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英語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其中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的寫作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基本詞匯、基礎語法,并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呢?
關鍵詞:培養(yǎng)寫作習慣;加強基礎知識;加強語篇分析;寫作技巧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77-01
英語寫作能力好比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我們可以分階段的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首先我們找下學生在英語寫作出現(xiàn)的那些問題做下分析得出:思路閉塞,面對一個話題,不知從哪些方面談論。語言基礎知識差,運用能力差,不會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段落、文章的邏輯性差。
找出問題后,我們制定出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階段性措施。
一、從口頭表達做起,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并逐步培養(yǎng)寫作習慣
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能熟練談論24個話題,而這些話題也融進了我們教材的每個單元中,而教材中的每個單元所談論的話題就為我們的寫作不僅提供了寫作的思路,而且也提供了所需要的語言素材。因此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去理清這些話題的寫作思路和挖掘語言素材,并使學生牢牢的掌握和運用。在具體的教學中,為了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教師必須遵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且由易到難的規(guī)律。因此我們可以從口頭表達做起,先讓學生大膽的說出來,對英語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說,并不要過多的強調語法。在學生口頭表達較熟練后逐漸過渡到寫,把能說的話寫出了,就是文章了。這樣就自然地消除了學生對英語寫作的恐懼心理。
二、抓好平時的詞匯和句型練習,加強語言基礎知識學習,為英語寫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要寫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必須從最基礎的詞匯入手。一是通過詞匯教學訓練寫作能力。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詞匯方面的訓練,力求給學生交代清楚每一個詞語的具體用法。對一些重點的、核心的詞匯要講清,它的單獨用法和搭配用法。為了更有效地與課本結合起來,每學完一個單元,教師要根據(jù)本單元的單詞、短語造句,舉一反三,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使學生詞不離句,從而強化寫作訓練。二是,通過閱讀擴充學生的詞匯量。
有了大量的詞匯后,按照英語的句法規(guī)則將詞匯連接起來便是句子了。教師應讓學生掌握英語的各種句型,并多做造句和句型轉換等練習達到鞏固和會用的目的。 同時應注意區(qū)別中、英文在句型上的區(qū)別。
堅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通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領會和掌握語法規(guī)則,培養(yǎng)英語的交際能力。我們只有具備了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能夠靈活運用語言的交際性、邏輯性和變通性才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來。
三、堅持做組句成文練習,加強語篇分析,提高語篇的銜接能力
要使學生寫出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文章是很漫長的過程。必須堅持漸進性原則。要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英語寫作的初始階段,要始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狠抓基本功訓練。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訓練句子時,可以采用連詞成句、模仿造句、回答問題、換詞改寫句子等形式。在學生掌握了基本句型并能寫出簡單句子后,再要求學生根據(jù)一些體例寫出小段的文章。在段落寫作中要引導學生分析段落的結構、段落的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寫作手法等,這樣有利于下一步一篇文章的寫作。在文章寫作中要教會學生如何構思文章、如何運用正確的寫作技巧等。加強語篇連接的訓練時,前期訓練時可采用組句成文練習,通過組句成文練習,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訓練自己連貫表達思想的能力。老師應多指導學生將一些無序的句子,根據(jù)情節(jié)、時間等重新組成短文。教師在分析語篇時,可以列出有關中心句、關鍵詞和語篇標志詞的表格,讓學生熟悉文章是如何謀篇布局的。
同樣,教師還可以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把他們打亂次序,然后給予一些關鍵詞,讓學生重新安排,這也不失一種較好的語篇訓練。
四、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寫作技巧指導
加強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是學生應試必備的。首先要切題,抓住全部要點,不能遺漏有用信息,但也不能加一些不著邊際無關緊要的內容;要抓住不同的文章體裁對時態(tài)選用的特點。時態(tài),表達方式,間接引語的使用;在寫作時要多從交際角度來考慮。認真對待書寫效果。定稿前要打草稿,認真檢查無誤后再定稿。書寫要整齊規(guī)范。
總結一下,寫作教學就是要做好:口頭表達練習,詞匯和句型積累練習,組句成文練習,重視加強對這三個過程的指導,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還要求學生堅持英文寫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才能真正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