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高峰
摘 要: 科技力量的不斷壯大,推動了傳播媒介的發展。其中,由于手機多媒體體積小、攜帶方便等優勢,逐步受到越來越多大學生的青睞。手機新媒體不僅可以方便大學生獲得重要信息資源,還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深遠影響。由于各種客觀存在因素的影響,手機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大學生在利用新媒體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面臨更大挑戰。采取有效對策促進二者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 手機新媒體 大學生 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更新,為手機新媒體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在此形勢下,如何將手機新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步伐,已經成為某些學者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
一、手機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與載體的相關性
(一)手機媒體的內涵
可以為信息的正常傳播提供可靠的平臺,即媒體。它的本質是信息收發的載體。而新媒體主要強調的是新技術影響下的媒體,對信息化技術的依賴程度非常高。作為數字化媒體,新媒體的主要特征體現在:互動性和數字化。其中,新媒體在實際應用中體現的互動性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相關學者指出:新媒體的概念不是固定的,不同時代背景影響下,它的概念會發生相應變化。即新媒體的概念具有相對性。
手機媒體主要指通過手機傳播信息。這種媒體的載體主要是手機,實際應用中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關系著自身應用范圍的大小。手機媒體不但結合了手機特有的功能,還是網絡媒體重要的表現形式,具有網絡媒體的一些基本特征。手機媒體的主要特征包括:(1)隨身攜帶。主要因為手機媒體的體積較小,方便用戶隨時使用,便于隨身攜帶;(2)信息傳播的實時性。作為數字化傳媒設備,手機媒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可以實時傳播信息;(3)交互性。手機新媒體的交互性強調傳播信息時多渠道選擇,可以單向傳播,也可以多項傳播。同時,用戶可以隨時將自己要表達的內容通過手機媒體發送到網絡平臺上[1]。
(二)手機媒體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及載體的相關性
手機新媒體的傳播特點明顯,如多媒體性、時效性、可存儲性等,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很大。但是,由于手機媒體中可能存在很多不良信息,可信度是低于傳統媒體的。相對電腦網絡媒體,手機媒體可以隨身攜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普及范圍更廣。隨著時代發展,電腦網絡媒體與手機媒體將會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擴大各自應用范圍。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環境較為復雜,傳統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具體的教學需求。同時,受到互聯網影響范圍的擴大,對于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合理科學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了相關教育方式轉變的步伐。在此形勢下,有關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理念應運而生。主要指能夠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對相關教學活動提供一定輔助作用的實體。手機媒體的出現,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目標的實現產生了積極影響[2]。
結合目前手機媒體發展現狀,可知它在未來應用中將會逐漸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參考依據,主要體現在:(1)良好的交互性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2)便攜性方便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正常使用;(3)整體的優越性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理論傳播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使用狀況調研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概況
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使用情況,研究工作開展中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發放問卷的總數量是1600份,最終收回了1573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8.3%。。在這份問卷調查對象組成中,男生總共為820人,女生為753人,二者所占比例分別為52.1%和47.9%。
在對大學生使用手機媒體基本情況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大約有82.6%的大學生認為手機媒體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認為手機媒體可有可無,實際存在價值不大。通過對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發現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手機。同時,手機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娛樂消遣的主要工具。隨著手機媒體業務能力的增強,大學生利用手機媒體獲取社會生活類信息非常頻繁,娛樂信息及時政信息的關注度比較高[3]。
在對大學生利用手機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大學生認為學校通過手機平臺發送的信息是可有可無的,更希望學校多發送一些關系到自身、社會或者校園的信息。同時,調查活動中發現,大學生更希望學校利用手機媒體多開展就業創業教育活動,客觀反映學生對自己未來能否順利就業的擔憂。
(二)大學生使用手機媒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生都利用手機獲取一些重要信息。但是,頻繁使用手機媒體,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1)頻繁使用手機媒體,降低了大學生的學習成績。目前高校普遍采用點名制方式約束大學生的上課行為。但是,受到手機媒體的影響,大學生很容易對正常課堂秩序造成一定干擾。過度使用手機媒體,降低大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同時,相關研究資料表面,大學生不合理使用手機媒體,正常的生活習慣將會逐漸改變,學習效率明顯降低;(2)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依賴程度逐漸加深。由于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大學生通過手機媒體獲取信息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大學生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對手機媒體的依賴程度非常高;(3)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受到較大影響。某些研究報告支出,長期使用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智力方面將會出現較大問題,主要由于手機媒體在使用中會產生較大輻射,逐漸損害大學生的智力,進而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較大影響;(4)手機媒體內容的豐富性,加劇了大學生的攀比心理。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加快了智能手機的更新速度,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產生了較大影響。價格越高的手機,越容易受到大學生的青睞。主要在于手機內容的豐富性,加劇了大學生手機媒體消費的攀比心理。
三、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辨證分析
手機媒體的產生,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可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積極影響主要有:(1)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可靠的工作思路,提供了新平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有限,教學思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手機媒體的出現很好地改變了這種發展現狀。(2)它的廣泛使用豐富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3)它為創新式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先進理念;(4)增強了課堂內容的實效性。消極影響主要有:(1)改變了大學生正常的生活習慣,制約了他們長期更好地發展;(2)由于手機媒體的開放程度較高,將會對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3)手機媒體的信息資源豐富,拓寬了大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途徑,弱化了教育工作者的主導性[4]。
四、手機媒體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
(一)高校要構建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在大學生使用手機媒體獲取信息資源的過程中,大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高校在構建手機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中應該做到:(1)拓寬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機媒體平臺。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需要大學教育主管者拓寬工作思路,充分了解手機媒體的優勢,豐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網頁內容;(2)最大限度挖掘手機媒體的學習功能,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手機媒體的良好習慣;(3)加快以手機媒體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二)社會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和監管手機媒體健康有序發展
為了更好地發揮手機媒體的優勢,社會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手機媒體的監管力度,保證這種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主要措施有:(1)國家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有關手機媒體的監督管理制度;(2)有關手機媒體的運營商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手機媒體網頁內容的審查,減少網上不良信息;(3)對于社會的大眾輿論,為了更好地利用手機媒體的優勢,需要積極引導使用者更好地利用手機媒體,加大相關正能量的宣傳力度[5]。
(三)大學生需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和手機媒體素養
作為手機媒體使用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在使用手機媒體的過程中,應該強化自己的思想意識,正確合理地利用手機媒體,為日常學習生活提供更多有效參考信息。目前很多大學生在使用手機媒體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思想意識,降低自身學習效率。因此,為了使手機媒體更好地服務自身學習生活,大學生在使用手機媒體的過程中應該做到:(1)強化自己的道德意識,在瀏覽網頁內容的過程中主動接受更多健康內容,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手機媒體中不良文化的影響;(2)不同類型的手機功能差異性較大,大學生在購買和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需要強化自己的消費觀念,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購買性價比較高的手機。同時,大學生使用手機時應該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減少手機媒體的不利影響。
作為一種新型媒介設備,手機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它將拓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擴大創新教育影響范圍。與此同時,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浪費大學生的寶貴時間。因此,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手機新媒體之間相互影響的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戴靜.手機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3,(05).
[2]崔煥彩.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04).
[3]張璇.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14,(05).
[4]甘珣,肖朋.網絡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
[5]楊子宜.淺析手機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