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西、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海林 紀雙城 本報記者 周洋 ●柳玉鵬 青柴

北京時間19日一早,馬拉卡納體育場上的圣火熄滅,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殘奧會正式落幕。107金81銀51銅,中國殘奧軍團留給里約的,遠遠不止這些。正如美聯社所說,“中國殘奧運動員表現出來的頑強拼搏和愛國精神感動了全世界”。
239枚獎牌與4級培養體系
英國《鏡報》稱未滿24歲的許慶是殘奧會泳池里的“菲爾普斯”,他6歲因車禍失去手臂,12歲作為中國殘奧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選手首次參加雅典殘奧會,至今四屆共斬獲10枚金牌;體重只有47公斤的李麗青過去這一年經歷了踝關節骨折、十字韌帶斷裂、髖關節脫落,如今在里約柔道臺上奪得金牌;75歲的莊杏娣2002年從國家擊劍隊教練崗位退休后成了輪椅擊劍隊教練,莊奶奶帶領中國擊劍“夢之隊”收獲里約14枚金牌中的9枚,他們都被《鏡報》稱為“英雄”,“來到里約的4300名選手每個人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當一個人意志堅定的時候依然可以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他們從始至終都希望被當成真正的運動員,這正是殘奧會的偉大成就。”
此次里約殘奧會,中國派出308名運動員的“史上最龐大代表團”。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道稱,“自2004年雅典殘奧會以來,中國占據每一屆殘奧會的獎牌榜頭名位置,且常常以高出第二名接近一倍的獎牌數完賽”。俄羅斯隊因興奮劑事件沒有參加此次殘奧會,但俄新社也對中國隊持續關注,“從開賽第一天起,中國就在獎牌榜遙遙領先,一直保持到最后。在上屆倫敦殘奧會上,中國也位居第一位,獲得231枚獎牌。”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運動與休閑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鄭錦明告訴《環球時報》,中國在殘奧主要靠基礎大項田徑游泳拿牌,此外還有射擊、乒乓球、擊劍等小項輔佐,“很多殘奧項目比如接力,全世界只有五個以內國家能派代表隊。與奧運相比,中國隊的對手少太多”。成績的背后,更與中國“獨有”的殘疾人體育體制相關。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社會學教授盧元鎮介紹,中國目前實行“縣級發現、市級選送、省級培養、國家提高”的4 級聯動殘疾人競技體育培養體系。“ 發展殘疾人競技體育不能靠市場和社會。中國有8000多萬殘疾人,就業、教育等相對落后。為了幫助他們走向社會、自食其力,發展殘疾人體育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殘奧受多國重視
64金39銀44銅,英國殘奧軍團在里約位居獎牌榜第二,是1988年以來的最佳成績。鄭錦明告訴《環球時報》,與里約奧運會相似,英國在殘奧會成績的提升,也離不開國家的專項政策和投資。在9月9日和13日,英國國家彩票運營公司卡米洛特公司舉辦了兩場歐洲百萬特別抽獎。卡米洛特公司銷售渠道負責人詹姆斯·皮爾森稱,英國隊在里約奧運會取得的成功,為國家彩票帶來積極影響,“我們每年可以籌集到8000萬英鎊左右的資金支持競技體育,并資助超過1300名運動員備戰里約”。
在英國,里約殘奧會由BBC旗下的電視四臺(Channel4)獨家轉播。在距里約殘奧會開幕還有一個半月之時,該電視臺就開始宣傳造勢。相比奧運會籃球比賽,很多英國民眾對輪椅籃球更感興趣——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不少比賽看臺空蕩,但半個月之后的殘奧會收視率卻連創新高,現場門票更是被“秒殺”。英國《金融時報》稱,面對全國輿論的要求,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宣布殘奧會結束后,將在曼徹斯特為英國的獎牌得主們舉行一場勝利大游行,倫敦也計劃舉辦單獨的慶祝活動。
有人歡喜有人愁。烏克蘭在里約殘奧會位居獎牌榜第三,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和烏克蘭總理格羅伊斯曼在社交網站臉譜大贊“烏克蘭殘奧運動員是英雄!”“榮耀屬于烏克蘭”;作為下屆殘奧東道主,日本殘奧隊卻在里約一金未得,日本殘奧委主席鳥原光憲“感到遺憾”,并稱將在賽后作總結,修改面向2020年東京殘奧會的強化訓練計劃。
巴西三屆盛會“非凡”
“非凡”——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在閉幕致辭如此概括里約殘奧會。“巴西終于結束了長達1192天的體育盛宴”,美聯社稱,從2013年足球聯合會杯開始,巴西在2014年承辦世界杯,上個月舉辦奧運會,如今又在45000名觀眾的歡呼下送走殘奧會,“巴西共花費300億美元來承辦這些賽事,里約的地鐵和公共設施大幅改善,奧運村未來會變成高端商務區,更重要的是,這些賽事掩蓋了巴西最近幾年經濟下滑和政壇的動蕩,讓巴西人民提升了自信”。
英國《鏡報》也認為,雖然巴西一度遭受各種非議,但最終克服諸多困難獲得成功,“殘奧會開幕前一星期曾爆出只出售12%的門票,但11天比賽結束后,共計210萬張門票賣出,歷史上僅次于2012年倫敦殘奧會”。
《環球時報》記者在巴西了解到,當地民眾很支持殘障事業,很多學校組織學生集體購票去看。與相對昂貴的里約奧運會門票價格相比,10雷亞爾(約合20元人民幣)就能近距離接觸殘奧賽事,也讓更多民眾參與進來。▲
環球時報2016-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