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曉玉
摘要:現代中學生遭遇挫折時易產生負面情緒,本文依據筆者的教學經驗,對提高學生抗挫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的經驗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現代中學生;挫折;原因;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06-01
現代中學生基本上是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們得到過多的關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爭強好勝、個性十足,卻又經不起任何挫折,養成脆弱的“蛋殼心理”。一旦遭遇挫折,無法獲得想得到的東西,往往會產生否定性的負面情緒,以某種方式發泄出來:或嘻哈裝作沒心沒肺,或脾氣暴躁,易怒攻擊,或深陷自責不能自拔,或冷漠退讓無所謂,或放棄追求破罐破摔;或盲目相信他人,像跟屁蟲樣追隨其后執行他人的命令;甚至出現自殘自輕行為。因此,當學生遭遇挫折,如何疏導學生,幫助學生矯正不良心理,調節心理平衡,產生新的情緒體驗,提高抗挫能力,培養學生自信、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顯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就針對當班主任期間遇到的學生情況談談我的感想。
第一:首先了解學生產生挫折的原因和表現。
學生產生挫折的原因大致有三種情形:
1、家庭生活的變故:生活的變故不管大小,對于成長的孩子來講都是壓力。學生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生活的變故時,常會有負面情緒的展現。俞同學的父親突然離世,悲傷之后,他呈現在同學面前的是嘻嘻哈哈,瘋瘋癲癲,沒心沒肺,李同學的父親一場酒駕事故被拘禁,討債討說法的人堵住家門口,一向活潑開朗的他一下子沉默不語,萎靡不振,最喜愛的學科作業也做得一塌糊涂;黃同學的父母離異,父親再娶,不能接受現實的他沉浸在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神色迷離,自暴自棄。
2、學業方面的挫折: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生成績的優劣是衡量一個學生在班集體中的地位與是否是好學生的重要尺度之一,每個學生都希望取得優異的成績,得到老師、同學、家長的認可,讓自己有一種成就感。一旦既定目標得不到實現,就會產生負面情緒,以較幼稚的行為來應對困境。有的學生脾氣暴躁,考試失利,就像一只刺猬豎起尖刺,隨時準備發起攻擊;有的學生考試失利,裝病不起,蒙頭大睡;內向的學生默默流淚,外向的學生嚎啕大哭。
3、自我覺醒的挫折: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自我意識逐漸覺醒,萌發了強烈的“自立”愿望,他們渴望獨立、自由,渴望脫離父母老師的管束,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家長老師的的尊重,希望能夠擁有一個自己能獨立使用有“安全保障”的小天地,哪怕只是一個加鎖的抽屜或不被他人隨意翻看的日記本。然而許多家長和教師尚未理解這一切,依然采取兒童時代的那一套監督、控制,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厭惡家長老師的說教,出現反抗行為:常常與父母、老師頂嘴,攻擊責難父母,或沉悶不語,不愿意和家人一起活動。學生在遭遇這種挫折時,如果教育方式不當,則會用固執、粗魯、執拗和孤僻的方式進行反抗。
第二:針對挫折產生的原因及表現,根據學生的性格秉性及承受能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不同的人對于挫折的承受力是不同的。挫折承受力不僅與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有關,也與人的抱負、經歷、意志等相關。比如,同樣是遭到同學的誹謗,對于性格外向的同學,老師只要正確引導他,找他談心,讓他在老師面前能夠盡情的訴說,盡情的發泄,甚至可以言辭激烈,暴跳如雷。在她訴說發泄一番,心情漸趨平靜之后,教師再心平氣和的疏導他,讓他明白,人活在世上,總歸都會有背后被人說和背后說別人的時候,只要自己是清白的,采取無所謂的態度,終究會有一天真相大白,水落石出。性格內向的學生,遭到同學的誣陷,即使倍感委屈,也不會去申辯解釋,則可能哭哭啼啼。這時老師在引導的時候,方法就要發生改變,我一般會借事發揮,全班教育,追求根源,查個水落石出,該道歉的道歉,該解釋清楚的解釋清楚,還被誣陷者一個清白,消除她心中的陰影。又比如同樣是考試失利,引導的方法也應有區別:選擇性忽視或選擇性重視。對于學習成績好,意志力堅強,又爭強好勝的同學,考試失利后更多的是讓他自我反省,他們會主動查找失利的原因,然后奮發圖強,期待下次的考試,這時我選擇忽視,只是偶爾提醒一下,甚至眼神交流一下。對于中等生考試失利,我常常會找一個恰當的時間,和他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制定下次考試目標,給他表揚,給他期許,給他機會。對于學困生,考試不好是家常便飯,雖在意料之中,但看到他們的成績,還是會禁不住怒火中燒,因此很多時候還是批評一通完事,很少去關注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但是走進她們的內心,其實他們也渴望有一個好的成績,所以很多時候,批評完之后,我會去找他們,放下老師的架子,和他們談心,從細節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先表揚他們在某一科的進步,或某一方面的長處,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然后再說我的失望,提出我對他的期望。
第三、教師在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挫折時,要展示自己的真心誠意。對于成長期的學生,再小的挫折對來她們來講都是天大的事,如果得不到解決,都將會影響學生的心情與學習。所以在發現學生有什么不對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幫助他們。九年級第一次月考之后,班級中有一個學生成績下滑比較嚴重,家長特別焦躁,不停地在孩子面前絮叨,并沒收了孩子的手機,進入孩子的qq空間,查找孩子考試失利的蛛絲馬跡;孩子做作業時,全程監護,引起孩子的強烈不滿和逆反,母子兩人大吵一架陷入冷戰,誰都不做出讓步。學生到校,表現得特別興奮,好動,上課亂講,異常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課間期間,把他喊出來,詢問一番之后,明白了癥結所在,于是我就站在母親的角度,分析他媽媽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讓他換位思考,如果他是家長,他該怎么做,沉默了一會他說,我也會像媽媽一樣。換位思考,讓他理解了家長的良苦用心。孩子的心結打開了,媽媽的心結也要打開,下午和他家長聯系,媽媽到校,那天,我不是以班主任的身份和她談孩子的問題,而是以一個家長朋友的身份與他交流一節課,幫她出謀劃策,商討化干戈為玉帛的方法,在我的真誠下,倔強的家長最終不再堅持己見,焦躁的心理漸漸平靜了,對待孩子一次考試失利也能接受了,而且還做出了一些讓步,答應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下課后,幾天不理不睬的母子二人,在我的幫助下,有說有笑了。真誠的付出帶來的是學生行為的變化和學習的進步。
對于學生遇到的挫折,作為班主任,及時地發現,真誠的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看到他們進步,陽光快樂學習生活,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