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要:“減負提質”是新課程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重要理念。減負不減質,還要提質,這就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地上好每一節語文課,一定能讓語文課堂更高效。文章探討了“減負提質”理念下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語文;課堂;高效
現在,“減負提質”這個要求提得很好。我們確實應減輕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參加活動、鍛煉身體、做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能使小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減負不減質,還要提質,這就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做到呢?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據我的觀察了解,現在有部分語文教師課前準備不充分,上課很隨意,目的性不強;有的老師雖然也認真備了課,但大體上是照搬教案或教參,沒有結合自己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語文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實則是做了很多無用功,學生一節課下來收獲不多,語文課堂的效率還不高。我們需要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我認為,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端正教學思想
我們身為人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把教室里坐著的學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要為孩子們的身心全面發展著想。要力爭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不給學生布置一些重復式、機械式的作業,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學得好,學得輕松。
二、課前精心準備
課前精心準備是高效課堂的保證。上每節課前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吃透教材,清楚每篇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班上優、中、差生學習狀況,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然后依據教學目標決定采用什么具體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著重思考怎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光是有教師的精心準備還不夠,教師還應指導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文,讓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師生課前的充足準備,為高效的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課堂教學扎實高效
上課一開始,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吸引住學生,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按照精心設計的教案授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反應,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做適時的調整,能鎮定、隨機應變地處理課堂上的新問題。
課堂上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能自己讀懂的內容就不必講解,學生之間通過討論能解決的問題,也不必講。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不能光顧形式熱鬧。每一次讀,都要給學生提出要求,有目的性地朗讀,讀中有思,讀有所獲,不能為讀而讀。小組合作學習也不能流于形式。在學生合作學習時,小組內要有分工,讓每個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其中,要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合作。老師要全程參與指導,而不是袖手旁觀。
高效的課堂,必定是注重實效的,要讓學生每一節課都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能力得到發展,培養他們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還需做到:精心設計提問,問題不能膚淺,要能體現重點、難點,能促進學生思考。提出問題后,要留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思考,不要急于把知識“塞給”學生,要讓學生慢慢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問題。課件的使用及板書不能只求花哨,要緊扣主題,簡練,為教學目的服務,運用得恰到好處。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思維要保持清晰,不要只圖自己講得高興而偏離教學目標,產生一些無效勞動,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
四、課后及時反思
要想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高效性,及時的課后反思也十分重要。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曾列出這樣一個公式: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確,教學反思能夠將教師的智慧激活,可以說是促使教師快速成長的催化劑,也是一位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若想真正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實效性,就應在課后進行及時的反思,如在上完一節課后,自我追問一下“這節課的教學有效果嗎?”“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效果會更好?”“哪里需要改進?”“學生在這節課上學習興趣表現得濃厚嗎?”“學生有沒有做到認真聽講?”等,然后及時寫下自己的成功與不足,總結經驗教訓,與同事多交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當然,要想自己的每節語文課都高效,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勞動,持之以恒,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專業素養,擁有一份對教育事業的愛。所以,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努力地上好每一節語文課,如此,學生才會對語文課產生學習熱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才會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張 霞.改變教學策略,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綜合),2012,(19).
[2]葉 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1).
(作者單位: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南華宮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