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玲
[摘 要]賞識教育是教師運用期待、諒解、賞識、引導、表揚和鼓勵等方式來激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生信心、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成功的關懷性的教育語言。利用賞識教育,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愛每一個學生;講究賞識有度,做到持之以恒;講究賞識有法,多運用激勵性語言。
[關鍵詞]英語教學 賞識教育 有效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4-029
在全面推進高效課堂的今天,課堂評價以及賞識教育的話題再度成為教育關注的焦點。這對教師有效運用語言評價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賞識教育的實施、激勵性語言的運用。賞識教育、激勵性語言是教師最富有激情、最具有教育效果和在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中運用最廣泛的教育語言。
但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比較注重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而往往忽略了通過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教育。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有效運用語言激勵能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促進學生智力與人格的全面發展。下面筆者就任教的兩個班級所學的同一教學內容進行比較分析。
【實錄1】四(4)班“Drawing in the park”教學片段
上課伊始。
T:Class begins.Good afternoon,boys and girls.
S:Good afternoon,Miss Guo.
(此時是下午的最后一節課,學生們又累又餓,反應有點遲鈍)
T:Boys and girls,youre the best. Lets sing a song loudly.你們永遠是四年級幾個班級中最棒的,所以,上課起立、問好都應該是最棒的,聲音最洪亮的。(教師豎起大拇指)我們四(4)班的每個成員都是最棒的,第一名永遠是我們的,大家有沒有信心?
S:有!(聲音大而且洪亮)
(Sing the song《What can you see?》loudly)
此時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激情,聲音洪亮,每一個學生的激情都被調動了起來。可見,上課前恰到好處的問候能在一開始就調動起班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教師應充分運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上課中,教師讓小組練習:“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Can you draw...?Sure.Its easy. / No.Its difficult.”之后,教師讓四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能說的句子最多,并給予其圖標貼在黑板上。四個小組成員爭先恐后,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連班上學習成績稍弱的學生也躍躍欲試。學生一掃上課前委靡不振的狀態,順利進入了下一環節的表演Cartoon部分。
T:Now,boys and girls.(屏幕展示)You are perfect today.Lets act the cartoon.Who wants to be Sam?Who wants to be Bobby?此時,教師邊說邊拿出事先做好的動物頭飾,四人小組扮演:Sam、Bobby、tiger、boat)
此時所有學生激情高漲,爭著表演,而我特別留意班上平時學習稍弱的學生。班上有一個不愛學習但很聰明的學生,在與他的相處過程中我發現,如果我實時給予一些激勵性語言,他上課過程中就會很積極并認真聽講。于是,我果斷地把老虎面具帶戴到了他頭上。他的表演讓我和全班同學大吃一驚,我立即舉起他的手,并說:“Well done.Youre very good.Excellent!”全班報以熱烈的掌聲。班級的整個學習氛圍很融洽,一節快樂的英語課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每個身在其中的學生,包括我本人都覺得意猶未盡。
【分析】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因此,教師的心理應該充滿賞識的陽光,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優點,甚至要將學生目前的缺點當成是未來的優點,堅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英語。教師只有了解并且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個性與不同長處,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細微進步,才能讓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讓學生在“I can”的心態中不斷進取,向著更高、更遠、更美好的目標努力。
英語教學中的賞識,要求教師對學生的長處應采取“小題大做,無限夸張”的做法,即使學生回答錯了,教師也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并給予鼓勵,不斷增強學生參與交際的信心,讓學生在教師的賞識以及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學習英語。
【實錄2】四(5)班“Drawing in the park”教學片段
上課開始。
T:Class begins.good morning,class.
S:Good morning,Miss Guo.
(此時是上午的第三節課,第二節是體育課,學生們滿頭大汗,還沒有完全感知已經上英語課了,課堂氣氛極差,而此時的我并沒有像在四(4)班上課那樣去激發他們的熱情,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訓斥之類的話語,訓斥后學生們的上課熱情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
上課中,教師出示課件,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句型讓學生進行四人小組活動,練習:“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Can you draw...?Sure.Its easy. / No. Its difficult.”此時沒有采取競爭機制,而是讓學生同桌之間對話,并請學生在位置上開展一問一答。
T:Now,who can try?(指向兩女生)You,two,please.
S1:What can you see?
S2:I can see a boat.
S1:Can you draw the boat?
S2:No.Its…(該學生difficult這個單詞不會發音,就胡編了發音,使全班哄堂大笑)
我準備換一組學生再次示范該句型,但班上學生舉手發言的寥寥無幾。此時,我又說出了諸如訓斥類的話語,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差,連一些好學生也不配合。
【分析】在我們的賞識教育中“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方法”。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過分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而要查找原因,并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我們不能發現學生有了差錯,就恨不得他馬上改得一干二凈,成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應引以為鑒。針對學生身上出現的缺點和錯誤,我們也要大膽地批評。不過這種批評應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提醒式”批評,總的原則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上述案例中,教師犯的最大錯誤就是發現了學生的差錯,卻一味指責,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對兩個不同班級,同一教學內容的執教,不同的教學效果的反應,使我深深體會到賞識教育是時代的需求,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面向未來的教育。它能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學會”過渡到“會學”。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激勵性語言使用的有效性。
一、加強自身修養,愛每一個學生
賞識教育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寬廣的胸懷和仁慈的心靈。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加強品德修養,熱愛教育事業,要具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要一視同仁地善待每個學生,不以學生成績的好壞為準繩。賞識教育不僅需要教師能夠熱愛學生,而且要善于發現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因此,教師要擁有較高的知識素養,掌握好教育教學所必備的專業技能。
二、講究賞識有度,做到持之以恒
賞識要正確客觀地進行分析,要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根據真實需要進行表揚、鼓勵。教師不能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牽強地賞識,這不僅對學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會影響周圍的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賞識的虛偽,同時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同樣,賞識也不能過度,這會導致學生對自己認識不足,從而產生自滿、自傲的心態,稍遇不順就會一蹶不振。同時賞識還要因人的性格而適當操作。例如,對膽小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對調皮、好動的學生,要適當賞識,同時要多提新要求,引導他們克服不良習慣。部分教師對學困生的教育一開始總是熱情較高,不斷鼓勵、幫助,但當付出一定勞動而得不到回報時,就開始失望、懷疑學生的能力,甚至對學生挖苦、諷刺,從而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降低了學生對自我的良好評價,并對學生自信心的形成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并要做好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三、講究賞識有法,多運用激勵性語言
教師是進行賞識教育的主要行為主體,而賞識教育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對學生閃光點的發現。這就要求教師要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抓住其優點并將之放大。賞識時還要注意藝術性,即發現學生的優點要及時運用肯定性和激勵性語言進行賞識。如:“good,good,very good”“well done”“perfect”“You listen to me very carefully,thank you.”而學生犯錯誤時,教師的態度要寬容,批評的語言則應婉轉,如:“Plea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my question.”在英語課堂上,有的學生怕出錯不敢張口說英語或聲音太小,教師可以說:“Take it easy.I believe you can do it.Try again.”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從發現和尋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入手,幫助學生找到自信,盡最大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爭取讓學生把學習英語當成一種興趣愛好。實踐證明,進行賞識教育,有效運用激勵性語言是促使學生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之一,是促使學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其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