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梅
摘 要:對于初三來說,學生即將步入高一級學校或走向社會,政治活動課無疑是提高學生政治認識的一種有效手段,取消初三政治活動課,實際上是斬斷了提高學生政治認識和世界觀改造的“惡魔”。
關鍵詞:特點分析;注意問題;面臨尷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254-01
初三政治活動課,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整個活動幾乎處于癱瘓狀態,就算個別教師開展了活動,也是出于應付檢查或上公開課的形式。初中政治教學,既然開設了活動課,就有它一定的科學道理,對于初三來說,學生即將步入高一級學校或走向社會,政治活動課無疑是提高學生政治認識的一種有效手段,取消初三政治活動課,實際上是斬斷了提高學生政治認識和世界觀改造的“惡魔”。從另一方面說,政治活動課是激起學生學習政治的有效手段,不進行活動課教學,學生將會感到政治課堂的孤立和無用,他們會厭倦政治學習。
一、當前初三政治活動課面臨的尷尬
1、人們對活動課缺乏認識?;顒诱n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學壓力下,它的存在會引起其他任課教師、家長的疑惑。畢竟,上活動課要占用課程時間甚至課余時間。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或有先發育智力,后培養能力的想法。對此,除了依賴加大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和宣傳,還要依靠廣大教師在活動課這一課題上多探索,多總結,讓人們逐漸認識活動課的重要性。
2、活動課的邏輯結構需要改善。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是學生由過去從學科的概念、規律的開始學習轉變為通過各種事實來發現概念和規律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首先應讓學生發現問題,然后通過收集資料并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最后通過討論和交流,形成對問題的解釋。而初三政治活動課總是先給出理論方面的闡述,然后呈現一些典型資料或事例加以論證,最后才是讓學生活動。這種邏輯結構不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規律,也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容易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材給出的理論范疇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不利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
二、初三政治活動課的特點分析
初三政治活動課雖然是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一部分,但它畢竟是學科教學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鮮明的特點。
1、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初三政治教材活動內容,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有的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用教材中的理論或自己的觀點分析實際問題;有的通過學生查找資料或訪問,用掌握的事實,說明理論、觀點;有的通過理論、事件、資料的分析,提出行為要求。
2、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初三政治活動課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教育資源,緊貼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觸及到“中學生上網熱”、“國際形勢”、 “可持續發展”等社會問題,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
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據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活動課;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具有一定的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活動內容;學生可以采取調查、討論、訪問、演講、辯論等多種方式進行活動;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通過個人努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這些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意識。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F代社會的競爭實際就是創新性人才的競爭。在教學中進行創新教學是教學理論與實踐變革的必然趨勢。如何使學生從應試教育走出來,全面提高素質,是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活動課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初三政治活動課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學生在活動課上可以不受學科知識體系的限制,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不斷地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批判的精神,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上好初三政治活動課渠道
1、思想上高度重視?;顒诱n的設置體現了我國課程改革的趨勢,是初三政治課程改革的最亮麗的風景。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數的20%,此外,每一單元還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2—3個活動。要把活動課作為呈現教學內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近年來,一些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大量出現在中招考試的考卷上,如環保等。這些試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學科知識教學難以完成的任務。所以,設置活動課既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適應中召考試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師、學生對活動課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教師適度指導?;顒诱n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在活動課上應是一個指導者,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解釋疑難;對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行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應啟發學生的思維、介紹方法、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既不能代替學生活動,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觀。
3、轉變學習方式。活動課的設置就是要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初三政治活動課的實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注意給學生提供進行完整科學探究活動的機會,這樣的活動雖然要用更多的時間,但對學生體驗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初三政治活動課的設置體現了我國課程改革的趨勢,是初三政治課程改革的最亮麗的風景。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數的20%,此外,每一單元還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了2—3個活動。由此可見,初三政治活動課是初三政治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節。初三政治活動課,實踐性較強,它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熱點,以學生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我們政治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其重要性,通過活動來提高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和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及協作能力,幫助他們體驗和感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