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軍
摘 要: 由于我國的高等教育升學是通過考試的形式篩選的,因此高中語文成為高中生迎戰高考的重要備戰學習之一,其學習氛圍及方式有所改變。高中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高中生的命運,因此得作文者得天下。本文主要探究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作文能力進行培養,并且讓高中作文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
關鍵詞: 高中語文 高中作文 實用性 創新性
現如今,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已經與以往的教學方式大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高中生即將面臨的高考,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方式已經從只有一年備考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三年都在備考的教學方式,從學生上高中的第一天起,就把高中語文的教學轉變成高考前的備戰教學,從高一開始為迎接高考作準備,那么在高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就要有一種全新的高中作文教學模式,對傳統教學方法不斷完善,讓高中作文教學更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克服傳統高中作文教學的弊端。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在我國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排除其他語文知識的教學,單從作文教學方面而言,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觀點則認為,高中作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使其自己寫作,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擬定題目讓學生在幾個課時的時間內完成寫作。在作文教學時間的安排上,通常都是給學生兩個課時的創作時間,一節課用來構思,另一節課用來寫作,并且通過學生朗讀評比后,再由教師對學生的文章進行總結和分析,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完善自己的文章,提升寫作水平。在這種作文教學方式下,相對教師而言,其教學方式是正確的,并且通過對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對學生的作文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并且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同之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高[1]。
但是,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很多學生的時間會因此浪費掉,甚至是給予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經過實際調查,真正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而得到收益的學生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絕大多數都不會認真按照教師的方法做,大部分人會趁著作文課的時間休息,有的學生會利用作文課的時間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真正按照教師的方式學習作文的學生微乎其微,因此,這種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學習的作文教學方式的初衷理念是非常好的,但是不適合在實際作文教學中應用,否則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對作文的學習更懈怠[2]。
二、強化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性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體現在可以透過特定的策略培育學生,使學生在一段時間的積累后提升寫作水平,并掌握作文寫作的重難點。這類固定模式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且在高考來臨時,會幫助學生寫好作文。例如:以實用性的教學觀念為基礎,老師應教授學生把握自己作文的閃光點。比如:別具匠心的開篇極容易抓住閱卷老師的眼球。恰到好處的結尾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全文定下一個基調并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首尾均有閃光點的作文自然能夠獲取高分。所以,老師以作文教學的實用性為切入點,將作文教學內容分成不同的版塊很有必要。例如:在作文的開題演練中,老師應利用不同的作文題材,讓學生練習開篇寫作,并督促學生做好學習筆記,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提升寫作水準。
三、強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性
相較于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創新性地提出好像在唱反調,實則不然,在高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實用性與創新性是互為補充的,并且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寫作中總有十分出彩的作文誕生,甚而獲得滿分。然而這樣的作文相比較其他作文主要的區別在于其創新性,創新性的作文總能帶給閱卷老師驚喜,也是一次全新的作文革命,但是這樣的作文是有風險的,假如寫出來的作文主旨鮮明、論據充足、論點明確,那么就很可能得到高分;如果寫出來的作文與前面所述情況相反,則極有可能得到低分甚至零分。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對于學生作文創新性的培養是培養學生作文寫作能力至關重要的一部分[3]。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對于即將面臨的高考,高中作文教學應注重寫作的實用性,并且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在短時間內得以提升,在面對高考這一重要的人生考驗時獲得高分。然而,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使用素質教育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學過程中不能故步自封,要巧妙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234-235.
[2]徐進.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109.
[3]劉曉斌.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5,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