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利(沈陽體育學院教育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2)
花樣跳繩在沈陽市部分中小學推廣的現狀研究
□董利(沈陽體育學院教育學院 遼寧 沈陽 110102)
花樣跳繩是在傳統跳繩基礎上演繹出的一個新型、時尚的表演項目,它包含的舞蹈、體操、武術、雜技、音樂等現代元素,吸引了廣大青少年的積極參與,成為促進青少年發育、強身健體、開發智力的新項目。跳繩運動起源于我國,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唐宋明清都有記載,民國后才稱跳繩。現在國際上有一個統一的跳繩運動官方組織,叫做“世界跳繩運動聯盟”,此組織每隔兩年舉行一次世界跳繩錦標賽,此賽事為世界跳繩運動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參賽運動員基本上為各國的在校學生,為了使花樣跳繩在中小學體育課中得到普及與開展。本文從沈陽市部分中小學花樣跳繩情況的開展出發進行調查分析,為花樣跳繩的推廣與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花樣跳繩 中小學 推廣 現狀
1.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沈陽市部分中小學學生和教師及校領導。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目的出發,廣泛查閱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檢索關于花樣跳繩的相關文章,并且通過沈陽體育圖書館、網上等方式廣泛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為本文奠定理論基礎。
(2)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需要,對花樣跳繩相關專家進行了訪談,同他們進行深入認真地座談和交流,了解當前花樣跳繩在沈陽中小學推廣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建議,為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問卷調查法。
依據本研究的內容和目的,設計出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采用分層抽樣調查方法對沈陽市的4所中小學學生 (皇姑40中學、大東28中學、蘇家屯湖西小學,和平20中學)及參與花樣跳繩項目的教師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研。本研究共發放學生問卷200份,每個學校發放50份,有效問卷為195份,教師問卷共發放30份,有效問卷為29份,有效率為100%,符合問卷的效度要求。
(4)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獲得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EXCELZO03等軟件對問卷進行常規性數據統計分析,相關數據運用百分比等方法進行處理,為本研究提供依據。
2.1、花樣跳繩運動在沈陽市部分中小學推廣的現狀
(1)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運動的態度和認知分析。

表1 體育教師對花樣跳繩推廣與普及的態度(N=29)
如表1所示,大部分的體育老師對花樣跳繩在沈陽市中、小學推廣持有肯定的態度,不清楚和不太同意的僅占了很小一部分,對持有不清楚或者不太同意的態度教師大多是對花樣跳繩項目不太了解或者存在有一定誤區,認為花樣跳繩運動對運動技能要求太高,中小學生接受不了,開展起來有難度,但實際情況是花樣跳繩運動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適當調整難度,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打到練習和鍛煉的目的。
(2)學校領導對學校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支持度調查分析。

表2 學校領導對學校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支持度(N=12)
調查發現:有41.66%的學校領導對花樣跳繩項目在本校的開展是持比較支持的態度,還有34.27%學校領導十分支持,10.43%的人選擇了態度一般,不太支持的有3.64%,通過調查了解,不太支持態度的原因是對花樣跳繩運動還不了解或者存在有誤解,大部分的領導都對一該項運動在本校的開展給予的支持與肯定的態度。
(3)學生對花樣跳繩項目的態度分析。
分析發現:有98人選擇了非常喜歡這個項目,占總數的50.25%,有51人選擇了比較喜歡這個項目,占總數的26.15%,有34人選擇了一般,占總數的17.44%:有7人選擇了不太喜歡,占總數的3.59%,有5人選擇了不喜歡,絕大多數的中小學生比較喜愛花樣跳繩項目親身參與到花樣跳繩這個項目之后,能讓人體會到愉悅的心情,同學們都樂于和喜愛這項運動。

表3 學生喜愛花樣跳繩項目的調查(N=195)
(4)對花樣跳繩運動生理負荷的初步測定與分析。

表4 花樣跳繩項目生理負荷測定結果情況(單位:次/分)
從表4可知,實驗組3次測定的全運動過程平均心率均在120一140次/min范圍內,這符合我國學者提出的運動健身有效心率的標準,三次測定的運動指數均為1.79,可見三次活動的生理負荷強度均屬于中等負荷,這有利于鍛煉身體和增強體質,結果表明,花樣跳繩運動的生理負荷安排是合理的。
2.2、花樣跳繩項目推廣的進一步思考
(1)改進花樣跳繩運動的訓練方法和教學。
花樣跳繩項目向簡單化,趣味化發展,抱著一切為了學生健康的思想,創設豐富的情境,活動生動有趣,體育教學是互動式教學,教師更新教學思想,轉變觀念、花樣跳繩運動教學不是為了運動的強度和密度,而是教師激發和保持了多少學生的運動興趣,學生有多少人參與運動,學生達到健身為目的。
(2)加大師資力量的進修與培養。
將花樣跳繩引入學校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為了能讓其健康持續的開展下去,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教師應掌握先進的花樣跳繩教學訓練的手段和方法,加強花樣跳繩教練員的業務能力方面的培養,加大體育教師進修學習與培訓的力度。
(3)建立學校花樣跳繩項目興趣隊。
學校根據自身情況組建花樣跳繩項目的訓練隊,能夠充分體現出學校的特色,更能夠帶動更多的學生自覺參加進來,更對花樣跳繩運動的推廣普及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田徑運動會上、在文化節上、在大課間上安排一些花樣跳繩的項目,使全校師生進一步了解花樣跳繩運動。
(4)加強項目宣傳,提高社會關注度。
要加強花樣跳繩運動的推廣,在現階段對其加強宣傳尤為重要,宣傳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讓花樣跳繩項目得到順利推廣,更在于呼吁全社會對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予以關注,并為其創造良好的發展氛圍,跳繩運動因其對心血管方面積極的功效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社會注目的焦點,得到了社會廣泛的支持,隨著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日益顯著,己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跳繩運動在陽光體育運動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并且收到了積極的效果。
(5)加快花樣跳繩運動的理論研究。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只有擁有科學理論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當前花樣跳繩運動的推廣還屬于初級階段,花樣跳繩運動的理論還未成體系,只有一些零散的信息,還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系統的組織與編排,讓人有理論可依,有規律可循,在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將具有民族特色,價值鍛煉高,組織靈活的花樣跳繩項目編入體育教材內容,不僅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形成學校體育教學獨特的風格,還能使花樣跳繩項目得到更好的挖掘和發展,同時還能呈現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無窮的活力和獨特的魅力。
3.1、結論
(1)沈陽市中小學學校領導及體育教師對推廣花樣跳繩運動大多數持支持的態度。學生參與花樣跳繩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非常高;
(2)對花樣跳繩項目的運動生理進行了初步的測定,結果表明花樣跳繩項目是屬于中等強度負荷的運動,對青少年的健康是有利的,為花樣跳繩運動在沈陽市中小學的推廣的可行性提供了生理依據;
(3)器材簡便、場地寬闊、危險性小,適合中小學開展的運動項目;
(4)花樣跳繩在沈陽市中小學推廣最重要的阻礙因素是教練員匾乏。花樣跳繩教練少、專業水平偏低,將影響該項目推廣與發展。
3.2、建議
(1)加大對花樣跳繩的宣傳,呼吁社會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關注,積極組織花樣跳繩運動的競賽和表演活動,吸引更多的熱愛者;
(2)加快教練員、裁判員的培養,以促進花樣跳繩的推廣與普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和開發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花樣跳繩練習內容、方法與手段的研究。為推廣與普及奠定良好基礎。
[1]朱應明.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應用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嘗試[J].體育學刊,2001,8.
[2]江波.國外跳繩運動發展動態[J].解放據體育學院學報,2005,4.
[3]陸成文.韓坤.跳繩接力比賽[J].中國學校體育,1999,1.
[4]姚麗芹.馬歡.潘世俊.集體花樣跳繩[J].中國學校體育,2001.
[5]周平.跳繩運動對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實踐[J].新課程研究,2008,12.
[6]趙士敏.武立國.有趣的跳繩練習方法[J].體育教學,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