金”報賬系統,充分發揮無現金報賬優勢,減少數據二次錄入,全面實現審核一次錄入、出納核對付款,實現橫向延伸管理,避免重復工作量。
(五)銀行付款信息的不準確
推行無現金報賬的第一年,銀行付款信息的不準確造成的銀行退匯數量劇增。由于經辦人員提供的收款人信息有誤(如戶名有錯別字、賬號不準確等原因),導致銀行賬戶出現大量的退匯款項,學校財務部門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以查找退匯款項的原因、聯系經辦人員查證信息、重新匯款。為解決這個問題,財務部門采取反復提醒、成本分攤等方式多管齊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完善。
總之,“無現金”報賬模式以高校財務核算管理系統與銀行網銀支付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貨幣資金電子實時結算,這是對傳統資金結算的一種革新,是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對創新財務管理手段、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管理水平有著積極的意義。
[1]高勇.高校財務數字化平臺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6(8):94-96.
[2]段宏勇,孫昱,趙岳等.國庫集中支付無現金報賬平臺開發及應用[J].教育財會研究,2012(2):59-61.
[3]龔明夏.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J].當代經濟,2015(32):74-75.
[4]胡服,李雄平.我國高校傳統資金支付方式改進的對策探析[J].經濟師,2016(3):33-34.
[5]陳軍.無現金報賬的風險管理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2(6):371-373.
[6]馬福云,徐昆龍,李雄平等.搭建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提升服務水平[J].會計之友,2008(34):19-21.
(作者單位: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2012年度青島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類立項課題(12-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