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龍
摘 要:語文教學不能脫離人,不能脫離對人的教育與感化。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美感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應通過愛美的教育,全面地培養學生熱愛生活,追求真善美相結合的人生境界。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美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88-01
美感就是審美主體對客觀存在的美的具體感受,它是人們在審美欣賞和審美創造活動中的一種特殊心理現象。語文教師要通過優美的文字,引導培養學生進入美的殿堂,讓他們感受美、熱愛美、鑒賞美、追求美,把他們培養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的一代新人。這是我們語文教師的職責。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感培養的重要性
1、語文閱讀教學貫穿美感培養是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需要。當前,中學語文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培養愛美的情趣”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美育是培育新時代人才的需要。
2、語文閱讀教學貫穿美感培養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美感培養,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而語文學科中的美感培養必須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來實現。由此可見,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貫穿美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
3、語文閱讀教學貫穿美感培養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初步的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文化都來源于社會實踐,不僅揭示了真理,還傳遞著美的信息。通過語文學科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語言文字工具,了解人類文化歷史,認識美的起源、美的本質、美的規律及價值,可以為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打下基礎。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感培養的內容
1、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美。熱愛大自然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重要階段的初中生對大自然更是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很多作家以多情的筆觸對絢爛的自然風光進行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壯麗畫卷展示在我們面前,會使學生產生對美的向往之情。
2、催人奮進的社會美。社會美是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社會事物、社會現象的美。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篇目都蘊含著豐富的社會美,它通過謳歌真善美來揭露假惡丑,給人以啟迪和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理解社會美,對學生的美感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3、引人入勝的藝術美。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指各種藝術作品中所顯現出來的美,藝術美是美的最高形態,是美感培養的重要內容。如《蘇州園林》中的建筑美,其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都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三、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感培養的途徑
1、朗讀——讓學生體會情感美。
(1)富有魅力的范讀。教者可根據自身的條件范讀,因為朗讀技巧較好的范讀,能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并隨著教者聲情并茂的朗讀率先進入佳境,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美的感受。如果教者自身朗讀條件較差,可請別人錄音,可借助錄音帶,以彌補不足。
(2)朗讀技巧的指導。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品的自然美,朗讀指導是一個關鍵。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春風圖”的描寫,一幅“春風圖”寫出了春風溫暖、柔和的特點,而春風的這一特點,又是通過觸覺、嗅覺、視角、聽覺表現出來的。通過朗讀指導,學生仿佛感覺到春風的柔和,聞到春風的芳香,聽到春風中傳送的和悅的聲音,看到一幅美麗的“春風圖”。
(3)抓住關鍵詞語導讀。教者抓住關鍵詞語讀,能起到點撥、指導的作用。這樣的讀法能讓學生積極思維,深刻體會作品的自然美。
2、遵路——讓學生探索文思美。
“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課文作者在對豐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提煉加工提筆成文時,總是順著一定的思路布局計劃謀篇的,學生只有遵循這條路,才能開解文章的思想內涵及藝術匠心、美學趣味。
3、析文——讓學生挖掘神韻美。
(1)體會煉字的精妙。在朗讀中,學生已經感知作品的語言美,那么,在課文分析中,就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美”。母語中有豐富的語匯,而當一個詞在特定的語境中出現,產生精美、簡潔的效果時,教者就應該讓學生體會煉字的精妙。
(2)分析文中的概括句和點睛之筆。《蘇州園林》是一篇優美的說明文,作者完全把讀者引入圖畫之中,教者也應把學生引入圖畫中。抓住概括句,歸納到點睛之筆,學生就能更形象地了解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
(3)從作品形象中體會。語文課本中不少作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美的人物形象。如《金色的魚釣》,我們可以看到忠誠革命事業,關懷革命同志,樂于克己,勇于獻身的紅軍形像。學生在欣賞這些形象時,也得到一種審美的滿足。
4、課外閱讀——讓學生尋求文學美。
在浩如煙海的課外閱讀領域里,學生如不注意,就會象墜入五里霧中分辨不清方向。因此,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學作品,要他們留意美之所在,提高他們審美的能力。
5、實踐——讓學生體驗美的世界。
閱讀的本質是從文章外部表現世界“文字符號”上理解其精神內核,即以作品為媒介,借以體驗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全部感官,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因此可讓學生嘗試運用范文的語言,用生命去體驗。
三、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審美素質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進行美感的培養,還與教師的情感修養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是美育的傳播者,學生是美育的創造者,在語文閱讀課上滲透美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輕松中接受,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美育目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感培養是不可忽視的,在實施美育的過程中,既需要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式,通過學生對美的不同感受引起他們的共鳴,又要遵循教學規律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他們成為21世紀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 敏,王樹華、教師教學基本功[M]、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