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治松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實力逐漸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作為世界大國,我們與其他國家的來往交流日益密切。目前國際上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語言,我們不能一味地要求對方學習漢語,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國非常重視英語的學習,那么在兩國甚至多國的交流中,異國之間的對話需要翻譯才能進行,而翻譯的質量直接決定國與國之間交流的品質。基于我國高職實用翻譯教學的現狀,有必要探討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希望可以對高職英語翻譯教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育 實用翻譯教學 模式構建與應用
什么是翻譯?英文中是單詞“Translation”,解釋就是“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這只是關于翻譯的一個概念化的釋義,其實翻譯是語言之間、文化之間、社會之間的交際活動,不僅僅是簡單機械的語言的轉換,在翻譯的過程中,反映出不同社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一、我國高職英語實用翻譯教學現狀
(一)學生態度有待糾正,基礎不扎實。
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只是為了應付翻譯考試,帶有功利性目的,不能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做打算,只計較近期的得失,普遍認為只要完成老師布置的翻譯任務就算完事,而不考慮自己是否真正學到東西。長此以往,學生的知識會出現越來越大的漏洞,導致基礎不扎實,知識結構不全面、不完善,無法完成預期的翻譯工作。
(二)對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不熟悉。
學生自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學生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對兩種或多種語言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帶著固有思想先入為主,再加上對西方文化本身就不夠熟悉,直接影響翻譯的準確性,導致兩國語言、文化的交流出現障礙。如“dog”一詞在中國是“狗”的意思,“lucky dog”在外語中卻表達“幸運兒”的意思,在中國會讓人產生罵人的誤會。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我國教育的通病是注重知識而忽視實踐,所以高職英語實用翻譯的課程設置是以筆譯為主,而忽略口譯的重要性,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口譯課程的安排,這樣致使大多數學生逃不出“紙上談兵”的藩籬,口才得不到鍛煉,在實際的翻譯活動中沒有輕松自如的談吐風范。
(四)教材的更新速度太慢。
翻譯教學中教材的使用版本不一,甚至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教材,這樣學生學習的課程難度不同,教材長時間不改變,內容陳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過時的翻譯知識是不可能讓學生有明顯的進步的。
(五)教學方法單調乏味,不切實際。
陳舊的教學內容,不合理的課程設置,導致教學方法的單調乏味,與實際嚴重偏離,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師大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大都是被迫接受,囫圇吞棗,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改善當前實用翻譯教學現狀的策略
(一)在教學主體方面轉變教學模式。
首先從教師方面說,就是提高自身素質。一個老師的單方面素質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而是要提高整個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作為一個老師,自己應該掌握比學生更全面的知識,更熟練的翻譯技巧,更從容冷靜的心態,并把這些傳授給學生。其次就是要把學生作為跟老師同等的主體,發揮學生和老師一樣的主體作用,大多數的教學課堂上,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更多時候,學生把學習看做一個任務而不是一種成長。相反,把學生當做主體,教師更多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與學生互動、交流,這樣才會極大地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才會真正對翻譯這個專業或者這個工作感興趣,才會投入百分百的熱情對待翻譯這門學科。
(二)在教學結構方面轉變教學模式。
第一,調整知識結構,合理設置課程。把以筆譯為主的課程設置改變為筆譯口譯占據同樣比重的課程安排,在學生學習翻譯理論的同時,注重他們的翻譯經驗,為他們盡可能多地提供實踐機會,在實際翻譯的過程中歷練自己的翻譯水平。
第二,關注教學動態,及時更新教材。時刻關注高職英語實用翻譯教學大綱的動態,了解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合理制訂教學方案。緊跟時代步伐,及時更新教材,時時關注學術研究的新成果,使學生的翻譯內容跟時事同步,接觸一些固有的翻譯名詞,才能翻譯得更準確,更貼切,更讓人信服。
第三,完善教學理念,引進多元化教學方法。進一步完善教學理念,不是打造盛放知識的容器,而是要培養專業知識全面、翻譯技能過硬、整體素質過人的全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
(三)在教學方法方面轉變教學模式。
把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引進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再只是由老師單調地講解有關翻譯的知識,更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交流,在共同學習中提高翻譯水平。在課堂上采取新穎別致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播放翻譯現場的視頻,使學生提前熟悉工作環境,進行有關英語實用翻譯的講座等;只重視理論知識還不可行,多多為學生提供翻譯的機會,也可以舉行不同范圍的翻譯競賽,成立英語實用翻譯社團,學生自發進行翻譯,與他人相互切磋,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將知識學以致用。
這次關于高職英語實用翻譯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的探討具有重要意義,教學模式的轉變,無疑為僵化的教育體制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翻譯教學工作質量的提高,不無夸張地說,小到教師與學生,大到我國的教育制度,都會受益匪淺。翻譯教學工作的質量提高,那么翻譯人才就增多了,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國在外交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