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樹安+丁關東
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和運用能力,交際是兩人或多人互動的過程,互相分享信息,而聽說能力則指學生對信息的捕捉能力。然而,與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小學無論在教學條件、教師教學觀念等方面都較為落后,學生單純接受知識,不敢開口,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方法亟待改進。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總結了培養農村小學生英語聽說習慣的策略。
1.引入課堂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英語這種從未接觸過的語言時,自然會感到難度大、無從下手,所以教師要采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積極融入英語聽說練習中。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模仿與學習能力也很強,有助于其學習第二語言。農村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分析和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如好奇心強、表現欲強、好動、愛玩等,在培養其英語的聽說習慣時,適當引入課堂游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大腦神經細胞會處于興奮狀態,思維更為敏捷,這樣學生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智力能得到較大發展,可以有效吸收新知識,所以教師應盡量以游戲形式展開聽說練習。例如,根據小學生愛畫畫的特點,以邊聽邊畫的形式開展聽力題練習,用錄音機播放或者由教師朗讀:“Draw a big house,color it yellow,in front of it there is a tall tree,color it green.”學生對畫畫的興趣驅使其認真聆聽,學生可以向朋友、同學、家長等送出自己的作品,而教師要及時肯定和稱贊完全做對的學生,并給予小紅花或笑臉等加以鼓勵,維持其對英語聽力的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在具體的行動或指令中融入聽力練習,先按照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等均衡分組,接著開展小組競賽,說出show me a pencil,touch your nose,bend down low,open the door等簡單的指令,成員做對小組可獲得一分,最終分數最高者獲勝,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在口語練習中,教師要營造生日聚會、動物園、旅游、餐廳、購物等和生活相貼近的情景,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表演,對所有學生給予鼓勵,增強其自信心,鍛煉其勇于開口的膽量,同時提高其口語能力。
2.注重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遞,要求學生機械記憶單詞、句型等,忽略了語感的培養,大部分學生語感弱,更有甚者毫無語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對語言運用范圍進行拓寬。聽、說、寫同閱讀一樣,也可分為精和泛兩種學習方法,在講解教材時,教師要注重細節,即“精講”,介紹課外發展知識,如小故事、智力開發報等時,可簡單帶過,即“泛講”。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為達到這一點,教師在校園中應多使用英語和學生交流,避免學生過于依賴漢語,同時采用聲音、簡筆畫、實物、圖片等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再次要鼓勵學生多積累,及時記錄常用詞語、優秀的短文和句子等,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熟悉之后才能恰當運用,具備良好的英語語感與較高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在音標教學中,要適當采用音形結合方法。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突出展示單詞中某個字母的音標,使其發現讀音和字母的聯系,從而提升語感。在日常教學中,積極營造良好語言環境,如開設英語角、每日用英語問候學生等。最后,要向學生介紹中西文化差異,使其了解西方文化及有用的交際技巧。
3.傳授學習方法,開展教學活動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始終是講解詞匯和語法,導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普遍偏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秉持實踐性和交際性原則,增加聽說練習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激發和保持其英語學習興趣。在聽力測試中,因為學生的語感較為薄弱,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信息鏈或關鍵詞,在短時間內閱覽聽力材料時,立即聯想到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單純傳授知識所達到的效果遠不如傳授學習方法獲得的效果好,所以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處于發育階段,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強,難以對死板的講解產生強烈興趣。所以教師應靈活展開教學,采用適當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方法,增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班級英語周報”、“英語興趣小組”、“小廣播”、“角色扮演”、“故事坊”、“英語角”等,調動學生思維,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其自學能力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之中,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家長參與其中,見證學生的進步,給予學生鼓勵,提高其聽、說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比如應用Flash動畫與多媒體課件刺激學生的聽覺與視覺感官,集中其注意力;利用班級博客、校園網、遠程教育網等信息技術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方便其自主學習。
聽和說是英語的兩項基礎能力,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且對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有很大影響。農村小學生并無英語基礎,且成長過程中缺乏英語環境,自然難以有效提升聽說能力,教師要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其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營造良好的聽說氛圍,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英語聽說習慣,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