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嵐
摘 要:文言文在每年的中考中占了相當重的分量,然而文言文的教學并不令人樂觀,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教學效果也不明顯。可以通過分析文言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利用“有效教學”的理論來轉變教學方式,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文言文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17-01
近年來,我校文言文的教學效率一直不容樂觀,學生畏難情緒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缺少文言文積累,對文言文價值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是被動接受,沒有懷疑與探索精神,教師不注重學生文言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不重視誦讀默寫,文言文教學停留在了文章內容的了解上,基本上處在背課文、背注釋階段。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找出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文言文的導入不能吸引學生。俗語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穎、扣人心弦的導語,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不僅學會知識,而且在快樂中學會。有的教師在課前沒有做足準備,導入不夠新穎,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文言文生字生詞教法單一。文言文教學,不僅僅要交給學生一種學習語言的技法,更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個人精神的重構、情感生命的滋養,這種熏陶,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然而,縱觀目前的文言文字詞教學,存在三個中心,即以背誦為中心,忽視運用;以灌輸為中心,忽視探究;以知識為中心,忽視文化。字詞教法上存在著兩種極端的方式:一種是老師逐字逐句講析,把知識點嚼爛了“喂”給學生,一種是一張字詞幻燈片閃過,讀一讀,蜻蜓點水,字詞就過去了。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
3、文言文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老師的范讀少了,學生朗讀訓練往往是來去匆匆,有形式卻無多大實效,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教師范讀可以幫助學生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感受文言的魅力。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朗讀,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感,同時有利于學生的背誦。文言文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中的精華,教師要幫助學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語言規律,體味文言特有的語言美,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消除畏難心理。
二、學習“有效教學”原理
國內對“有效教學”的普遍解釋有兩種。一種是從教師的角度解釋的,從教師教學的效果、效率、效益這三個方面綜合評價,教師在課堂上除了遵循客觀的教學規律外,需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得到最大的成效。另一種是從學生的角度解釋的,即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看懂淺易的文言文讀物,學生的能力提升了,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以上的兩種關于“有效教學”的解釋都不是很全面,教學是雙方面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的價值都需要被體現出來。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得到發展和提高了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
三、轉變文言文教學方式
1、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誦讀。對文言文的熟讀是很重要的,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熟讀課文這一方面,很少對課文進行針對性的誦讀。一般教師只范讀一次,之后便是學生自由誦讀,學生自己讀課文無非就是機械性的朗讀,由于對課文的不熟悉還會讀得停停頓頓,這樣的讀文方式無法使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意境。讀文章時正確的語調和停頓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境界的領悟,有時在讀文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感悟。學生的語言能力主要表現在對文章的語感上,主要是通過誦讀,也是對于文言文誦讀,無須一開始就流暢誦讀,只需不少讀、多讀、漏讀即可,慢慢熟讀后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培養了語感、訓練了語言能力。
2、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在上文言文的時候,老師可以將作者所處的朝代、當時社會情況、文中所提到人物的關系和事件發生的緣由等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學生們聽;為了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還可以讓他們根據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自己組成小組進行表演,小組討論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一些文言文中所講述的事件已經被拍成了電影,可以在課堂上將電影中所提到的故事情節放給學生們看,這樣妙趣橫生的課堂,學生們怎么會沒有興趣。
3、提高學生文言文的應用能力。雖然學生在課堂上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文言文知識,但是學生不能靈活的使用所學到的知識,教師在對文言文中的字詞以及句子的解釋時,有時需要將以前所學的詞義與新的詞義聯系起來,這樣讓學生把新舊知識串聯起來,可提高閱讀新文時對生詞意思的推斷能力。鼓勵學生總結一些常見的句型、名詞作動詞的用法等等。
4、擴大學生對文言文的積累量。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背誦的篇數足以說明對文言文背誦的重要性。大量的背誦能夠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語感也得到了培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凡是生動活潑,能引起讀者強烈興趣的作品,都是容易熟而且經久難忘的;老師可以精選50—60篇便于朗誦的文言文,抓好讀熟、背誦一環,督促學生反復溫習,增加文言文積累,這樣不僅熟悉文言文句法的特點,而且能掌握閱讀一般文言文古籍所必須掌握的文言詞語。
5、訓練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閱讀是最基本的練習,因為文言文在句子的結構上與現代漢語有很大的區別,文言文中的句子文字精煉、頗富韻律,只有反復閱讀學生才能發現其中的美妙。除了對課本上文言文的閱讀以外,教師還可以找一下比較簡單的新文章供學生欣賞,這樣避免學生對舊文產生厭倦感。在給出課外文章時,可先讓學生自行閱讀,在學生反復閱讀幾遍后給出注解,讓他們自己對照著理解,對于曾經在課文中的句型著重講解,如倒裝、省略、判斷等固定句型,以此加深印象,也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總之,語文老師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點,不斷的探究和研習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的途徑,不斷升華文言文教學的過程,從而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 鵬;淺談初中文言文的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2011(28)柳州師專學報,2011年8月第4期
[2] 李曉舒;走出沉悶課堂感受古文神韻——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3] 藍秋燕;初中文言文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策略探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