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艷昀
在每個幼兒園里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中,肯定都有繪畫。這是因為幼兒的天性就喜歡亂涂亂畫,他們把亂涂亂畫作為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表達自己的心情。自己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繪畫活動恰恰符合幼兒的天性,反映了幼兒的本性,能促進幼兒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繪畫教育活動在素質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以兒童畫為美術特色,通過欣賞、創作等方式豐富幼兒的繪畫經驗,提高幼兒繪畫的技能技巧,以培養幼兒運筆的力度,鼓勵他們大膽畫為重點,營造良好的美術氛圍。本學期我從我班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出發開展教研活動,在孩子現有水平的基礎上注重想象、創造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孩子的繪畫水平和審美情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在活動中萌發孩子的想象意識
繪畫對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游戲。繪畫需要很強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可是,一些老師和家長在讓孩子學畫的時候,只注重繪畫技巧的運用,孩子的畫中如果只有技巧而沒有童趣,那么這樣的畫有什么意義呢?因此,我們不能以像不像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象力。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幼兒改變思路肯定幼兒的想象,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
例如在《太陽公公穿新衣》繪畫活動中,教師可提出疑問:“太陽都是紅色的嗎?”讓幼兒知道太陽光有七種顏色;用不同的墨鏡看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太陽。當幼兒了解、嘗試了的時候,教師及時加以肯定,就會發現幼兒選用了不同的顏色畫出了不同的太陽。隨即教師可以提出疑問:“太陽一直是圓圓的臉嗎?”孩子們就會對太陽的外形進行裝飾:圓臉、長臉、三角臉、梯形臉、花型臉、長頭發、短頭發、卷頭發……通過教師的提問,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物象。
教師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幼兒,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幼兒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二、啟發想象意識,提高創造能力
幼兒有豐富的想象力,喜歡把喜愛的東西夸大和美化。因此,我們就要給幼兒充分的精神自由、想象自由和表現自由,讓他們感受到自我創造、自我表現的極大樂趣。為此,在繪畫、泥工、玩具制作中,要注意在傳授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自我創造。如在畫《捉迷藏》時,有的小朋友在人的身上畫了翅膀,飛到樹叢中藏了起來;有的小朋友畫了從門后露出來又細又長的手腳,卻不見身體;有的只畫了頭,沒有身子,然后畫上土和草,表明身體在地下。從成人的角度看,這些作品荒誕可笑,但它們確實神氣活現,趣味盎然,是創造的結晶。這樣,在他們的畫筆下,不僅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畫面,而且勾畫出了許多傳奇色彩形象,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意識,增強了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欣賞作品,開發幼兒的想象力
幼兒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潛能,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具體的做法:及時地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
幼兒的美術創作是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幼兒互相學習借鑒的成分,因此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做法是教師及時介紹幼兒有創意的表現,引導幼兒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想象和創造。在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應把幼兒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幼兒既樂于觀賞那些技能高、創造性強的作品,又能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
我認為幼兒學習技能的內驅力來自在內容的吸引下產生的強烈的自我表現的愿望。我們選擇了那些有足夠吸引力的內容并進行藝術加工,認真研究內容與技能的內在聯系,把技能表現自然地融入內容之中。當幼兒經常采取某種造型形式、表現方法時,我們開始考慮以提出疑問幫助幼兒改變思路,避免形成一種僵化的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首先,提倡幼兒創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創作,不滿足于已經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樣”具體化、明確化,如大變小、高變低、紅變綠、左變右,等等。如在組織幼兒學畫鳥時,我們不但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愛的蝴蝶,而且鼓勵幼兒畫想象中的蝴蝶,頭、身體、翅膀、眼睛、嘴巴、花紋什么都能變。在我的啟發下,大家畫了很多很特別的蝴蝶。幼兒通過創作表現了美好的愿望,由此帶來的驚喜和成就感便成為幼兒繼續進行創造的動力。
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幼兒在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自由積極地進行表現和創造時,老師要及時充分地觀察和了解到每個幼兒的狀況并及時進行引導,幫助不同能力的幼兒提高美術創造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幼兒的現有水平確定他們的最近發展區,使幼兒陶醉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中,為幼兒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一學期的培養,孩子們的進步非常明顯,由不敢畫、需要老師幫忙到大膽作畫,由色彩單一到色彩豐富,作品越來越完整、越來越精致。繪畫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目的應該是引導孩子去想象、去創新、去表現。在繪畫活動中,我們應該多一點理解,多給孩子一點創造的空間。以接納、尊重的態度傾聽、鼓勵、支持,讓他們畫自己所想,支持他們富有個性、創造性的表達。孩子們的畫卷中有夸張,有絢爛,有真摯,有童趣,那是份只屬于孩子的獨特,讓我們保護這份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