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潔蘭
摘 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課程標準》一個顯著的特征,也是一個基本要求,《新課程標準》中研究性學習的開設和開展,進一步充分說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自主探究;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61-01
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作為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數學教學就應當是最大限度地啟發學生積極地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激起興趣,從發現中獲得快樂,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體會數學的使用價值及“做”數學的無窮樂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自主探究的興趣。
教育學家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的材料感興趣。”而學習興趣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它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內在動力。
平時的數學課堂中,老師多數是口頭或用靜止圖片創設問題情境,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學生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問題情境,聲、動、畫相結合,生動、直觀、有趣地呈現出問題情境,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激發了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是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這個內容時,一開課,就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兩對父子,只有三人”的問題情境,61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電子白板,全神貫注地看、聽、想。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爭著搶著要發言。我抓住契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例題,探究其中的奧妙。通過這種巧妙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進一步的積極思維活動。又如:在教學“年月日”這一內容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小明9歲了,他過了9個生日;他的媽媽今年36歲,可她只過了9個生日,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主動去探究新知。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機會
在數學學習中,動手操作是學生自主探索的一種重要方式。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有時候,一些問題學生通過思考仍不得其解,不防讓學生動手操作去體驗,會有不錯的效果。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時,“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如果只是老師講解、演示,這一重難點比較難突破,學生也不容易理解。這時,老師給每個學生發下兩個一模一樣的活動角,玩 “變角”的游戲:(1)先拿著一個活動角的兩條邊,按要求把角變大或變小,每一次變角都讓學生觀察、思考:角變大了還是變小了?為什么會變大或變小了呢?邊的長短有沒有變化?(2)拿兩個一模一樣的活動角,變得同樣大。把其中一個角的兩條邊用剪刀剪去一截,比一比兩個角的大小變化了沒有?再接著又剪去兩條邊的一截,再比一比兩個角的大小變化。這樣反復幾次之后,兩個角的邊有什么變化?兩個角的大小又有什么變化?你有什么發現?組織這樣的學習活動激起了學生參與操作的熱情,積極性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探索者發現奧秘的樂趣,主動地獲取了知識,很輕松地突破了重難點,從而達到了使學生真正地學會自主探究的學習目的。
三、小組合作,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
合作交流,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集體教學雖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但小組活動作為一種補充,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具有顯著的優勢。每個學生由于發展水平、個人家庭背景及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一起討論和交流,可以彼此取長補短。同時,小組交流與合作也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懼怕說錯的心理壓力大大減輕,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要的小組合作交流,可以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例如:教學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P86頁例5:“用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長方形和正方形。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如果是讓學生自己探究學習,不但花費的時間多,有效的課堂時間不允許,而且效率低,效果不佳。如果是小組合作的話,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生很快就發現拼成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三種情況,通過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為什么?周長與什么有關系?學生看著拼成的圖形暢所欲言,很快就概括出:拼成的圖形越接近正方形,其周長越短,拼成正方形周長最短。這樣的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促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表達,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贏得共識,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習效率。
自主探究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形式,教師在課堂中應不遺余力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