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靈
摘 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物理學習感興趣時,就會積極探索研究物理知識,通過自己努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興趣,以及學生學習興趣與教學效果的關系進行總結。
關鍵詞: 高中物理 興趣培養 教學效果
作為一門以實驗操作為基礎,概念教學為重點的自然學科,物理向來是學生感到比較難學的一門課程。經過了初中物理學習,學生已經對物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并不深刻。通常學生對剛開始接觸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但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實驗無法理解,對于知識無法吸收,導致興趣慢慢缺失,特別是物理考試成績不夠理想,這也是導致學生由初中升到高中后,不太喜歡物理的重要原因。
通過前車之鑒,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只有學生對物理學習感興趣了,才會積極主動地學習,使教學效果顯著增強,從而使教學目標順利完成。那么,高中物理老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從初中升至高中,對于新高一同學而言,物理是他們感到非常難學的一門學科。在初升高的過程中,由于物理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感到更加困難,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和熱情。
何為學習興趣?簡單地講,是指學生為了探索知識而進行的一系列定向活動,這種活動是能夠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動力。因此,要想使學生積極地探索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當學生對此感興趣時,這種情況才能發生。所以,高中教師要想使學生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才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物理教師重視對學生興運趣的培養,是物理課堂教學的第一要務。
二、高中物理教師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
傳統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的現象一直存在,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僅是機械學習,根本無法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逐漸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不喜歡物理。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物理學習興趣,高中物理教師必須推陳出新,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創建新的教學方式。
1.教師善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教學。
高中物理老師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本身專業素質提高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初中到高中,物理學習深度慢慢加深,一些書本上的物理實材很難從現實中找到,遇到這種情況,教師不可以略過不講,而是可以換一種思維教育學生,如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設備、視頻等手段,讓學生更加形象地認識物體,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合理使用物理實驗引導學生學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想要更好地學好物理,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是獲得物理知識的重要方法。通過讓學生具體進行實驗操作,很容易讓學生對物理產生好奇,積極主動地研究,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會不斷提高。相反的,如果高中物理老師只進行書本教育,而不進行實驗教學,很容易就會讓學生感到物理學習枯燥無味,從產生厭煩心理。
要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物理老師必須盡可能多地開展一些實驗課,主導和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學習“摩擦力”這堂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文具盒,一根繩子,一個彈簧秤,一條毛巾:首先,將繩子的一端綁在彈簧秤上,另一端綁在文具盒上;其次,在光滑的桌面上,輕輕拉動文具盒,找到剛好能使文具盒動起來的力,記錄下彈簧秤上的讀數,重復2次;最后,在桌面上鋪上一條干燥的毛巾后,在粗糙的毛巾上輕輕拉動文具盒,找到剛好能使文具盒動起來的力,做好記錄,并重復2次。這樣學生可以看到,在毛巾上用的力要大于在光滑桌面上的力,這就是摩擦力的作用。
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實際操作掌握知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會更高,對物理內容更加記憶深刻,物理教學效果會更好。
3.聯系實際生活教學,誘發學生興趣。
高中物理老師進行物理教學時,僅靠書本上抽象的知識是無法完美完成教學任務的。應該多聯系實際,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物理學習,比如,學生學習“超重和失重”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感受電梯上下運動,突然加速,突然減速的感覺,這樣會更好地理解失重與超重。
總之,高中物理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不僅對學生發展有很大的好處,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提高物理水平,還可以強化教學效果,保質保量地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越琴.淺談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4(20).
[2]田鐵柱.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
[3]劉詠梅.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校園(中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