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平
摘要: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肩負著極其重大的責任。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使其教育教學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
關鍵詞: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83-01
在我國的義務教育中,農(nóng)村教育占據(jù)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nóng)村小學教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做好農(nóng)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我以自身的經(jīng)歷談談鄉(xiāng)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看法。
一、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我們就要明確地把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作為重要的目標。但是,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僅憑單純的講道理是不行的,班主任應根據(jù)具體的教育對象制定目標,增強教育的實效性。比如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小學生,他們對抽象的詞語理解不夠,為此,對學生的習慣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籠統(tǒng),要細,要實,讓學生一聽就懂,知道做法。我擔任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時,要求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那到底怎樣做是專心聽講呢?我就編了一首簡短的兒歌“一二三,坐整齊!”當學生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或隨便講話時,我一說兒歌前半句,學生馬上接著說后半句。這樣,既復習了上課聽講常規(guī),又有效地提醒和督促了不守紀律的孩子。雖然剛開始花的時間很多,感到很累,但這樣幾次三番地強化訓練,習慣內(nèi)化為品質(zhì),品質(zhì)上升為信念,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良好習慣也就逐漸養(yǎng)成了。
二、抓住有限資源,創(chuàng)新德育培養(yǎng)理念
當好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要善于整合本校資源開展班級德育活動。人們往往習慣地認為,班主任工作貧乏,其實不然,大自然和農(nóng)村生產(chǎn)生活是開展班主任工作的豐富資源。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興趣小組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隊活動,如:兒歌比賽、古詩朗誦賽、猜謎語、丟手絹等。課外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如:定期輪流到氣象觀測臺觀察記錄氣象、到大自然去收集季節(jié)信息、到學校的種植園親手參加勞動等。
幾年來,政府逐步配送到校的圖書已很豐富,學校應該完善借書及閱覽制度,保證學生的閱讀量。為了孩子們可以多讀些外書,老師還要經(jīng)常教育孩子們不要亂花錢,把節(jié)約的錢用來買些小學生獲獎作文之類的書,在班里設立“小書架”,每個學生都把自己的書放在小書架上,這樣同學們可以讀到班上所有同學的書,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三、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班主任工作直接影響到學生個性心理的形成,班主任在工作中如果采取的措施、態(tài)度與方法不當,會使學生受到極大的心理傷害,甚至導致自尊心、自信心的毀滅,產(chǎn)生心理扭曲。作為班主任教師應該把學生當作“朋友”一樣對待,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尊嚴,多給學生一份關愛,多給學生一份溫暖,當他失敗灰心時,給他鼓勵、給他體貼。
2005年,我接手一個學習、紀律雙差的四年級,班上的張宇同學卻一點進步也沒有。他是典型的“刺頭”,頭腦聰明,就是不學習,課上寧可去蹲廁所,也不寫作業(yè),組織紀律性差,三天兩頭逃學,隨意曠課。于是,我在生活上給予他幫助,經(jīng)常買一些學習用具和衣物送給他,每天中午休息時給他補習課,并鼓勵他積極上進。下午放學后,經(jīng)常和他一起交談,了解他的內(nèi)心想法,經(jīng)過我的不懈努力,他和我的關系變得更加熟悉親密,把我當成“知心朋友”,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他都能告訴我,我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他、鼓勵他,他被我的這種精神所打動,學習上也有了積極性,以前從來不做家庭作業(yè)的他,變得愛學習了,遇到不會做的題,還主動問我。從那以后,他再也沒有逃過課,而且學期末的考試中,語文、數(shù)學都考及格了。
四、信任學生,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班干部隊伍
一個班級是否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全靠班干部集體的帶領,班干部的組建不能只作為一種形式存在,必須精心培養(yǎng)。我在組建班委時,運用明主投票方式,讓班干部競選,由學生自己選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這樣選出的班干部有一定的威信,有號召力,爭取人人都當班委,多設置些崗位,如:門,窗,窗簾,燈等管理員,桌長,掃帚長,鮮花護理等,讓他們?nèi)巳硕加惺伦觯巳硕际侵魅恕8魉酒渎殻只ハ嗯浜稀W龅轿夜苋巳耍巳斯芪摇T诎嗌狭鱾饕粋€本子,讓他們每人都當一天小太陽,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喜怒哀樂,知心話,鼓勵他們大膽去做,又要嚴格要求自己。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獲得班級榮譽以后,又要為榮譽而奮斗,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整個班級充滿活力。
五、搭建學生與家長的連心橋
班主任要做好家長的工作,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家訪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徑。家訪是學校、家長、學生聯(lián)系的紐帶。由于農(nóng)村家庭文化層次的特殊化,在家訪時應給家長灌輸一些現(xiàn)代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并隨時與老師配合、了解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行為。其次,還應適時召開家長會。既要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又要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xiàn),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同時也了解家長的思想動態(tài),對觀念落后的家長應及時說服,改變觀念,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達到共識,共同教育好孩子。
作為一個普通的教育者,一位老師,一個班主任,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也許這個漫長的道路不但曲折,而且還布滿荊棘。可正是因為它充滿艱辛和挑戰(zhàn),才彰顯出我們所從事工作的價值。“不經(jīng)歷風雨,怎會出現(xiàn)彩虹”。 農(nóng)村孩子的淳樸、善良,需要班主任的呵護,作為農(nóng)村小學班主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更應該有信心把他們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用的人,用智慧、激情、陽光去實現(xiàn)孩子們的人生理想,彰顯新世紀農(nóng)村教師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