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力胡馬爾·艾拉提
摘 要: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在一個多語的社會或國家里,構建雙語和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雙語在中國確屬新生事物,其目的、任務、規律、趨勢等還沒有被充分認識。近幾年,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新疆“雙語”教育的投入,形成了從中央到自治區、從各地州到各縣、鄉、村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廣“雙語”教學的新局面。雙語教學是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雙語教育;少數民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27-01
一、雙語教育的概念和目標
“所謂‘雙語教育”,是實施在教學的某些過程中至少使用兩種教學用語的方法。從廣義的雙語教育就是泛指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教育體制,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之間相互學習和使用對方語言的教育都可稱為雙語教育。狹義的雙語教育就是特指在一個多民族國家里以少數民族學生為教育對象,使用其本族語和主流語這兩種語言的教育體系,我國教育學中其通常稱為少數民族雙語教育①。我國是實施多民族區域自治的國家,為了各少數民族文化和地區經濟得以共同發展,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以當地少數民族語和漢語為教學目標的“雙語”教育。新疆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的研究是伴隨著雙語現象和雙語教育活動的出現而產生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就新疆開始了雙語教學,近幾年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力度、加大了投入,雙語教育已經落實到幼兒園至大學。結果表明,只有培養出雙語小學生,才會有雙語中學生,才會有雙語大學生,最后為社會輸送學科型雙語人才。
本人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者認為各民族從小學好漢語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實施雙語教育是少數民族學生掌握先進科學技術,與時代同步發展的前提條件。
二、新疆雙語教育的重要性
1、形成國家一體化教育起到巨大的積極作用
我國是一個民族種類繁多而高度統一的國家,在這樣一個擁有多語種、多元文化的國家里,為了使各民族能夠在各領域進行相互學習與交流,維護國家的統一整體,必須建立一種各個民族可以通用的語言,于是處于我國主流文化地位的漢語作為統一語言來形成多元經濟、文化交流的語言工具,對多遠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起到極大的促使作用。事實證明,只要堅持我國雙語教育的實施,才能得以我國各民族上千年積累下來的價值體系、文化財富、歷史經驗等相互、廣泛傳播,更加體現國家的統一性和整體性,進一步體現各民族傳統文化凝聚而成的中華民族化的歷史與現代的光輝歷程,更加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通過雙語教育促使各民族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學習,進一步鞏固各民族團結一致的理念、各民族歷史與現代文化的相互滲透、各民族利用統一語言的教育模式。只要學習就會有進步,只要加強相互交流,才會有共同的發展。因此學習漢語要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樹立整體的思想理念與愛國意志,是實現中國夢的長遠要求。
2、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現代發展模式,我國的經濟也在迅速發展,民族與民族、民族地區與國外邊境的貿易交流也不斷增多,漢語是我國區域間與民族間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主要語言工具,也是已逐漸成為國際交流市場的重要媒介,不學漢語就根本上無法面向當今經濟發展的步伐,無法面向全球化科技交流競爭趨勢。新疆少數民族想要擴展視野,適應到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才市場的新形勢,就要好好學習和把握漢語言文化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更加發揮新疆少數民族雙語能力優勢,為新疆經濟與全國同步發展具備強有力的知識才能。
3、對發展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雙語教育有著發揚少數民族文化中優秀文化的功能,是黨和政府以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展現了我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②,通過少數民族本族語言與漢語的交融,加快了民族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邁進,同時也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得以發揚和傳承下去。因此雙語教育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漢語言學習的過程,同樣是一種傳播文化的途徑,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樹立祖國共同體的的理念,學會奔著各民族共同的目標,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風俗和文化,與各民族平等相處共同發展。
三、施行雙語教育的主要內容
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疆的少數民族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到目前,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從小學到大學的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③。但是,新疆少數民族教育的質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解決新疆社會經濟發展對“民漢兼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總結和歸納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實踐的經驗,評估新疆以往的少數民族雙語教育實踐對社會、經濟、文化、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各方面的影響,以及研究未來新疆雙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等方面的問題成為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④。
教育本身就是培養人的行為。一個人的成長,從小就離不開教育,而教育過程的完成是通過父母、家庭、學校、社會以及本人各方面的努力而實現的。那么,教育是怎樣進行的呢?它的首要工具就是語言。語言是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人類社會最主要的交際工具。漢語在我國是各民族之間交際的橋梁。新疆的“雙語”教學培養應該是既掌握母語又能熟練掌握漢語的“民漢兼通”人才,這對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社會、充分享受教育機會、提高參與意識和競爭力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新疆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乃至于新疆的經濟建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⑤。只有全面推廣“雙語”教學,才能縮小少數民族學生和漢族學生在教育、教學質量方面存在的不均衡和差距;只有全面推廣“雙語”教學,才能使少數民族學生充分享受教育機會,為新疆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有用人才;只有全面推廣“雙語”教學,才能使新疆的教育事業得以迅速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可以說,“雙語”教學是發展新疆少數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 王斌華.:《雙語教育與雙語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2] 陳世明,新疆民漢雙語教育的由來和發展,西北民族研究,2008(3).
[3] 梁 云,新疆少數民族中小學雙語教師培訓的現狀及對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6).
[4] 楊浩強.對我國少數民族雙語教學中幾個問題的認識[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15.